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于礼 以玉比德—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佩饰玉藏品巡鉴

2018-09-19 03:17王月前
收藏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玉佩战国白玉

□ 王月前

在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艺苑中,玉文化绝对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据考证,远在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打制石器过程中就已经接触到了玉,偶尔会有个别玉料被加工成小件工具或装饰物混杂在大量的石质用品中。至迟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就已经在磨制石器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玉和石的本质区别,史称玉石分野,玉器所特有的美丽光泽和温润内质使其成为一种超自然物品,转化为非生产用的功能,并被赋予人文之美,用于装饰佩戴或实用陈设,从而造就了中国独特的玉器艺术和玉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玉器成为早期玉器艺术的代表。

图1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组玉佩

图2 战国早期 组玉佩

从周代开始,统治阶层的治国理念逐渐由神治走向德治,玉器亦成为礼制和最高伦理的载体,形成了严格的礼玉制度。璧、圭、琮、璜、璋称五瑞,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称六器。玉的自然属性还被象征君子应该具备的仁、义、智、勇、洁等美德,讲究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和以玉比德等人格修养,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佩玉纳入生前死后礼制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多姿多彩的佩饰玉,它们也成为传统玉器中数量最多的品类。

作为藏品总量超百万件的大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拥有数量可观的玉器收藏,在其众多考古发掘品和历代传世玉器中就包括不少佩饰玉,现选取馆藏部分玉佩饰物列述如下,希望与广大爱玉人士共同赏鉴。

一、组玉佩及玉组件

组玉佩盛行于周代,一般由璜、环、珠、管、琥、龙、觿等多件玉器串联组成。在礼制社会里,组玉佩是贵族阶层的佩饰,同时也是礼仪器,在重要的礼仪场合使用或用于贵族死后陪葬。组玉佩的长短与使用者身份等级高低相一致,与所属阶层相配,有严格规定,是一种伦理人格化的佩戴标志。

组玉佩(图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全长54厘米,1956~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佩饰由500余颗红玛瑙珠和21件玉管组成,从上至下分为12层,呈扇面状排列,红色玛瑙珠与青白色玉管相间,色彩绚烂华贵。西周至春秋时期组玉佩多系于颈部,春秋晚期多系于腰间。

组玉佩(图2)战国早期,玛瑙环直径3~5.5 厘米、玉环直径3.6厘米、玉夔龙长7.1厘米,1955年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佩饰由12件不同功能的玉饰组合而成,分为五段三个部分,最上部为大玛瑙环,中部为小玛瑙环和玉环,最下部为玉夔龙。玛瑙环都呈六棱形。玉环浮雕虺纹。玉夔龙作回首曲身状,尾略向上卷翘,以减地浮雕技法双面雕刻隐起的云纹及虺纹,背部上方钻一个小孔。三部分之间以绿松石、水晶珠、紫水晶珠等排列有序穿缀。

图3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龙形玉饰

图4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龙形玉饰

图6 战国 双龙首玉珩

图5 战国中期 谷纹玉环

图8 战国中期 龙形玉佩

图7 战国中期 双龙形玉佩

图9 战国 夔龙形玉佩

图10 战国 云纹兽首青玉璜

龙形玉饰(图3)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长4.6、宽2.6厘米,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玉饰正面镂雕“S”形双首共身龙,背面光素无纹。龙首分别位于左上角和右下角,斜向对称。龙角顶部有突脊,形如冠状。此器应是组玉佩中的组件之一,其左右两侧与背部各有两个对穿孔,可与其他玉饰穿缀。这种造型开战国“S”形玉龙佩之先河。

龙形玉饰(图4)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长4.2、宽3.7厘米,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玉饰成对,双面雕刻,纹饰相同。龙身蛇形,卷成弯钩状,首尾相望。口大张,吻部向上勾卷,下颌及舌向颈下勾曲成卷云状。饰件造型简约古拙,既保留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玉卷龙造型传统,又将当时的流行技术加以运用,从而创新出特殊的玉龙形象。

谷纹玉环(图5)战国中期,直径6.5 厘米,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玉环内外缘各有一周阴刻线,形成内外边廓。两线内雕琢谷纹,排列成行,错位相对。谷纹是谷物发芽的样子,也称蝌蚪纹、涡纹、卧蚕纹等,象征万物复苏和对丰收的盼望。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据《周礼》中记载:“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子”和“男”都是当时的爵位名称,表明贵族在一些重要礼仪场合要手持谷纹玉器。

双龙首玉珩(图6)战国,长9.4、宽2.5 厘米。玉珩双面透雕,两端为龙头,口镂空,上颌有獠牙,下颚露成排牙齿,唇上各有一孔。龙身满布乳丁纹,排列规整,每三个乳丁由一条阴刻线相连,象征成片的鳞甲。珩下部镂雕花蕾纹,枝蔓向两边伸展至龙头下。珩顶正中有一穿孔。珩为组佩上部横向的玉件,是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钻孔与镂空处应为悬挂功能而设。拱式造型可承受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于保持组佩的均衡与对称,各部件密切相联构成完整的佩饰组合。

双龙形玉佩(图7)战国中期,长7.7、宽3.3 厘米,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玉佩双面透雕,由联体双龙和兽首组成。两端为龙首,回首相望,拱身联体。吻部与角分别向前后伸展,口部形成圆形镂空。兽首位于龙身拱起的空裆处,仰置,兽口抵龙腰,双角和须与龙身相连。此器作用应相当于玉珩。

龙形玉佩(图8)战国中期,长10.4、宽5.5 厘米,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玉佩片状透雕,龙拱身,首尾相望向上勾卷。独角,扁圆眼,口微张,有足。尾分双叉,分别向背部和下腹弯卷。通体阴刻涡纹,中腰处钻一孔,可供系佩。龙形佩在春秋晚期开始大量出现,至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

图11 战国早期 缀玉覆面

图13 西汉 白玉舞人佩

图12 西汉 金缕玉衣

图15 南朝 青玉辟邪

图14 汉 玉蝉

图17 金 白玉萱草花佩

夔龙形玉佩(图9)战国,长7.4、宽3.8 厘米。玉佩双面透雕,龙身扭曲成“S”形,躯干阴刻花蕾纹,两侧有长短不等的云形勾卷,分别与角、足和尾等相连。张口露齿,长角上卷,龙身前部下方雕琢出一足,其余部位不见有足的痕迹。战国时佩玉体系很发达,数量也极多,以龙形佩最具特色,为汉代同类佩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云纹兽首青玉璜(图10)战国,长20.5、宽4.8 厘米,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墓地出土。玉璜由7块玉板和两个鎏金铜兽头衔接而成。中部5块玉板相套接组成双龙首共身形象,表面装饰云纹,最中间的玉板上还镂雕一只张口回首的卧兽。璜两端为饰云纹的椭圆形玉板,通过铜兽头与中部5板相联接。玉璜造型奇特,结构精巧,应用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等工艺,将青铜与玉石两种不同材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难得的金玉佳作,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二、辟邪吉祥玉佩

春秋战国时期,周代传统礼制亦告崩溃,用于祭祀、象征权威的礼玉日渐式微,玉器的使用不再为上层社会所垄断。秦汉以后,玉佩等随身装饰更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玉器的使用向世俗化发展。古人认为玉有祥瑞之征,能近福远祸和辟邪除祟,吉祥福寿成为佩玉的母题,仙神、瑞兽、琼花等造型往往以含蓄或谐音的手法组合成一定的装饰纹样,寓意福寿绵长、富贵康宁、好德高洁以及夫妇和合、子孙繁盛等内容。

缀玉覆面(图11)战国早期,长48、宽19厘米,1955年河南洛阳中州路出土。覆面由圆形、三角形、四边形、兽形和柳叶形等形式的玉片组成,小块玉片上多带有一个或多个圆孔,用以穿缀于织物上,较大的玉片则镂雕出云纹状的透孔用于固定,少量玉片无穿孔。玉片大体依据人的脸部结构进行布局,以大圆片和三角形片代表额部和口、鼻,以四边形片构成脸的轮廓,以柳叶形片代表眉、眼,兽形片代表双耳等。玉覆面在周代盛行一时,到汉代发展成著名的玉衣,标志着葬玉发展到巅峰。

金缕玉衣(图12)西汉,长182厘米,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村40号墓出土,玉衣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玉衣分为头罩、脸盖、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脚套等部分,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系分片连缀而成。西汉时期,玉衣初行,东汉时期,玉衣明确分为金缕、银缕和铜缕三个等级。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确立了分级使用的制度。

图18 战国 鎏金嵌玉银带钩

图19 唐 白玉花卉纹梳背

图16 宋 持莲童子佩

图21 宋 白玉鸟衔花巾环

图20 宋 白玉孔雀衔花佩

图23 辽金 青玉鹘啄鹅饰件

图24 元 白玉鹘啄鹅绦环

图22 宋 白玉鱼莲巾环

白玉舞人佩(图13)西汉,长4.2、宽2.4厘米。双面片雕,以阴线刻和局部镂空的技法来表现舞人形貌。舞人身着束腰交领长袖衣,一袖高举过头顶,一袖端于胸前,作折袖曲腰的舞姿。头顶与长袖之间的镂孔与衣下摆中心孔相对,可穿系结缀佩挂。

持莲童子佩(图16),宋代,宽5~6、高6~7厘米。玉佩为圆雕,表现一个或多个童子嬉戏相随的形象,手中擎莲花或桃枝,脚踏莲花。童子多大头、顶撮发、八字眉、葱管鼻、小口,上穿开身对襟背心,下穿肥筒裤,模样稚气可爱。宋元时期有七夕孩童持莲仿效摩睺罗,并供奉借其名制成的土偶或木偶人,以祈求生育男孩的习俗。摩睺罗一名出自佛典,传入中国后渐演化成送子神祇,其偶人又被称为磨合乐。莲花玉童佩正反映了这一习俗。

白玉萱草花佩(图17)金代,长9.2、宽7.5厘米。玉佩采用透雕、高浮雕等技法雕刻一株盛开的萱草花,构图对称唯美,花、叶雕刻皆十分细腻精致。金元时期,涌现出大量的花卉玉雕作品,如凌霄花、海棠花、金莲花、萱草花和菊花等,写实性强,颇具时代特色。

三、衣冠服饰玉佩

此类佩饰内容广泛,多用于人的发髻、梳具、冠帽、腰带等处,或别插、或镶嵌、或穿缀于其他质料上,或与其他材料组合成器具。为了便于固定,玉佩多在浮雕基础上加饰镂雕花纹图案,题材包括人物、花、鸟、鱼各色动物,装饰感强,造型千变万化。

鎏金嵌玉银带钩(图18)战国,长18.4、宽 4.9厘米,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墓地出土。带钩银质鎏金,钩两端铸成浮雕式的兽首,钩两侧为长尾鸟。钩身正面嵌饰3块白玉玦,两端玉玦中心各嵌一粒半球形蜻蜓眼琉璃珠。钩头用白玉琢成雁首形。整个带钩把金属铸造工艺和琢玉工艺结合起来,堪称中国古代最华美的带钩。

白玉花卉纹梳背(图19)唐代,长14、宽5.1厘米。梳背半透明,呈半月形,直边一侧有榫,以便镶嵌其他质地的梳齿。双面纹饰相同,中间隐起三朵盛开的宝相花,周围花叶铺展。叶纹以排列整齐细密的阴线刻划,简洁有力。梳本为理发用具,盛唐时却广泛流行插梳为饰,起初只是在发髻前单插一梳,后逐渐增多,因此梳背的装饰也日趋富丽。隐起的花卉、花鸟纹是唐代玉器创新的纹饰。

白玉孔雀衔花佩(图20)宋代,长6.6、宽4.3厘米。透雕,双面雕孔雀衔花枝展翅飞翔。孔雀头顶高冠,尖嘴,小圆凹眼,曲颈回首,翅膀上雕刻两排整齐的细长竖阴线表示羽毛,中有一横线相隔。花尾上扬,由五组水滴状透孔羽翎组成。宋代孔雀题材的玉佩尤其较多,且姿态优美。

图26 明 白玉透雕花鸟纹带、尾

图25 元 白玉狮蛮纹带、尾

图27 明 青玉发冠

图28 西周 人龙纹玉璜

图29 春秋 兽面纹玉饰

图30 战国 龙首纹玉璜

白玉鸟衔花巾环(图21)宋代,长6.8、宽3.8厘米。巾环名“玉屏花”,宋代开始流行,两枚为一副,底边留有大孔,作为男子头巾上的束巾带穿过系结之用。巾环双面透雕一只绶带鸟,作栖息回首衔荷花的姿态,鸟长尾,尾尖分三叉,翅以阴刻线表现。鸟足与所立莲梗处恰好留出穿带用的大孔,构图十分自然巧妙。

白玉鱼莲巾环(图22)宋代,长4.8、宽4.4厘米。此巾环单面透雕一鱼,鱼尾上翘,跃然游动于莲荷之间。鱼身光素无纹饰,只有鱼鳍部分阴刻线纹。一枝结着花苞的莲梗从鱼腹绕到鱼身上方,和鱼腹形成穿带大孔。宋代玉雕鱼多无鳞纹,身体弯曲呈游动状,身旁常雕刻莲花、水藻等,造型更加图案化、艺术化,表现出宋人的审美取向。

生:“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

青玉鹘啄鹅饰件(图23)辽金,长8.3、宽7.6厘米。玉饰以圆环托高浮雕、镂雕鹘啄天鹅图案。天鹅体形肥硕,曲颈仰天悲鸣,正在拼命挣扎。鹘身形虽小,但勇猛矫健,双爪有力地抓住天鹅头部,短喙锐利地伸向鹅的颅顶。这种只雕刻鹘、鹅,没有花草杂饰的造型是早期春水玉特征,圆环托至元则演变为椭圆形。

白玉鹘啄鹅绦环(图24)元代,长7.4、宽5.2厘米。玉饰在椭圆形环托上高浮雕、镂雕鹘啄天鹅图案。鹘已抓住天鹅头部,短喙锐利地啄住鹅的颅顶,而天鹅惊恐地穿梭于荷花、芦苇丛中躲闪以求活命。元代也热衷于鹘捉天鹅题材的春水玉,雕刻作品较多。在椭圆形环托一侧,斜磨下凹留出一长方形隧孔,孔洞较大,应是束带所用绦环。

青玉发冠(图27)明代,高5.5、宽7.7、厚5.3厘米。冠内部掏成空腔,可以罩住发髻,外部两侧面呈卷云状,冠顶雕成五梁,称五梁冠。冠口呈长方形,口沿两侧各有一个透孔,可以插一根细簪来固定发髻。这种式样的玉发冠在明代非常流行,冠顶梁数代表佩戴者品级的高低,数量越多,身份越高。

四、神话题材玉佩

神话产生于史前时代,源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和人们认识能力低下,先民们对自然界现象以及人类自身无法进行科学解释,而幻想万物有灵、自然界有神主宰。这样的观念在玉器产生之初即有明显表现,兽面神人、玉龙、玉凤等形象十分普遍,有的还延续到商周时期,以人龙合体、龙凤共身等造型最为突出。在秦汉以后的历史时期,神话传说作为图案母题在玉器制作中一直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以满足人们多福多寿、吉祥平安等愿望。

人龙纹玉璜(图28)西周,长 10、宽 1.9厘米。璜是组玉佩中的主要饰件之一。这件玉璜双面雕琢两组对称人龙共身纹,两端为人首,中部雕刻双龙纹,两龙相互交缠后做回首相背状,身躯分别与人身联为一体。人龙合体装饰题材在西周颇流行,可能与古史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或宗教信仰有关。

兽面纹玉饰(图29)春秋,长5.1、宽 4.1厘米。饰件呈片状,微弧,背面光素无纹。左右两侧背部和缘部有钻孔。正面四边有凸起的窄边框,框内用减地隐起的技法雕刻兽面、云纹,使图案整体显得充实饱满。纹饰左右对称,兽面宽吻长须,椭圆形眼,粗弯眉,兽角屈曲伸展,眉眼部分还加饰细阴刻线圆圈纹和卧蚕纹以凸显轮廓,兽面以外的部分则以不同形状的云纹进行填充,为典型的春秋时期装饰风格。

龙首纹玉璜(图30)战国,长9.6、宽2.1厘米,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出土。双面雕刻,两端为龙首,龙头有楔形角,扁圆形眼,吻前凸并向上卷曲,下颌低垂,舌内卷,器身雕刻密集的谷纹。璜顶部正中钻一小孔,可供系佩。这种两端龙首共身的璜造型始于西周、流行于战国,应该取自彩虹的含义,其拱形样式仿佛双龙在饮水。古人认为龙司行雨,故将龙形寓于彩虹造型中,有祈求风调雨顺的意味。

骑虎人形玉佩(图31)2件,战国中期,高2.6、长1.8、宽0.9厘米,高3.4、长3.4、宽1.4厘米,1957年河南洛阳小屯村出土。这种佩饰均为圆雕,作人骑虎形,人双手紧握虎耳,曲膝骑伏于虎背上。远古文化中不乏人兽合体形象,应与当时的神话或宗教相关。良渚文化神徽形式的神人兽面纹,图案上方为戴羽冠人像,下方为兽面,有圆眼和獠牙大口,底部有爪等,象征着神人骑兽纵横穿梭的情形。骑虎人玉佩取材和构图原则与神人兽面纹相同,表现驭虎乘风的神异气氛。

螭食人纹玉佩(图32)战国,长6.2、宽 3.8厘米。玉佩镂雕,两面纹饰相同,器表残存朱砂痕迹。中部雕刻一只蟠成圆环形的螭,背脊正中有宽带纹,内填饰阴线纹。螭拦腰咬住一裸人,并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正在将人吞噬。在螭的左右,分别镂雕一个人首蛇身的神人形象。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有类似的虎食人形象,被食之人与本器相同,神态安祥,毫无惊惧和挣扎之状,应该与当时的宗教神话有关。

青玉云龙佩(图33)宋代,方形或圆形,双面镂空雕刻,表现龙在云海中遨游的状态,龙通常背有齿脊,张口吐舌,角及长鬣向后飞扬,有的还以龙爪抓握,表现龙戏宝珠的状态。龙的形态粗状绵长,周身装饰鳞片,栩栩如生,与商周时期玉礼器或玉佩饰中的神秘形象迥然有别,花式云朵的表现手法也呈现自然风格,不过分强化抽象特征。

图33 宋 青玉云龙佩

图32 战国 螭食人纹玉佩

图31 战国中期 骑虎人形玉佩

图34 宋 白玉飞天

图35 清 白玉刘海戏蟾佩

白玉飞天(图34)宋代,长5.8、宽2.7厘米。飞天是壁画中常见的神仙形象。唐代飞天一般身体扭转,胸以上部位做正面造型。宋代以后飞天多俯身,面向前飞行。这件飞天是典型的宋代风格,身体平展而略有起伏,通过宽窄不同的阴刻线刻划的衣纹及镂空飘带将云中飞行的动感表现地自然流畅。

白玉刘海戏蟾佩(图35)清代,宽2.7、高5.3厘米。玉佩为圆雕刘海手提一串钱戏三足蟾形象,刘海脑后还停落着一只蝙蝠。该题材取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蟾蜍被认为能镇邪降魔,主人间富贵,蝙蝠则代表福气,所以佩饰构图有福神带来财富的吉祥寓意。

佩饰玉多为片状,采用浮雕技法琢制,有穿孔便于系佩,少量为圆雕或镶嵌在其他材料上形成组合装饰,其工艺更加精湛。在经过新石器和商代的神权社会洗礼后,佩饰玉在礼乐制度大行其道的周代流行开来,有其历史的必然。它们在初始阶段被视为道德情操的化身,成为推行礼制的重要载体,用来显示身份、象征财富和权力,维系社会秩序、血缘人伦关系和等级社会的稳定。玉器在秦汉时代及以后,褪去了炫目的神圣光晕,不再为少数社会上层所独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众的日用生活中,题材也日趋广泛,开始承载着人们祛祸祈福、安康吉祥的美好愿望,扮演着福寿祥瑞的使者形象。

猜你喜欢
玉佩战国白玉
春 笋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白玉羊首瓜棱形壶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陈述古墨钟破奇案
先秦时期组玉佩的设计理念探究
冰盒电池
绕骨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