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洁 汪锋
【摘要】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产品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展望未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开放应做好“三个转变”:打造研发平台,从单纯的引进技术向引进研发能力转变;寻求合作共赢,从引进外资为主向对外投资转变;扩大人文交流,从学习先进技术向借鉴先进微观经济制度安排转变。
【关键词】扩大开放 中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以“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为题,明确表示:“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如何在扩大开放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问题。
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可以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展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同样要素投入和技术水平之下,能够以更高效的市场机制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出;二是同样的收入水平之下,社会收入分配更加均衡合理,贫困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不断提高;三是同样的产出和收入之下,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产和生活更加安全,社会及生态效率不断提高。而扩大开放,在这三个方面大有可为。
首先,扩大开放,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开放,可以有效降低外国资金、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交易成本;可以促进国内竞争,降低国内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交易成本;可以促进国内资金、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更好发挥本国产业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效率生产。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面临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带来的产业竞争压力时,寄希望于采取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来维持自身的产业竞争优势。实际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融入全球产业分工,找准贴合本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领域,通过投资和贸易实现最优的生产效率,才是一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竞争优势的最优策略。因此,扩大开放,降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对一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其次,扩大开放,有利于提高社会服务保障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高速增长,一个突出的特征是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偏小。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认为,由于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高储蓄率、投资率只能带来短期的高增长。而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长期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则是消费驱动以及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所带来的内生经济增长。中国老百姓重视储蓄,不愿意也不敢消费的重要原因在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较高的成本和不确定性。中国未来的扩大开放,不仅仅是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投资活动,同时要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在类似的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设计,找出降低生活成本和不确定性的有效制度安排。
最后,扩大开放,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使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领域。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同样经历过严重的环境污染,但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目前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对中国形成了非常大的技术领先优势。要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必须扩大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技术标准,向科学技术要“青山绿水”,是未来中国必须经历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应该深刻认识到环境容量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本国短缺的环境容量在发展中国家往往是非常丰富的,要将降低环境污染等经济活动负的外部成本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使中国工业在全球范围实行更加合理的布局。在实现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从国外引进资金和技术,建立起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体系,有效利用了国内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了经济起飞。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产品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展望未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开放,应注重以下三个领域:
打造研发平台,从单纯的引进技术向引进研发能力转变。目前,中国已经花费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引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资助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双一流”大学建设,在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科学技术发展关键是人才。从事高技术领域研发和产业化活动的顶尖科学家都具有全球化视野,能够在全世界范围选择最优秀的研发平台。因此,中国需要将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以优秀的工作环境吸引全世界顶尖科研人才,进而形成人才集聚、科研成果突破到產业化生产的良性研发生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引入国际标准的科研管理制度,为华人科学家、高技术外籍人士提供国民待遇,真正做到从全世界引进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发能力。
寻求合作共赢,从引进外资为主向对外投资转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积累的对外开放经验主要集中在利用全球资本和技术发展本国经济,下一阶段中国可以将利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环境资源,列入扩大开放的新领域,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合作共赢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面临的风险问题,需要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分析总结已有的案例,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基础之上统筹规划加强和完善国际投资的国家战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带来中国企业向国际分工产业链顶端挺进。作为全球化的后来者,在扩大开放、进入发达国家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能简单地以在国内或者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行得通的做法作为企业决策的参照系,应该虚心学习西方商业文明的游戏规则和行事逻辑等“软知识”,打造中国智慧基础之上的商业文明。
扩大人文交流,从学习先进技术向借鉴先进微观经济制度安排转变。跨国人文交流包括各类长期、短期的出国旅行、工作访问等活动,也包括外国人来中国走走看看,这些活动看上去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会在精神层面上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在人文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其他国家在社会治理、城市规划等领域好的做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改进我们的工作。已经经历过城市化、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居民怎么样看待社会保障体系?怎么样保护生态环境?国外特大型城市在城市规划、交通组织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这些涉及微观经济制度安排的细枝末节问题,只有通过长时间、大规模的交流才能摸清其来龙去脉,及其背后的逻辑和机理。通过吸收引进其他国家好的做法、避免其走过的弯路,能够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显著提升发展的质量。
越自信越开放。以开放的心态扩大国际交流,看看世界是什么样子,有助于中国人重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自己,避免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或者产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错误观点。扩大开放能够带来经济高质量发展,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起来的自信,也是扩大开放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长江学者,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特聘讲座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应用经济系副主任)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