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洲姐姐”的打拼之路:快乐妈妈是儿子的英雄

2018-09-19 04:54王玉琴
伴侣 2018年9期
关键词:育儿马拉松儿子

王玉琴

近两年,短视频“有养TV”、直播“周洲有养”、网综“耐撕爸妈”,这些父母成长类知识付费节目,总播放量超过10亿,一跃成为育儿领域的爆款,它们都出自周洲之手。她曾是扎着两条小辫子的“风车娃”,也是陪伴很多中国儿童成长的“周洲姐姐”。拥有着央视主持人光环的她,在完成一场马拉松全跑之后,忽然冒险离开“金字塔顶尖”,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自己创业。此举首先遭到儿子的强烈反对。但如今她反而成了小家伙眼中的英雄。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岁进央视,陪伴孩子们成长

周洲出生在南昌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当时江西电视台最年轻的节目主持人。当时周围很多朋友跟她说,你做少儿节目,不想去挑战一下更高的平台吗?1996年,20岁的周洲参加全国主持人大赛,获得了少儿类金奖,顺理成章进入央视。她说:“妈妈给我收拾箱子的时候,里面还有枕头和被子,真的是裹着包袱来到北京。”

在《大风车》舞台上,周洲扎着两条小辫子,穿着蓬蓬裙,眨着大眼睛,和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凭借活泼可爱的形象和朴实亲切的主持风格,她迅速成了被孩子们接受和喜爱的“周洲姐姐”。

2000年,周洲根据自己对天才少年的采访撰写了《非常童年》,里面有她关于如何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很多思考。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她又做起了制片人,一年后创办了中国首个以儿童为受众的人物谈话节目《童年》,采访少年得志的孩子,还请有突出贡献的人现身说法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收视和反响都很不错。

作为儿童节目主持人,周洲一直保持著一颗童心和好奇心,不断挑战自己,和孩子玩在一起,乐在一起。2006年,儿子跳跳出生。初为人母的周洲开始更多地从妈妈的视角来思考新手父母的困惑以及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次年,周洲主持了中国第一档育儿节目《宝贝一家亲》,与很多教育专家一起探讨学习,既帮助了观众,更给了自己这个新手妈妈很多指导。比如夸奖孩子不能只说漂亮可爱,而要表达细节,“我特别喜欢你的这双手,你把碗洗得那么干净,比我洗得都要干净。”这样的赞美更具体更真诚。周洲说,那几年是她最努力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光。

那段时间,出于节目和母亲角色的双重需要,周洲非常用心地学习育儿知识。“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获得了对于人生成长过程的全新感悟。”这时她想,有没有一个平台,能让更多专家、机构、父母汇集在一起交流、学习,用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们呢?新媒体兴起后,周洲特别感兴趣,经常研究网上一些热门的综艺节目。

2014年,周洲加入了一个马拉松跑团——“嘉友跑”,里面的人都特别热爱生活,对自己有要求,努力突破自己,这些好朋友对周洲的影响很大,她越来越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这样,2016年9月,在完成了一场42.19公里的马拉松全跑之后,周洲去央视办理了离职,成立了北京有养成长传媒公司。

周洲在央视做了20年,在教育领域很有积淀,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她经常和朋友们分享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熊孩子,只有熊父母。我们看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接受治疗的人是家长,因为是他们的某些行为和习惯,对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正是家长的生活状态,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式。”

在做了更全面的市场调研后,她瞄准了父母成长教育领域。

找投资,做出好节目

周洲的父母都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对于女儿离开央视,起初并不赞同,但既然她做出了选择,也只好全力支持。最反对周洲的人,反而是儿子。跳跳说:“以前我跟别人介绍妈妈是主持人,以后要是有人问起来,我怎么回答呢?”周洲说:“妈妈还会继续做之前做过的事,会做得更好,也许在几年以后,你会更加骄傲地告诉别人,‘有养是我妈妈做的。”

创业不易,每天都可能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有一颗特别强大的内心,而且要有非常强的抗压能力。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周洲一般会选择去跑个五公里、十公里,出一身汗,累到不行了,就赶紧睡,明天再去想办法。

2016年10月,公司成立1个月后,周洲推出了《周洲有养·美国》系列直播节目。她邀请正在哈佛大学做学者的潘石屹先生,分享自己的育儿观。

接着,周洲又邀请到孙雨彤、孙雨朦做客《周洲有养》。她们是双胞胎姐妹,当年因一起考上哈佛大学,曾霸占微博热门话题1个月之久。姐妹花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还讲述了与美国总统做校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周洲有养》直播节目刚上线不到1周,全新的直播方式、新鲜实用的话题,立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小试牛刀的成功,印证了周洲对父母教育市场的判断。作为“新一代父母”,他们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渴望学到真正有用、有趣、有感的育儿知识。而在学习方式上,这些新一代的父母,早已习惯通过网络,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短视频无疑是最好的形式。

基于这样的思路,周洲和团队成员一道,开始策划网络综艺节目《耐撕爸妈》,定位为国内首档成长观点秀,邀请明星爸妈、教育专家、律师和达人父母等,围绕父母的育儿责任、孩子对家庭关系的感知等问题进行讨论。

每期,明星都会带来一个很普适性的话题,比如,何洁说:“我有两个孩子,大的该不该让着小的?”汪小菲说:“我女儿3岁了,别的小朋友都在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我家孩子该不该上?”叶一茜说:“我在家里一直很强悍,未来我要不要一直做强悍妈妈……”这些话题很多父母都会觉得感同身受。

节目既有综艺感的形式,娱乐化、接地气,又能体现“有养”的价值观。《耐撕爸妈》第一季上线,就一跃成为育儿领域的爆款网综。

周洲认为,无论做什么,最关键的还是内容,内容好,美誉度有了,用户忠诚度高了,无论是商业广告、赞助,还是知识付费,都能够成功。

快乐妈妈,是儿子心中的“英雄”

创业以后,周洲对儿子的陪伴少了很多,有时连回家和他说句晚安都做不到。她算了算,2017年这一整年,和儿子一起吃晚餐的次数竟然还不到50次。这让她感到很愧疚。

虽然平时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哪怕能抽出半小时,无论读读故事还是玩游戏,她都非常投入,全神贯注地陪他玩。“我觉得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在长短,而在效率和质量。整天待在孩子身边的不一定是好妈妈,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也不一定就不是好妈妈。”

让周洲兴奋的是,一次,她出差刚回来,跳跳就跟她说:“妈妈,你知道吗?我在操场打球的时候,有同学指着我说,他妈妈就是做‘周洲有养的周洲。”没想到,让儿子感到骄傲来得这么快。

周洲和丈夫都是对自我有很高要求的人,她希望儿子也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从跳跳小时候起,她和丈夫就会和他一起制定一些合理的计划,跳跳都堅持下来了。比如:现在的孩子都特别会使用电子产品,跳跳就比她玩得还熟练。周洲和丈夫会在每个星期五把iPad给孩子,星期天上交,这之间没有使用时间限制。但实际上,跳跳玩iPad玩得也没那么多,因为他要去打网球、踢足球、上钢琴课,他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周洲认为,孩子的成长要有的放矢,给太大的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给太大的空间没准儿也有问题,一定要适度。父母总想让孩子变成最好的孩子,却忘了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创业以后,周洲尽量在儿子睡觉前赶回家,跟他打个招呼,但有时候连这个都不能保证。不过,周洲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父母把自己做好了,也是教育孩子的方法。

有记者曾经问周洲:“你儿子的偶像是谁?”回家之后,周洲就问跳跳:“你的偶像是谁?”儿子递过来一张他在上个学期做的一张海报,海报里面有一个框,说你的英雄是谁?儿子居然写的是“My Mum”。周洲特别惊讶,也特别激动。她问为什么,儿子说了很多理由,说你离开央视一直在做挑战自己的事情,去跑马拉松,公司又做得那么棒……

儿子的话让周洲特别感慨,大多数父母总是在想“我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变成最好的孩子”,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我们首先应该做最好的自己,做给孩子看。孩子越大,越不爱听道理,那么,家长自己去做,其实是给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比如:周洲跑完马拉松回来之后,丈夫会跟儿子说,你看妈妈40多公里都跑下来了,你每天能不能保证游1000米?儿子原来会偷懒,后来他就会对自己有要求。

因工作太忙,周洲也找到了陪伴跳跳的特殊方式——写信。2018年7月,她给跳跳写了第63封信。在信里,她写出了对自己的总结和期许:“对于创业这件事情,我也纠结过:我害怕因此和你相处的时间减少;害怕不能更好地照顾这个家和爸爸……但我更愿意去试一试,因为我不希望自己只有梦想。只会做梦的人不是英雄,敢挑战才会对自己更满意。”

周洲希望,能有更多的父母意识到,父母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给孩子带来正面影响,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比说教的作用大得多。在这个时代,父母的自我成长非常重要,这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原动力。而这,也是她做“有养”的愿景。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猜你喜欢
育儿马拉松儿子
冰上马拉松
打儿子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一起来跑马拉松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