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胎时间:摸胎应在配种后8~10天进行为宜。过早不能确诊,过晚影响补配。
摸胎方法:摸胎时,先将母兔放在一个平面上,也可在兔笼中进行,左手抓住母兔耳朵及颈部皮肤,右手先由前向后抚摸其皮毛,使其安静下来。然后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呈“八”字型,伸到母兔腹下,轻轻托起后腹,使腹内容物前移,五指慢慢合拢,抚摸腹内容物的形状、大小和质地。如感觉有花生米大小、圆形、有肉感而滑的东西,则为妊娠的表现。
区别诊断:要注意与粪球的区别。粪球虽似花生米大小,但表面较为粗糙,无肉质感,排列不规则,分布较分散。胚胎位置较固定,在后腹上部,多成串排列,一个挨—个,比较集中,肉质感明显,握在手中有滑动的感觉。
注意问题:动作要稳,不可硬捏,以免造成胚胎死亡或流产。如8~10天不能确诊,可推迟几天。14天左右,胚胎似红枣大小,18天左右,似核桃大小,22天以后触到坚硬的颅骨。此后,胎儿躯体伸开,已形成弯曲的条状,母兔腹大而下垂。
(据《山东科技报》)
对能够站立行走且症状较轻的犊牛可灌服鱼肝油10~15毫升,每日一次,连用3~5天。如发生腹泻时可停止用药。对病情严重的犊牛,除肌肉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2~4毫升,同时配合乳酸钙内服或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加强饲养管理,不要让犊牛卧在冰凉或潮湿的地面上,要经常更换垫草。同时做好母牛的补钙工作,如饲草料中添加石粉、肉骨粉或蛋壳粉。尽可能保证饲草的多样化,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晒太阳的时间。另外要提供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钙磷比例合适(2.5:1最理想)的饲草料。如谷草、青干草、胡萝卜、豆科牧草及适当的精饲料:高粱 (磷 0.34%,钙0.19%)、豆饼(磷 0.56%,钙 0.19)、麸皮(磷1.0%钙 0.1%)、 玉米 (磷 0.24%,钙0.06%)。
(据《甘肃农民报》)
1.买来苗鸡后,要按照育雏的要求操作,注意饲料、饮水、温度、防疫等各个环节,提高育雏期成活率,并在时间上与玉米的生长衔接好。
2.到达正常体重的75%时,鸡只对外界生活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放养,并逐步做好过渡。先期仍要给予饲料,训练鸡只能招之即来的条件反射,逐步日中减料到傍晚补料,让它学会野外觅食。
3.做好天雨及兽害的防疫。田间还要搭建些遮雨棚,遇到天气突变下雨时,鸡只能有躲雨的地方。放鸡的地块要用网围好,防止走散和兽害。
4.掌握好养鸡的密度,以不损害玉米植株和土壤的板结为准,要给予鸡只较大的活动空间。
5.鸡只放养期间,不应在田间喷洒农药,避免对鸡的毒害和影响鸡产品的上市质量。
(据《甘肃农民报》)
现代奶牛养殖业有着比较成熟的饲养管理办法,大大增加了牛奶的品质和产量。本文对现代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做一介绍,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1.优化奶牛养殖的管理方法
(1)牛舍的管理。首先要重视牛舍的卫生管理工作,经常打扫牛舍,使舍内卫生、整齐,为奶牛清理出开阔、干净的活动空间和舒适的休息场所。夏秋两季雨量比较充沛,牛舍容易潮湿。潮湿的牛舍容易滋生各种病菌,所以要保证牛舍的干燥清洁,可以通过经常更换铺设的干草和将牛舍修建在通风良好的场所等办法来实现。为了保证奶牛健康生长,要定期给牛舍进行药物消毒。消毒工作一般选在早上进行,奶牛白天在舍外散养,到晚上再关入消毒过的牛舍。
(2)饲养方式。饲养时应该首先饲喂干草,当奶牛吃到7分饱时再添加豆蔓等含高蛋白的饲料,当奶牛停止进食时再饲喂玉米、高粱等适口性好的饲料以增加其采食量,最后水槽中注入充足的清水供奶牛饮用。奶牛的饲喂次数一般为早晚各1次,主要以晚上的饲喂为主。饲喂的饲料一般为秸秆(略有水分)、玉米和高粱等。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喂方式可以保证奶牛采食更多的饲料,吸收足够的营养,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牛奶。 (3)饲料选择与管理。奶牛饲料的选择与管理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卫生。注重饲料卫生能够有效减少奶牛患肠胃疾病的概率。另一方面是注意饲料的营养搭配。不可单一饲喂同一种饲料,应该根据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满足奶牛获取足量全价的营养,确保奶牛健康生长,以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2.提升奶牛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水平
提升奶牛的繁殖能力和生产质量,可以保证养殖场的牛源,对于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首先要给奶牛科学授精,养殖户需要准确地判断奶牛的发情期,在合适的时间让其受精。执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奶牛的繁殖能力和质量所以要加强培训,努力提高配种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技术人员要准确地判断奶牛的发情期,妥善保管好精子,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完成奶牛人工授精工作,这样能大幅度地提高奶牛的受孕成功率,提高受精卵的质量。做好奶牛的受孕诊断工作。养殖户要加强对受孕奶牛的体检工作,定期对受孕奶牛进行全方位的体检,包括奶牛早期的妊娠诊断,方便养殖户安排未孕奶牛的重复配种工作,提高奶牛受孕的概率和质量。做好对受孕奶牛的护理工作。养殖户对分娩前后的奶牛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有助于奶牛尽快地恢复繁殖生育能力。
3.有效防治奶牛的常见疾病
养殖户在饲养奶牛时必须掌握一些奶牛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简单的治疗常识,一旦发现奶牛有疾病症状要及时隔离、诊断,并积极进行治疗。奶牛饲养者应该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在奶牛饲养全过程中都要按照免疫计划注射疫苗,特别要对当地的流行性疾病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在流行性疫病多发时节通过给奶牛注射相应的药物增强其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强养殖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减轻养殖环境对奶牛健康的威胁。
总之,提高养殖奶牛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优化、升级养殖管理办法,采用现代化的养殖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进行奶牛养殖。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食品,关系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因此,牛奶的产量与质量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吴明丽)
秋季气候凉爽,蚊虫叮咬少,疾病危害轻。这一阶段,猪上膘较快,养殖户要充分抓住有利时机,从营养(饲料)、保健、环境等方面做好饲养管理,增收增产。
保温御寒与适当通风
秋季虽然秋高气爽、温度宜人,但早晚较凉,中午较热,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有时温差达10℃以上,容易导致仔猪发生腹泻,气温太高或太低都影响猪的正常生长,要提前做好防寒措施。
猪舍检修冷风侵入猪舍会引起猪感冒和肺炎等疾病,因此,应检修猪舍,把栏舍漏风部位堵严,遮挡物可因地制宜用草苫或塑料薄膜等,以防冷风侵袭。
猪舍保持干燥猪舍的湿度越大,猪就越感觉寒冷,并极易引起猪的皮肤病、呼吸道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为防潮湿、漏雨,舍内要勤垫勤换干草和松土,让猪在指定点排粪尿,保持猪俯卧处洁净干燥,给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促进秋季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增加饲养密度适量增加饲养密度,让猪可以挨着睡,这样既可互相取暖,又可提高栏温。多喂热能高的饲料,以增加猪体内热量。
做好通风换气工作秋季天气变冷,因此在保温同时,要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一天之中上午10︰30至下午3︰30温度较高时,打开猪舍窗户进行通风,净化舍内空气。但通风要有节制,晴天、暖天多通风,阴天、冷天少通风,做到通风与保温相协调。
保健防疫与疾病治疗
秋季气候多变,容易诱导猪只发病,因此猪场应按照防疫规程做好猪只防疫工作,重点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猪感冒、猪瘟,传染性胃肠炎及仔猪三痢等疾病。
要加强对猪舍的清扫、消毒工作,一般每天清扫一次圈舍,三天进行一次带猪消毒或饮水消毒,舍外环境及道路也要同时进行消毒。
尽量避免导致猪群免疫抑制的应激因素,如温度、环境、霉菌毒素等,可在天气变化前两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减少仔猪应激,降低应激给猪带来的影响,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一旦发现猪只疫病,要严格封锁、消毒,强化预防注射,按要求处理好死猪尸体,如果周围地域发生了疫情,除搞好猪舍消毒外,还应严格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猪场,自己的车辆、人员从疫区回来后要彻底消毒。
科学合理的营养供给
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适宜,猪只生理代谢旺盛,采食量也较夏季高,生长速度变快,因此一定要给猪只提供营养均衡、全面的饲料。高水平的营养供给,可以满足猪只的营养需要,能有效提高猪抵御疾病的能力。所以,在生产上应按猪不同的生长阶段,科学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配合日粮,并根据猪体重、采食情况的变化等适时调整日粮配方。
(据《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