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红
参加北京市回民医院的这次义诊活动纯属偶然。
因为是对河北省赤城县申沟村进行的扶贫义诊,社里跑扶贫口的同事碰巧不能参加,在出发前一天做了临时更换。
也正是这种“临时”,让《经济》记者深刻感受到了乡村医疗资源的捉襟见肘,以及完善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医疗制度的紧迫性。
8月15日中午,长途跋涉之后,记者与回民医院一行10人抵达申沟村,迎接我们的是申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魏冠军。
作为经济日报社(集团)派驻赤城挂职的扶贫干部,魏冠军坦言,第一次到申沟村便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源于发达城市与贫困乡村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也被当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条件所震撼。申沟村隶属于龙门所镇,下辖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绝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魏冠军想为他们做点事情,于是便联系了回民医院,希望能就心脑血管、糖尿病、骨关节等农村普遍存在的老年人疾病,对申沟村进行一次义诊。
经过研究,回民医院很快便整理出了幾份诊疗“菜单”,几番调整之后,最终组建了包括心血管科、民族医学科、康复科、外科、妇科、内分泌科、脑病科等在内的8人义诊小组。
当天下午两点,义诊正式开始。义诊小组分成两队,一队前往龙门所镇军队退役人员服务管理站,进行由镇党委书记组织的针对冠心病、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大讲堂;另一队则直接去申沟村村委会办公室为村民进行义诊。
“抬腿,换腿,跳一下,跳不起来是吗?您这是腰椎和髋关节不好,建议您去拍个片子,如果近期不拍,要少走路,别爬山,蹲起也不要做了,别搬重东西,别着凉。如果疼,可以吃点芬必得。”一下午诊下来,骨科大夫王晓梅说得最多的就是“少走路、少干活”。她义诊的村民中多以腰腿疼等老年人常见病为主,“一方面年纪大了,腰椎、膝关节、骨关节活动会受限;另一方面当地农活比较多,日常保健活动和健康宣教做得不够。”她认为,健康宣教与诊疗同等重要,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她建议当地社区应该多举办一些健康宣教活动,让村民了解务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减少当地腰腿痛的发病几率。
让民族医学科大夫李丽荣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肺结核术后患者。虽然目前各地区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都实行了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优惠政策,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也实行了免费治疗,但是免费类药品毕竟是有限的,该患者术后一个月的药费达1000多元,这对于一个以务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家庭,是负担不起的,因此在近半年多的时间里他都没有坚持用药,考虑到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李丽荣建议他要及早进行复查。
据统计,此次义诊共就诊103人,年龄多在50岁以上。除了申沟村,同属龙门所镇的代家沟村、庙湾村、张家窑村3个村也参与其中。这样的义诊究竟能给村民带来多大的变化?此次带队的回民医院医务科科长杨婧直言,一两次义诊的作用其实并不大。
虽然义诊大夫对每位就诊患者都进行了病情登记,这些资料也会上传给医院的医务科进行统计留档,但其作用也只是为医院今后的义诊和宣讲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医院并不会也没有义务对当地卫生院、保健所进行接洽反馈,即使有,也只会给予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更何况对于医院而言,医务人员也十分紧张。午饭过后,记者看到王晓梅一次性喝了两包速溶咖啡,她前一天值了一晚的夜班,五点多钟收拾好病房,便又匆匆赶来义诊。杨婧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几乎每次义诊都会有。就在义诊回京之后,因科室有重病症患者,脑病科大夫关丽萍片刻没有歇息,随即又赶回医院工作了。
义诊时,李丽荣给一位静脉曲张的病人开了一副草药,至少要服用3个月,但是她不确定这个病人会不会坚持吃下去。王晓梅告诉《经济》记者,我国很多地方的医疗随访做得并不到位,除去人员和精力不足的因素,当地居民受经济和知识文化水平的制约也很大,例如有些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去根本,但是很多病人往往在病情初见好转之后就不再继续服用了,一方面为了节省开销,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药理知识。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要求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扶贫医疗救助;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在严格费用管控、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收费标准、规范转诊和集中定点救治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负费用仍有困难的患者,加大医疗救助和其他保障政策的帮扶力度。
意见还指出,要在贫困地区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贫困县建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贫困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设立1个全科医生特岗;深入实施医院对口帮扶,全国963家三级医院与832个贫困县的1180家县级医院结对帮扶,为贫困县医院配置远程医疗设施设备,全面建成从三级医院到县医院互联互通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据了解,赤城县医院也偶尔会到村里义诊,但是次数很少。在采访中,有村民建议,义诊时医院可以配备一些常用药和农村稀缺药品,常用药可以免费发放给贫困户,稀缺药可以调价后卖给村民。就这个提议记者问过义诊大夫,他们表示义诊已经减少了挂号程序,药品的成本比较高,还需商讨。
驻村10个多月,魏冠军已经完全适应了当地的生活,闲暇之余,他还在村委会小院里种起了西瓜和西红柿,但它们并没有给这个务农新手太多的面子,由于没有在恰当的时候掐头,他今年的收成并不好。
说起扶贫,魏冠军说比种地要难。申沟村全村共有215户、443人,是“十二五”国家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184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绝不会相信在北京的周边地区,居然还有村民在穿打补丁的衣服。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关丽萍也不敢相信,在她参加工作伊始就已经被淘汰的药品,这里的人们仍然还在服用,这些药品虽然会对其他器官造成损伤,但是价格很便宜,村民们负担得起。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一种病好了,另一种病已然潜伏下来了。
在魏冠军看来,老人多、劳动能力不足是申沟村致贫的主要原因。申沟村常住人口共200多人,其中50岁以上的老人占80%,全村只有两个处在学龄阶段的小孩。在这些老人中,有劳动能力的可以通过务农来增加收入,丧失劳动能力的只能通过低保来维持生活。
俗话说穷则思变,但是村里老人的思想都很保守,观念也不开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较低,再加上村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別说脱贫意识了。
魏冠军认为,交通闭塞是导致申沟村贫穷守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北京到申沟村约170公里,而记者一行人却花了近5个小时,其中三分之一都在盘山。“这里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直线路,要么盘山,要么绕弯。”魏冠军说。
修路,申沟村不是没有想过。“村里现在都是水泥路,这里冬天太冷,一结冰,车子一轧,路就全坏了。这个地方最适合修柏油路,但是柏油路造价太高,还需要专人来养护,相关部门也很矛盾。”魏冠军告诉记者,为了实现2019年全省脱贫的目标,河北省相关部门已经在制定修路规划和预算了。
申沟村明白,要想脱贫还得靠产业。2013年,申沟村致富带头人和在外地发展有成的返乡人员共同出资成立了林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建设申沟农业产业园区。2015年,申沟村争取扶贫资金90万元入股林湾农业有限公司苗木种植项目,贫困户不承担经营风险,每年按入股资金的12%获得固定分红收益。当年全村贫困户入股分红16.7万元,人均增收700元;流转土地270亩,每亩550元,人均增收815元;贫困户务工1800人次,人均增收978元。通过产业覆盖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2500元。
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农业产业园区吸纳腾龙种植合作社,建设10亩日光温室大棚,进行蔬菜育苗及樱桃种植,该项目引进了3个非贫困村53个贫困户、95人共29.15万元扶贫资金入股,为贫困户固定分红。
魏冠军告诉记者,申沟村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能够实现高质量脱贫,帮助部分村民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为此,申沟村还计划投资3500万元建设占地3万平方米、可容纳300户的居民楼,目前50户回迁房正在建设中,完工后申沟村将实现人口聚集、产业带动。
扶贫是一条艰辛的路,从魏冠军身上记者看到了扶贫干部的不易,小到语言障碍、观念差距,大到舍家的无私,都要一一克服。扶贫亦是一条势在必行的路,只有迎难而上,才能为贫困找到出路,让村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