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问题探讨

2018-09-18 07:34王轩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问题对策

王轩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提高,给居住小区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外管线综合设计作为居住小区整体设计中的重点环节,理应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特结合工程实例,重点探讨了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的综合设计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日后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问题对策

一、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内容简述

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的综合设计,主要是指对居住小区室外各类管线的铺设位置与管道平面及縱向高程等方面的设计布置工作。设计内容主要涉及管线的平面布置,另外是管线纵向高程的协调工作,可分为管线综合方案设计与综合施工图设计两类。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种类多、总量大,新的标准规范也赋予了综合设计的较难任务,即为充分优化协调各类专业管理的平面位置与纵向高程,确定专业管线走向,使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又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进而为整体设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二、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问题及对策

1、电力管线管位设置问题对策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室外管线设计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仍为电力管线管位问题。自高压电缆输出3根左右钢管,到配电室输出管线多达20余根,且呈3层并排出现,需要占用的地下空间又宽又深;且电力电缆井盖较大,相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困难较大。因此就要充分考虑变配电室的位置设置,必须具备充足的空间保障敷设进出管线使用。但是,实际居住小区室外区域有限,如何合理优化电力管线管位设计,成为一项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设计规划时,就要选择居住小区中,较为空旷、管线较少的区域,如果有条件能够满足均匀或是分开敷设最好;且要充分考虑电力管线电缆井的大小,以留足适当的管位间距,供其正常安装需求。综合以上而言,电气专业设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管线大小及数量,预先设计出管线走向,留出足够合理的空间。如果暂时无法获取相关依据,要本着在最边缘安排电力管线的原则,给其周围留足延展空间,避免后续现场安装限制问题,以灵活调整管位。

2、管线错综复杂交叉问题

在实际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当中,难免会存在多个管线交叉的错综复杂情况。这样一旦交叉管线之间无法满足高程要求,如市政管线要求竖直距离15cm,个别电力管线要求远达50cm,且上层没有足够的覆土,就容易引发各种安全隐患问题,从而致使返工增加工程施工成本。

对待此类问题,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科学设置管线交叉,当压力管线较细无法承受与重力管线交叉的情况下,需要配合4只45°的弯头加以避让处理;如果是出自自来水管线的压力管线,且由重力管线上方走向,没有充裕的土壤覆盖时,就要加强处理管道,或是自排水管道下方出走方法,配合特定方式避免内在水体污染问题;同时,在处理管线交叉的问题时,考虑到控制成本问题,可以将污水排放的管道设置于供暖管道上,而其他管线则可以设计于污水管线之上。以科学合理的管线交叉处理方法,提供给施工设计、操作、铺设等环节以巨大便利,尽可能地减少返工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力求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3、重要管线布置问题对策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中,涉及到多种层面的重要管线的布置,一旦布置不够精巧,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和损失,具体会使服务功能无法正常提供,还会引发人员伤亡。这类管线包括天然气、输油、输水管道等。

因此在设计此类管线时,则需特别谨慎地处理。解决对策就是要尽量将此类重要管线,安排到居住小区的道路两侧,且要防止两种以上的管线距离太近,必须符合相应管线距离标准规定。

4、地下室顶板覆土层排水问题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大多设置有地下室且较为大型,在其顶板处要有必要的覆土层遮盖。而覆土层本身具备渗透特性,如遇雨水则会自然流入覆土层内,容易滞留于其中,不仅会增加顶板荷载压力,还容易造成植物腐败不生。

如果地下室上层建筑属于平行设置,且两边没有阻挡,还可以利用地下室顶板找坡处理,将部分积水引入地下室周边土壤,解决渗透问题;但是如果地下室上层建筑属于围合设置,积水无法通过以上途径排出,那么则需在钉板上设计柔性的排水管道,由其排融入地下室周边雨水收集官网中;但是遇到地下室顶板面积较大的情况,且找坡困难时,就要有效结合结构专业,进行地下室顶板设计的结构找坡方案,施工完成后再以合理的埋设标准与景观设计要求进行科学覆土处理。

三、各相关专业注意要点

在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的综合设计过程中,除了关注管线的平面布置及管线纵向高程的协调问题,还要注意各有关专业间的互提资料,掌握设计的要点,来有效服务于后期工程建设。具体包括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电气专业与景观专业的协调配合。

1、建筑专业要点

建筑专业要注意建筑总平面图的提资内容,包括建筑用地、占地面积及绿化率,居住建筑高度,地下室范围、人防区域设置、顶板结构高程,周边道路网线等。要注意建筑及地下室外墙保持与红线4m以上的距离,建筑平面还要考虑室外管线与布置设备所需最小空间;无重力管时,地下室覆土至少保证0.8cm,有重力管时达到1-1.5cm;在平面图中要体现主要建筑物的雨水口、检修井、化粪池等等。

2、结构专业要点

除配合以上提及的内容外,要针对室外建筑物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标准测算,不满足时要进行加固处理,尤其对软土地基要特别处理,避免管线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重要管线故障或是爆炸。

3、电气专业要点

电气专业则要负责明确各类电气管线的走向,为管线综合设计提供所需管线具体数量和大小数据,还有用电量及通信容量等内容。

4、景观专业要点

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还要注重与景观专业紧密结合。施工图纸设计要尽量考虑满足景观设计的要求,尤其是对雨水口、检查井与阀门井等设施的尺寸、位置及走向设置要重点考虑,系统解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针对性、专业化、精细化的处理。且要注意多专业间的配合协调,使得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符合整体建筑设计的要求,从而使得人们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海明.居住小区室外管线设计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6-12-30

[2]李金漫.居住小区室外管线综合设计经验[J].建筑.2016-09-05

[3]宁亚平.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及管线综合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15-08-01

(作者单位:南京鲁能地产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问题对策
居住小区更新改造规划设计
大同市居住小区植物配植问题与对策研究
寒冷地区居住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浅析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