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英
摘 要:中共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对教育新时代观念越发重视,国际形势越发紧张。在这种新形势之下,教育改革的需要很迫切,及时地突出新时代的教育因素。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改革,教师应当在学生的问题思考方向和教育素质方面有更高一步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教育体制下,教师应当承担好对学生政治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关键词:导课精选;新词概念解释;故事性讲解
综合现代的多种观念来看,初中政治在日常教学中体现为对现代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形势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而更多的社会观念及价值取向则是处于灌输阶段。所以不论从任何角度来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透析的时候,都应该做到全面、深刻。而政治这门学科,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太多,死记硬背的具体概念让政治学科显得枯燥,而政治经济又是最难理解的一个板块。所以下文将对新课程下的初中政治经济案例的引入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师对导课环节的设计要注重学生需求,精挑细选
1.教师在对学生政治科目进行选题讲解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考虑到是否能引发学生有效的学习思考。每堂课程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同,同一种经济知识涉及的题目解法和答案也不同。所以教师在选择题型时应该举一反三,彻底地将一种题型参透。当然这个题的选择度要与本堂课程内容高度符合,知识的涵盖点应当专一,不宜过多,还要有能改变的权利。
2.通过例题分析和具体活动模拟为学生增加政治熟悉度。对政治经济型题目来说,我们不难发现,更多的问题是学生无法与经济现象打交道,总觉得太疏远,难理解。就像财政赤字,同学们无法感觉出来,因为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在社会,而在于学校和家庭。所以说如果教师能通过一些时间在班级内实际模拟情况,让学生能够自己去体会这种经济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效果。这样学生对政治经济会有很好的理解,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对新词概念解释采用例题方式讲解
1.政治是一门讲究时事性的学科,所以概念及学科内容会随着事件的不断发生而更新,具有不稳定性。但对于具体知识点来说是相通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有关最新事件的具体名词时,结合例题来解析名词概念效果会事半功倍。在大多数材料分析题和选择题当中,都会以最新名词概念的解释作为材料理解呈现,学生在日常积累中也应当多注意与时事政治的衔接。在新闻联播当中,相对于中国政治新形势下的新名词概念解釋较多,而考题也多出于新闻联播,所以教师可以采取自己有效的方式进行创新讲解。
2.为教学活动融入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多种资源进行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已经大多涉及每一个班级当中,所以各种信息资源都能被利用。在很多时候,PPT教学和视频教学被采用的较为广泛,而电子白板则成为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主要工具。教师在进行经济教学案例分析时,采用电子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通过PPT省下教师书写的时间来为学生进行更多的分析讲解。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政治学科来讲无疑也是一种新课程下的理想改革措施。
三、为经济案例分析引入故事性情节,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熟悉度
1.政治当中的经济型题目,大多都是运用生活当中的具体现象进行分析,在课堂上教师亦可如此,不一定非要具体的书本课堂例题才能引用进行讲解。生活中的周边具体事物教师也可以带入课堂当中让学生具体分析,无论是财政赤字还是国际政治形势,都可以通过实际生活或者观看新闻联播等趣味性学习方式展开讲解。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对于生硬死板的概念性和理解性的题目,也可以适当活跃一下课堂沉闷的学习气氛。
2.突破答案限制,把握开放性试题,解放学生的思想行为模式。普遍的答案模板在很大程度上都束缚了学生对题目的思考,转向了背诵模板来套题目的道路。然而这样的背诵方式对于较难的题目来说是无法下手的,因为知识是死的,然而题目却是活的,所以只有真正参透了这个知识点才能有效分析材料,回答问题。一道政治题目要求的是综合多个知识点来备考,那些传统的知识模板早已不适用。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适当地找一些开放性的经济例题进行讲解,不仅解放了学生束缚的思想,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政治考题的思考。
由上面不难看出,新课程下的初中政治经济案例的引入需要加入老师的积极耐心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心理需求组织响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通过导课环节的适当选题、对新词概念进行新颖讲解以及对经济案例引入故事性情节分析的手段,使得学生对政治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知识基础。但教师也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地为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对学生负责,为自己的教师生涯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马明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科学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6(8).
[2]姚鸿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5(10).
[3]甘维青.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