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钊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不断欣起,学习效果日益显现。本文从意识形态一般理论和哲学基础、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和怎样开展新时代新思想研究宣传阐释等三方面谈谈认识。
关键词: 新时代 新思想 马克思主义 宣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入研究学习习近平意识形态系列论述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理论框架、基本思路,严格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守好阵地、管好队伍,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好新时代新思想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工作。
一、意识形态基本理论和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恩格斯认为,意识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因为意识唯人具有,个人乃社会的个人,社会乃个人的集合体,意识通常指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意识中,又存在着社会心理形式和社会意识形式之分,其中社会心理是一种不系统、不完整的处于自发状态的倾向、意识、信仰等低层次状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系统化的、抽象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统称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内容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意识形态建设要回答的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问题。执政合法性,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统治合法性,即统治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论证自我统治的合理性、正义性等。二是被统治者认可统治者,即统治者统治关系或政治秩序被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个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旧中国一步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遭受的痛苦和灾难世所罕见。为此,无数仁人志士和先烈奋发图强、救亡图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悲壮之歌。然而,没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没有正确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领导,无数次革命和起义终归失败,失败教训是深刻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把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时代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全面建设,突出党是领导一切,不断加强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发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和长期性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能力;坚持以人民為中心,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就成为开启新征程开辟新时代的主题。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始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毛泽东指出:“枪杆子和笔杆子,干革命靠这两杆子。”[1]曾说,我们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2]。在2013年8月19日讲话中提出了“两个巩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这些讲话实际上就是表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要维护和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是要维护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法性,就是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法性。
第二,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总有一个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首先“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4]。这是第一位的问题。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一个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党的生命,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地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特在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上,特在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传承与创新的内在联系上,特在四者统一于伟大的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上。总而言之,中国特色就是要体现中国智慧、呈现中国方案、显示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的中国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历史必然,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要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三、在推进“四个伟大”中做好理论宣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系列讲话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符合意识形态一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领导一切,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根本遵循的实践要求,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深化和发展。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同样,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创新;建设一支宣传理论思想战线队伍,一刻也不能放松理论武装。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6]但任何理论不可能也不会自动地为群众所掌握,需要有一批先行掌握理论的人在群众和科学理论之间搭起桥梁,这正是理论宣传阐释工作者的使命之所在。
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7]。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把学习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把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全面落实好学习制度。通过学习,不断加强思想引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政治思想水平。
习近平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8]原原本本地学马列毛经典著作,重温《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经典著作,学习当代马克思主义。通过学经典、学文本,不断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真理伟力和智慧,增强理论自信。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行动上的自觉和坚定,从而更好地提高我们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本领。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实践之中。当前,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为此,我们必须认真扎实开展课堂教学准备工作,牢牢把握三尺讲台,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密切关注网络发展新动向新趋势,借助新媒体新平台,切实发挥网络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我们必须统筹好理论与舆论、内宣与外宣、网上与网下内容的甄别审查,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正确区分学术与意识、思想与工作、历史与现实关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全方位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网”、“护城河”、“防火墙”,下大力气讲好中国的好故事,传递好中国的好声音。
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新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在北京召开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理论研讨会上明确要求,社科理论界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誕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引向深入,要在“四个取得新进展”上,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理论支撑。
一言以蔽之,意识形态工作是触及灵魂的系统工程。社科理论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起理论宣传阐释使命,正确把握理论研究宣传阐释规律和特点,正确把握科学理论的革命性、真理性和原创性。既要避免流于庸俗化,更不能随意把个人主观臆想拿出来宣讲,要忠实于原文、文本,在把握理论内涵、实质要义、时代背景、实践要求、现实基础等方面狠下功夫,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宣讲能力强的马克思主义宣讲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体现理论工作者勇气和责任担当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秦摩亚.真实的博古[J/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1. 16.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153.
[4]习近平关于三中全会决定的说明[J/OL].新华社中国政府网,2013.11.1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7][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学习马克思[EB/OL].http://www.12371.cn/,2018.5.5.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专题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4SZK00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