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不同类型童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有效尝试,探究童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资借鉴的经验,分析目前童书出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促进童书出版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牢固的文化基础。
【关 键 词】童书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作者單位】蓝双秀,济南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5.007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在各种场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通过童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通过更丰富多彩的形式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小传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一、童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尝试
1.以儿童乐见的体裁吸引儿童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李利安·H. 史密斯认为,要想找到一种对儿童来说比童话更有趣、更容易接受的文学形式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童话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几乎是不可动摇的。因此,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不妨多使用童话这一体裁。据笔者观察,童书在阐释经典古籍时使用童话体裁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萧袤的“童话山海经” 系列和熊亮的《和风一起散步》就是代表之作。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奇书,它记述了古代的神话、地理、历史、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既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读者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也有读者不太了解的壮美山川与神奇生物,被称为中国的神话之源、文化之源、科学之源,是一座传统文化的富矿。但《山海经》的记述常常寥寥数语且零星散乱,阅读起来并不顺畅。因此,如何让孩子亲近《山海经》,并能从中获得滋养,是很多童书创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萧袤以童话的形式去重新解构《山海经》,他就像个魔术师,从中采撷不同的素材,经过独特的构思,设计成一幕幕亦真亦幻、当下与传统、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的魔幻短剧,让读者不禁沉迷其中,并产生了一探原书究竟的心理。
比如,《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无?之国在长股东,为人无?。”晋郭璞注云:“?,肥肠也。其人穴居,食土,无男女,死即埋之,其心不朽,死百廿岁乃复更生。”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一简短的记载,萧袤结合广为人知的《封神演义》中的土行孙形象,在书中巧妙地设计了“土里蹦”这个人物,讲述了现代小孩“我”偶遇“土里蹦”,并和他成为朋友,到他的地下小国参观,目睹人类肆意破坏环境、伤害地下小国(自然环境)的故事。在现实与幻想中,作者将远古的概念拉入现代社会,既使人们形象地理解了《山海经》原文,又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万物的愿望。
“童话山海经” 系列值得称道之处还在于,虽然以童话命名,但内容却没有拘泥于单一的形式,而是糅合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谣等传统文化元素,使整套书显得丰富多彩。幽默、有趣又充满哲思的童话故事, 赋予古老的《山海经》新的生命,使其变得立体可感,书中那些远古的生命仿佛就生活在当下,让人不禁想去一探究竟。
如果说,萧袤的“童话山海经” 系列是儿童文学领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尝试,那么,熊亮的《和风一起散步》则是图画书领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探索。
同样是对经典古籍进行阐释,熊亮选择了更棘手的古代辞赋经典——战国宋玉的辞赋名篇《风赋》。《风赋》通篇采用铺陈的笔法,细致生动地描绘了风的动态。《和风一起散步》结合《风赋》对“大王之风”的描述与郭仲产《湘州记》中对“木客”(居住在原始森林里的小小人)的记载,设计了一个圆嘟嘟的可爱的“小木客”形象,讲述“小木客”在睡梦中被风唤起,被迫和风一起散步,在山谷、树林、江河之间飘荡翻滚,经历了风从产生到由弱变强,再到由盛而衰的过程,最后再度入梦的童话故事。
熊亮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宋玉《风赋》中“大王之风”的意蕴,使风立体化、形象化、可感化。读完这个可爱的故事,看到充满灵性的图画,再阅读《风赋》的原文,尤其有味。可以说,熊亮的《和风一起散步》无论是故事的架构,还是对传统水墨画的运用,都完美地表现了古代辞赋之美和古代哲学意境。经由熊亮对辞赋原文进行“童话式”的创造性转化,孩子们会发现,原来遥不可及、晦涩难懂的古代经典充满了顽皮有趣的味道,使他们乐于去亲近经典原文,进而感受到古代经典的优雅和意蕴,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国经典古籍文字之深之涩,不要说是儿童,就是一般大人阅读和理解都有难度,这也是我国很多经典古籍被束之高阁,难以亲近儿童的原因。如何让经典古籍走下神坛,让儿童乐于接受并乐于探究,从而获得滋养,业界人士应做更多有益的探索。
2.用有趣的方法,让儿童在快乐中获得滋养
儿童阅读专家王林在谈及如何让儿童通过图画书爱上中国文化时提到,“一是要有趣,二是要现代”。图画书《小粽子,小粽子》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小粽子,小粽子》不仅是一本儿童本位的热闹、有趣的图画书,也是一本探究中华饮食文化的图画书,作者企图让孩子在红遍大江南北的咸甜粽子之争中,见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爱上中华文化。该书有趣之处在于:一是语言有趣,作者把粽子拟人化,如不同派系的粽子遇见时会相互拌嘴,就像一群孩子在吵架,贴近儿童的特点;二是造型有趣,作者把粽子描绘成穿着绿色浴袍的宝宝,脸上飞着羞涩的红,粉嫩、可爱的造型不仅直观呈现了粽子的特点,还十分贴合儿童的审美和心理,而且这些“浴袍宝宝”或跳或跑或飞的动作特别具有喜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三是细节有趣,书中不少伏笔或隐藏的细节,给儿童增加了寻找细节的乐趣。
3.以儿童视角切入故事,在故事中融入传统文化精髓
用儿童视角切入故事是儿童本位写作的重要表现。在涉及传统文化的童书里,儿童视角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儿童感同身受,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童书所传达的意义。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过去,很少有涉及故宫和中国古代建筑的儿童文学作品,2017年出版的“故宮里的大怪兽”系列图书弥补了这一空白。
作者用儿童视角切入故事,以穿梭于现实与幻境之间的现代小女孩李小雨的冒险经历,向儿童展现了故宫这一文化瑰宝,引领儿童深入了解故宫和故宫文化。书中,作者巧妙地引入儿童感兴趣的怪兽概念,以李小雨的好奇心为起点,从故宫宫殿上的脊兽、看门怪兽、蹲在华表上的怪兽等冷门存在入手,让故宫里各种各样的怪兽和主人公李小雨一起,上演一出出富有文化内涵的好戏。经由作者之笔,过去故宫里毫不起眼的、冷冰冰的存在——各种怪兽,都化身为可爱、有趣的形象,让孩子们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里,真切地认识它们,并知晓它们的作用,从而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历史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用现代手法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何时候,传统文化的传扬都需要当下化和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曹文轩的《柠檬蝶》和秦文君、郁蓉的《我是花木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柠檬蝶》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化,还体现了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这本书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画和装帧设计,都具有荡气回肠的气韵和诗意的美感。书中的“蝴蝶寻花田”“缘马蹄印而行”“幻化成鱼”等情节,均有一种东方美学的优美意蕴。画面留白、透气,节奏舒展抑扬,线条纤巧、惜墨惜彩、气质温婉,富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蕴。该书使用风琴全拉页设计,是传统卷轴和现代图文结构的完美尝试,镂空的蝴蝶形状不断变化,通过翅膀的切口营造出百变的光影效果,具有传统园林艺术之美和游戏的意味,堪称赋予传统现代感的典范。
《我是花木兰》无论在故事的讲述视角上,还是在图画手法的使用上都极具现代感,让《木兰辞》这一文学经典富有现代意义。《我是花木兰》采用双线索的方式,从一个当代小女孩的梦境开始,引出花木兰的故事,最后在小女孩充满向往和自豪的回味中结束。在故事的叙述上,秦文君没有简单翻译原诗,而是创新表述,补充了很多细节,如牡丹的种植和木兰对自己身份的隐瞒等。这些补充拓展了原作,也让现代儿童能更好地理解原作、认识木兰。画家郁蓉在创作中使用剪纸和铅笔画的双重手法,使画面刚柔相济,这也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成功尝试。
二、在童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切忌表面化和形式化
笔者发现,目前童书尤其是低幼读物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深度不够,在讲述传统文化时手法太过生硬和直接,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流于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应简单地停留在形式的展现上,而是要深挖其精神内涵,如《论语》中的积极进取、坦荡正直;《庄子》中的不苛求、不伪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孟子》中的民本思想等。创作者应该想办法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以合适的方式展现给儿童,以儿童视角去解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2.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宜多样化和全面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涵盖古代哲学、古典文学、古代农业、古代建筑、古代科技、古代军事、古代数学、传统医学、传统技艺、传统历法、民俗、书法、绘画、饮食等各方面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据笔者观察,目前童书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较窄,主要集中在古代哲学、古典文学、民俗节日、传统历法、书法、绘画等方面。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由于创作者缺乏,以及创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欠了解,目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尚停留在对民族来源、民族节日的叙写上,鲜有涉及少数民族经典文献、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历史等深层次内容的作品,主动将目光投向少数民族的创作者不多。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借助先进科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图书领域,给图书出版这一传统领域注入新鲜活力。例如,2017年青岛出版集团在青岛城市传媒广场的文化体验平台上,采用3D技术等比例复制了云冈石窟3号窟,使参观者如身临其境。这是青岛出版集团完成《云冈石窟全集》纸质出版后,联合云冈石窟研究院和多家高校采集数据形成数据库,探索以虚拟现实、3D打印等先进技术创作的新尝试。青岛出版集团复制的云冈石窟3号窟,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实现文化遗产“走出去,活起来”。
4.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注重现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注意“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在具体落实上,可以参考清华大学黄裕生教授所说的——我们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要“有利于自由、民主、平等、法治这些更具有普遍性的现代价值原则的确立与贯彻;有利于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开阔的文化视野,以便有能力、有胸怀去理解、消化、汇通其他所有伟大文化、伟大传统,从而有利于继续承担起维护人类的普遍道德、普遍公义与普遍秩序的使命”。因此,出版人要在弘扬和学习传统文化中自觉地转换、提升传统文化内涵,在转换与提升中创造新文化、新传统。
|参考文献|
[1]李利安·H. 史密斯. 欢欣岁月[M]. 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2]萧袤. 童话山海经·夜的守护神[M]. 济南:明天出版社,2017.
[3]熊亮. 想象力需要被“空”出来[N]. 文艺报,2017-08-17.
[4]贾芹. 浅谈当代低幼读物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中国出版,2011(2).
[5]黄裕生. 回归而不复古 ——建言“传统文化进教材”[N]. 南方周末,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