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要:翻转课堂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课堂模式的认知,它颠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育理念,给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种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近年,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亦逐渐提出与翻转课堂相关的价值探讨,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以学校、教师、学生三种视角为主体,分析翻转课堂的进行,探索其价值内涵表现与结构背景需要,对进一步理顺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研究其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综合兴趣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校;音乐教学模式
当前,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种类繁杂,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专业课、实践课、理论课等,也有专业技巧课、专业理论课等。专业技巧课一般是一对一的专业小课,有时也采取一对多人的教学,通常不超过五人;专业理论课一般采用大班授课,授课对象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在目前的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专业技巧课还是专业理论课大都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讲授、课堂上带领学生练习、课后留作业让学生完成。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已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略显僵滞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培养。新时代需要新方法,翻转课堂的出现使教学方法从观念上发生了转变,对音乐教育这样非常需要实践性、创新性的学科来说更加重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翻转课堂模式,推演出更加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教育模式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
该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注重课中、课后的现象,该模式将教学重心进行了前移,更加突出课前、课中的作用。课前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件、视频等方式完成对所学内容的了解,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和困惑走进课堂,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种模式从形式上看与“问题导入法”有共同之处,不同的是一个以问题解决为切入点,一个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点。仔细梳理翻转课堂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按照个人的经验或习惯准备好预讲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条例性讲述,课后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传统教学模式有两个突出问题: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与学生没有交叉,内容能否满足教学需求有待商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中产生的疑问需要一个梳理过程,而问题的总结通常发生在课后阶段,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进行课后作业练习,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而将课堂进行翻转,让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就已经是准备寻求问题解决之路的状态,教师的授课内容根据课前的信息反馈能够更细致、更有针对性。
二是师生角色发生转变。相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变成了指导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学活动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指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变小了,反而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变得更大了,由之前的单一备课模式变得多元化,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也更加丰富了。教师仍然是设计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的主要人员,面对新模式,教师要对教材的掌握更加熟练,对教学步骤的设计更加精细。
二、翻转课堂在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对教学发展和改革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对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也有着较高的适用性,总体看来,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翻转课堂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音乐课程教学与其他专业有着较大的差异,以声乐专业技巧课教学为例,传统课堂教学阶段划分通常为组织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复习检查—新授过程—巩固练习—课后作业,专业理论课通常为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上述模式是传统意义上标准的音乐教学授课模式,然而这一流程通常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缺乏“先学”的提前导人作用、课堂时长分配固化易导致教师课堂讲授僵化等。翻转课堂的融入,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能促进学生在预习过程的提高,相当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提鲜”。通过改变教学板块设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更多的可能性,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模式中,根据教学需要设置的导入环节,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但是无论哪种导人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都体现出单一的特点,从学生主体的角度看,学生对导人的需求亦是多样的,这就形成了需求不对等的局面。而翻转课堂完全把“唤醒”功能交给了学生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和前提设置,学生可以自由地思考与联想,将自己的情绪提前导入到课堂当中去,大大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由于翻转课堂比较大的一个特点是“带着问题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创设问题,才有明确目标,从而形成思考,经过进一步研究和提炼到释疑解惑,逐步培養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要求学生什么时候该表现怎样的力度、速度,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化地完成指令,没有过多的思考。而提前通过“先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演奏过程中的力度、速度,再进入教学现场时,学生会自觉形成一种思考习惯,从而自然地进行比较分析。翻转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反思问题的能力与习惯,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翻转课堂实施的环境需要分析
翻转课堂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想要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就要避免出现几个问题,如学生“先学”浮于表面没有实质效果、学生“先学”后对教师课堂内容失去兴趣、师生在课前、课中配合程度不高等。环境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翻转课堂效果的主要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主体,而这正是研究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
从学校角度出发,需要着手完善硬件设施,并提供合理的政策保障。首先,大学生虽然生活相对独立,但经济上还主要依靠家庭支持,一些学生没有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课件或视频的渠道比较狭窄,不利于翻转课堂的进行。学校需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同时完善有益于开发学生先学导向的多媒体、自媒体硬件设施,为学生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翻转课堂的推行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一线教师走出去交流、请进来学习,这就需要学校为教师创造进修的机会,并适当进行教学工作量调配,解决时间问题。再次,学校应把教师创新性教学评价与考核纳入整体考核计划,以政策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
从教师角度出发,需要对课堂步骤进行调控,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设计和方案制定。音乐教学的目的可以分为许多种,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审美提升为核心、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等,在翻转课堂设计时,针对不同的目的应有所侧重。比如,提升审美需要的课前部分设计可以以音乐流动性为主,提升技术能力的课前部分设计可以以技巧练习为主等。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在课中进行调整,避免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忽略教学本质内容的现象。
从学生角度出发,需要积极投入,并主动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从学生参与教学效果来看,任何教学活动都有着“有效参与”与“无效参与”的区别,音乐教育活动亦是如此。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前部分被学生直接忽略掉,那后面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参与直接变成无效参与:如果学生进行了课前部分,却没有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这也会导致后续课程的效果“打折”。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有效参与一定是建立在个人积极投入、有效沟通的基础之上的。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时代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革新路径十分必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探索方向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如何建立丰富的课前学库,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信息反馈平台,如何将成果研究进行推广,课堂教学如何进行翻转,如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合理结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当前探索的主要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发展,更多创新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翻转课堂模式亦有可能演变发展成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只有广大学者共同努力,不断在研究中应用、在应用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才能推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不断前进。
责编: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