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县人民医院从“做大做强”到“做精做细”

2018-09-20 09:05:22
中国卫生 2018年9期
关键词:联体四川省科室

2017年,在四川省新津县这个仅有32万人的县城,新津县人民医院全年门诊量达到近68万人次,日均门诊人数1863人次,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留在县内就诊,县域就诊率达92%。

早在2009年,新津县人民医院就已经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展合作,尝试进行城市三甲医院与县医院的结对帮扶。经过5年多探索,在2015年8月4日,新津县人民医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达成全面、深度的合作共识,正式挂牌成为“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新津县人民医院”,建立起省、县、乡三级紧密合作的医疗联合体,从管理到技术的全方位联动,实现“人通、医通、财通”。

经过前两任四川省人民医院选派院长的管理,新津县人民医院已经逐步发挥出自身发展的潜力,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医联体建设成为典型。2016年5月,作为第三任选派到新津县人民医院的院长,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在继承并夯实医院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让医院保持更高质量的发展。

理念创新:由行政式管理向商议式管理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公开出版的第一部书《摆脱贫困》中写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由此可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

现代化的行政管理强调民主,医院管理者要敢于抛弃自身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 改变家长式独断专行的长官思想,摒弃处理行政事务中的教条主义、机械主义作风。从行政式管理向商议式管理转变,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让“公认”成为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这是医院在实施创新管理道路上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过去,新津县人民医院既缺少心脏超声检查工作人员,又受检查仪器的限制,导致心血管患者检查的时间常常需要预约到一周之后;医院手术科室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用滞后,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在经过全面的调查了解后,医院召集各科室、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议制订了一套绩效改革方案,对医院学科、收入、人员结构进行绩效调整。

结合医技科室绩效改革,实施住院、门诊病人分时段辅助检查。通过改革,从2016年年底开始,医院全面取消心脏超声检查预约。有效解决了患者检查预约时间延后的困境,缩短了患者检查时间,让患者尽快得到诊断、妥善治疗、尽早出院,大幅度缩短住院时间,有效控制了住院费用。

在经过此番绩效调整后,手术科室积极探索、开展高新技术,实现手术量与质的双增长。从2017年年初开始,医院手术科室陆续开展了各项新技术(骨科成功开展了全县首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普外科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也日益成熟),医院全年手术量增长了20%,药占比29%,耗材比9%,住院均次费用下降0.19%,平均住院天数6.5天,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双增长。

制度创新:让医院管理有迹可循

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新津县人民医院先后创新管理制度十余项,让各项决策、奖惩都能做到有制度可依,利用制度建设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了一套适宜县级医院的综合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者的头等大事。2017年,新津县人民医院率先在县级公立医院推行全面、全程、全员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深入推行“大质控”管理,并将行政、后勤部门纳入“大质控”管理范围,为医院赖以生存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这条生命线构筑起一道保障线。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评价与奖罚体系、服务满意度调查体系、质量指标监控等体系,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先后制定《新津县人民医院质量管理暂行条例》《新津县人民医院质量管理指标申诉制度(试行)》等制度,确保整个医院的运转有制度流程可循。

制度创新,让医院管理有迹可循,有效协调了行政后勤、临床、医技等科室间的关系,提高了各部门、科室的工作效率,增强了全院的凝聚力。

服务创新:由精细化管理向精准化管理转变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创新,过去几年,在经历了医改浪潮的千淘万漉后,新津县人民医院在推进精细化、全程化管理的道路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精细化管理越往前推进,落实的难度系数就越大。管理方案和措施看似厚厚一摞,但真正的“干货”有限、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有限、碰真问题的举措有限,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影响了医院推进科学化管理的进程和成效。

为此,新津县人民医院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体系,倡导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生加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开展组合签约,大力推进本地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

建立高效健康的管理联合体,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城乡医联体、专科联盟、互联网医联体融合贯通的立体化医联体建设模式,在丰富医联体内涵建设方面,创新性地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建设全国首个内窥镜远程手术平台、远程床旁查房会诊系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探索公立医院运营新模式,试行县级公立医院托管民营医疗机构。探索以名医带动名科的建设模式,引进相关专业省级学科带头人建立新学科。例如,引进四川省医学会肿瘤专委会副主委带动肿瘤科建设,实现县级医院肿瘤治疗与大型三级医院同质化。

猜你喜欢
联体四川省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冶金(2019年5期)2019-12-23 09:04:34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建筑(2019年6期)2019-07-21 02:59:28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3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 03:17:36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