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代社会平面设计的发展与竞争,对设计师的需求不仅增加了,而且整体素质也提高了,要求越来越严格,但由于许多学校没有在平面设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只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平面设计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讨。针对平面设计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关键词:平面设计;综合能力;教学
平面设计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鉴赏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充分引导学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才能完成平面设计的要求,使得设计内容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另外,平面设计还要求设计者充分考虑实际要求,提升实践能力,把创意充分体现在作品中。对此,高校平面设计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教学模式呆板落后,限制学生能力培养
在大多数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该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优点,比如说平面设计知识传授的系统化规范化,知识内容丰富并且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较为标准,以致学生能够较为迅速地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其所培养的学生思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而变得僵化,设计的作品表现手法单一、作品风格缺乏创新性。致使每个学生在从高校毕业的同时,也形成了较为规范化模式化的设计思维体系,最终严重制约了每个平面设计专业人创新性、多样化的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理论和实践不协调,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平面设计教育应当重视理论的培养而轻视实践的锻炼,而也有部分教师则过于重视平面设计的实践锻炼而忽视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理论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使得理论和实践教育能够得到各自应受的重视,实现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是目前我们高校许多教师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三)传统教学途径下创造性思维被抹杀
一个出众的平面设计作品需要设计者在系统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可以说,创新性思考、创造性思维是平面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新作品,如果赋予了设计者的创新性思维则会使其更具价值。然而目前许多高校采用的是系统化、规范化的平面设计教学方式,学生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创造性思维受到了很大地抑制。许多学生虽然能够完成基本的平面设计,但是由于缺乏创新性思考,致使作品难以出众。
二、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
(一)通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体性。在平面设计中创新能力是设计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时候首要工作就是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现在平面设计学生缺乏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老师自身具备创新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在平面设计中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实践活动做铺垫所以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强化实践训练是必要的。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平面设计理论知识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布置作业、设计作品以及期末检查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能力训练。学校也应该多创建一些校企合作的平台为学生制造走向社会到实际企业去学习的机会。经过在社会和企业中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平面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教学至今存在的差异进而不断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展览与设计比赛让学生在参与比赛了解其他参赛人员的作品,了解其他学校、地区的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创意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寻找自身差距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反有利于提高学生平面设计的动手能力。我们高校教师应当认识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各自的侧重点,从而将两者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得学生在平面设计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设计展览比赛中,通过对某一主题的挖掘和对他人创意的鉴赏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习中,通过具体应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以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完成设计作品的形式,督促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此外,平面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理论和实践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平面设计的学生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因此加强实习实践在平面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多动手,通过设计平面设计作品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课程设计、期末作品提交等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走出校门,去企业、社会实习的机会,通过在社会、企业中的实习,学生能够体会实际应用中平面设计的需求与学校教学中的不同之处,进而加强应用实际能力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 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拓宽设计思维和收集设计资讯
由于平面设计行业的特殊性,平面设计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平面设计的工具和风格随着信息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杂志、网络、论坛和交流会等渠道拓宽设计思维、收集设计资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及时与学生分享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新的设计资讯,引导学生拓宽设计思维,并向学生介绍多渠道的平面设计资讯收集方式,使学生具备更新的思维和更宽阔的视野。平面设计涵盖了生活中多个学科的内容,用一种艺术的形式表现设计对象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有广泛的知识和生活素材以及艺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文学、美学和艺术方面,通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在创新设计过程中融入文学、美学等方面的内涵,创造出真正有思想、有内涵的作品。
(三) 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展览与设计比赛
平面设计行业有许多设计比赛,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比赛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设计比赛,采取开门办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可以了解其它参赛人员的作品,了解其它学校、地区的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创意,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寻找自身差距,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平面设计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总之,高校平面设计的教学方式应当与时俱进,应当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师自身和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结合其它学科,为社会培养既专且全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平面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冠宇,周潇. 平面设计软件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8(04):133.
[2]晁玉. 浅析数字化时代下平面设计教学思维的更新[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13.
[3]肖凌龙. 平面设计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黑龙江科学,2017,8(15):128-129.
[4]温晓红. 平面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J]. 知识经济,2017(06):161-162.
[5]徐海芳. 关于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J]. 高教学刊,2016(16):125-126.
[6]刘江琳. 提高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J]. 科技展望,2016,26(04):344.
作者简介
冷益虎,男,1988年6月,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主攻方向:美术基础、平面设计;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