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巍
【摘 要】中国舞剧创作的繁荣发展,也使河北省的原创舞剧更加注重现实性题材的艺术塑造和内涵探索。舞剧《寻》以现实性题材为创作基础,展开了丰富的艺术实践,不仅主题突出,而且意义深远。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参与过程,对舞剧《寻》创作中的现实性因素、现实性意义以及产生的创作启示进行总结,以期全面的展现这部舞剧作品鲜明的现实性风格,对现实性舞剧创作的高层次探索产生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实性;舞剧;《寻》;创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129-01
当代现实性舞剧《寻》是由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自编自创的舞剧作品,以丰富的舞蹈叙事性手段展现了现实性舞剧鲜明的思想主题和情感内涵。现实性舞剧《寻》的创作和诞生,展现了河北地区现代音乐文化的创新与变革,展现了现代舞剧创作者对于现实性题材的把握能力,能够从现实情境出发创作出大众心坎儿里认可的好作品。
一、舞剧《寻》创作中的现实性因素
舞剧《寻》是由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首部原创舞剧作品,这部舞剧从选题、创编到搬上舞台耗时将近一年,在主创团队和舞蹈演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精心的打磨和藝术实践最终获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原创舞剧《寻》的创作题材是围绕热点问题儿童拐卖事件展开的,以“寻”为创作主线,从始而终贯穿于主题,注入了深厚的情感,给观众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心理体验。爱是人类追寻和探求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舞剧创作的落脚点。因而在这部舞剧作品中,将骨肉之间深刻的爱和分离刻画的淋漓尽致,将爱而不得,寻而不见,不忍放弃,不甘放弃,纠结的痛苦和爱的希望融汇交织在一起,以现实性的舞蹈表演方式展现了人性中最脆弱和最深沉的情感。
舞剧《寻》的创作是中国当代现实性舞剧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从这部舞剧的创作题材来看,选取了大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让观众能够在舞蹈的观看当中,对儿童拐卖事件对于家庭毁灭性的灾难产生更深刻的认识,给世人敲醒警钟,呼吁更多有责任心和担当的人关注社会拐卖事件,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再次重逢。所以说舞剧《寻》的创作题材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引发群体深思,能够产生正能量的作用。
另一方面从这部舞剧的舞蹈表达来看,从大众熟悉的日常形态入手,真实的反映了生活中发生的喜怒哀乐,能够快速的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使观众对这一类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感同身受。所以,舞剧《寻》中所呈现的现实性因素,赋予了舞蹈语言更深刻的表达作用,填补了现实性题材舞剧创作的空缺。
二、舞剧《寻》创作中的现实性意义
对于这样一部佳作来说,舞蹈创编团队深刻的挖掘了舞剧作品的现实性主题,并进行了深入人心的表达。首先,用舞蹈表演的方式,大胆的揭露社会中贩卖儿童的黑暗现实,来引发大众对被拐卖儿童家庭的关注。揭示社会的阴暗面,通过丰富生动的舞蹈表现手段,展现了贩卖儿童给家庭带来的毁灭性打击。舞蹈表演者将每一个舞蹈动作幻化成了利剑,直击观众的内心,呼唤人间的正义,能够伸出援手对陷入困境的失子家庭更多的帮助和关怀,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慈善公益活动当中来。
其次,用舞蹈表演的方式,为被拐卖儿童家庭带来现实性的精神支柱。在舞剧《寻》的创作中,通过层层递进的事件发展,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展现了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舞剧《寻》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情怀,赋予了作品更深邃的精神内涵,能够启迪观众的思想提高认知,心理体验更加的丰富。
三、舞剧《寻》创作中现实性意义的启发
2018年全国文艺创作工作会议上,就如何进行现实性题材创作进行了重点的探讨,各界文艺工作者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想法。在此背景下,河北省的原创舞剧创作也更加重视现实性题材的实践探索。《寻》不仅展示舞蹈的技巧,更借助舞蹈的感染力去展现舞剧的核心思想。所以,舞剧的创作初期就确定了现实性主题,之后所展开的舞蹈表演都是围绕现实性效果所进行的,以此看来,舞剧的舞蹈动作创编与现实性题材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丰富的舞蹈动作创编挖掘了现实性题材的内在价值,现实性题材却又进一步的拓展了舞蹈表演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情感感染力。因而,原创舞剧《寻》的现实性意义也印证了现实性舞剧题材的创新价值,给更多的舞蹈创编人员和表演者带来了创作启发和创作动力,使河北省的现实性舞剧创作更上层楼。
总而言之,现实性题材舞剧《寻》的创作是一次意义不凡的艺术实践,无论是从创作主题、艺术特征还是社会反响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现实性意义,这不仅给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的舞蹈作品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也给河北省的舞蹈创作工作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作素材。舞剧《寻》的创作成功,也进一步的展现了现实性舞剧题材的艺术特色、人文价值以及精神内涵,使河北省的舞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创作阶段。
参考文献:
[1]郭田.从舞剧《冬古拉玛情》看现实题材舞剧的创作[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1):47-50.
[2]于平.舞剧艺术的现实取向与本体建构[N].文艺报,2011-01-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