谭晓琴 黄春红 李凤麒 袁菲 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重庆 404300)
内容提要: 目的:更进一步对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检测的3200份血液标本进行回顾分析,对所有血液标本均采取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对各标本所得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其阳性结果的探究。结果:3200份血液标本经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结果显示,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1.16%、4.04%,其中以白细胞偏高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标本假阳性情况最多;更进一步探究发现,假阴性则主要是因真菌所致。结论:准确、可信的血培养结果对于临床上诊断血液感染病菌意义巨大,采用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应对阴性结果进行传代培养进而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科技的快速发展,临床上不断涌现出各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其他特殊的抗菌药物。尽管上述药物有效治疗、缓解了一些疾病,但也导致菌血症、真菌血症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对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进一步探究菌血症的有效诊断手段十分必要。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血培养方法流程繁琐、诊断效率差的缺点,极大提升了血液培养及诊断的效率,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使用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过程中也常会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情况[1],本文就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进行更进一步探讨,具体如下。
3200 份血液标本均取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血样。其中成人、儿童血液标本采取标准分别为(7.5±2.0)mL、(4±1)mL。所有血液标本均严格依据血液提取规范取得,排除取血前24h内使用过抗生素患者;排除正在发热患者。
本次研究均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国产),同时选用专业儿童型血培养瓶以及树脂型血培养瓶。
1.3.1 血培养方法
待血样自患者体内取出后,立即将其置于标本仪器内,并将各检测血液标本放入条件为(36±1)˚C、24h旋转培养的血液培养箱内,此过程中不得进行冷藏。而后对每份血液标本进行定时检测,自动间隔时间以10min/次为宜,一旦出现微生物滋生,微生物所产生CO2将直接被荧光系统所探测到,并在达到一定浓度后直接呈阳性警报反应在检测仪器屏幕上。若血液标本在连续5日的检测内未发生警报,则为阴性。对所检出的阳性标本应立即进行转种操作,一般是将瓶内培养液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以及中国兰平板上,待转种出现微生物后随即进行分离以及药敏试验,对于转种无效的,则应加种沙保罗培养基或巧克力培养基进行进一步转种,只有转种后出现微生物的血液标板才能最后确定为真阳性[2]。
1.3.2 检测结果的判定
对于检测过程中仪器出现阳性警报的血液标本,进行转种,若两次结果均显示为阴性,应将检测培养液实施离心、分离以及洗涤程序后于高倍镜下观看,未发现细菌的则为假阳性;而对于经仪器检测确定为阴性的标本,则应进一步进行转种培养确定未发现微生物后,最终判定为真阴性,而转种后发现微生物,则为假阴性[3]。
表1. 检测结果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3200份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所产生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处理。
3200 例受检血液标本具体结果如下,见表1。
见表2。
见表3。
由敖继红等人的研究可知,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主要是通过仪器荧光强度的变化,来得知血培养过程中CO2浓度的变化,进而判定是否为阳性[4]。而并非直接通过培养过程中获得的微生物生态学情况来得到结果,因此,难免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5]。
由上述结果可知,本次研究对3200例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其假阴性、假阳性率分别为1.16%、4.04%,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即符合临床诊治的要求。进一步对假阴性、假阳性标本分析发现,真菌感染、非发酵菌等是造成假阴性的主要因素;而肿瘤疾病、白血病以及重度感染则是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的检测过程中应格外注意上述因素,进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出现[5]。
表2. 假阳性标本进一步分析结果
表3. 假阴性标本进一步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迪尔全自动血培养仪在血液检测方面具有高效、便捷等优点,在今后的应用中应格外注意假阴性、假阳性常见干扰因素,进而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