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2018-09-18 07:34孙玉忠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孙玉忠

摘 要: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速度比较快,尤其是近些年新技术的应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了控制。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中,水土流失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就要将水土流失的问题加以有效解决。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利工程出现水土流失会造成诸多的危害,枯水季节会造成水量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会造成水库以及水塘等出现淤积,蓄水容积减少,汛期的时候水多而枯季的时候水少。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还体现在增加地表径流方面,洪水泛滥以及水土流失加剧就会造成枯水季节的水量大大减少。河流水库发生淤塞的现象比较突出,沟渠江河的河床会被抬高,这就对行洪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水土流失也比较容易造成山体滑坡的现象发生,以及泥石流灾害发生,这对水利工程的安全就会造成很大威胁。

2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1有效降低洪涝灾害

通过水土保持能够使土壤保持良好的蓄水能力,当水量增加时,会使得大量的水渗入到土壤中。汛期能够有效减少洪峰提高抗洪能力,枯水期土壤中所蕴含的水分还能对径流进行补充,有效保证径流量的稳定。因此,要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提高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在编制过程中需要站在水利工程战略发展的角度,使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规划与土地使用总规划以及水资源规划相一致。同时,还需要全面分析现阶段导致水土流失的各种原因,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2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

水土保持可有效拦截泥沙,从而使泥沙不会沉积于水库与河流中,使水库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水库的使用寿命。完善的监查制度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土保持工作人员起到约束与明确目标的作用,使其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与标准进行相应的工作,从而使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水土保持的监查制度,而在完善监查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将属地管辖与许可机关的监查相结合。

2.3提高水环境质量

保持水环境的质量是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最为基本的原则。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使水环境免受表层土壤的影响,降低水中泥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水质量。重点工程流域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水质量,需要加强对重点工程流域的管理。任何涉水项目均要按照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进行,若出现违规涉水项目,则要立即停顿或进行改正。

3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工程防护措施

首先,设置一定的工程防护措施。为了能够有效保持水土,应采取一定的工程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沟一般设立在弃土区的背水面,与此同时,为了将废水和弃水有效引入河流,可在弃土区的迎水面设置由坡面至坡脚的截水沟。其次,重视管理和保持取料场的水土环境。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损耗较大,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方一般采取的是沿线取材的方式。因此,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标准控制开采地的开采程度和开采深度。

3.2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植被

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相关施工单位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管理找出水土流失的最初原因,充分做好各方面的抗旱防洪工作,保证植被、土壤以及河流时刻处于适宜的生态环境。首先,应选择在施工环境种植耐旱、耐涝的植被,这些根系发达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有助于保持水土,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此外,相关部门需要设计长远的发展战略和保护措施,在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的同时,保护土壤的质量。其次,注重绿色高效新型能源的开发。进一步发展林业,有效控制广大农村地区燃烧柴禾的现象,严禁对原始森林进行砍伐和破坏,最大程度地保护原始生态环境。此外,加强护林管护与防护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工作得到健康发展的基础所在。因此,有必要在工程管理范围内进行树木种植,坝前防浪林带和坝后防护林带的建设和培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3.3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指标系统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设计阶段,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指标,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检测目标。水土保持检测指标包含水利工程施工区水土流失背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有:气候类型、地貌类型、植被结构、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类型、土壤质量、气候类型、平均风速、植被覆盖率、河流流量以及平均降水量等等。

3.4提升水土保持意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落实而言,为了促使其相应工作的执行较为流畅可靠,还需要重点围绕着基本意识层面进行优化布置,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作用价值。结合这种水土保持意识的有效提升而言,其主要就是为了促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决策人员以及相关落实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尤其是对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必须要清晰认识,如此也就能够有助于保障相应水土保持工作的有序开展。当然,这种水土保持意识层面的有效提升不仅仅要求相应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自觉落实,或者说是仅仅从宣传层面进行加强力度,促使其基本意识能够得到改进优化,还需要重点从相关法律法规层面进行有效约束,逐步完善当前有关水利工程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落实经济效益,尽量避免了该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终促使相应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较为合理,水土保持方面的各项任务也能够得到较好体现。

3.5做好總体规划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施工建设而言,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水土保持效果,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整体规划进行分析,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实效性,具体方案的执行也能够较为有效合理,避免可能出现的任何故障缺陷。结合这种总体规划的有效落实,因为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繁杂,为了促使其表现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效果,必须要首先保障其各个基本手段和措施应用能够具备理想的协调性,整体规划落实较为系统,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可靠价值。另外,这种水利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后续可持续发展进行重点把关,促使其相应总体规划能够较为合理有序,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连贯性,在后续长期发展中具备理想的作用效能,避免仅仅着眼于当下,或者是仅停留在表面做文章,应该促使其实效性得到体现,进而才能充分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落实效果。

3.6创新应用各类技术手段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各类水土保持处理手段以及技术方式的有效选择和合理运用同样也是比较核心的一环,其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落实价值效果。基于这种施工技术手段的有效开展落实而言,其不仅仅是单纯针对植被覆盖率进行提升优化,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着其它先进的水土保持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改善、调度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进行重点剖析,促使其能够体现出理想的可靠运行效果,各类先进的技术处理方式以及材料也应该得到恰当选择和运用,逐步提升其整体改良优化效果。此外,为了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效果,还需要切实围绕着相关监测技术进行有效运用,不仅仅要监测周围水土流失状况,还需要对于水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如此才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稳定性价值。

结束语

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规划,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水土保持工作应采取全面而长远的保护措施和手段。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土保持意识,最大程度地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护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欣.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辨析[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8(2):29-31+5.

[2]车金玲,王海涛.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景观恢复设计[J].水利技术监督,2017,24(4):87-89.

(作者单位:云南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浅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声像档案管理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