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桂
摘 要: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于水稻高产高效的实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就水稻机械化在栽插技术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针对影响该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应用及推广策略,明确水稻种植过程中杀毒、揭风管理、病苗辨别等注意事项,以推进水稻机械化栽插的规范化开展,保证水稻种植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应用;推广
引言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消耗,水稻种植效率明显提升,为农村劳动力从事高附加值劳动的实现提供可靠支持,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令水稻种植更具规模化特征,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升水稻产量,在此种情况下,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是水稻种植及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推广影响因素分析
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的应用,便于加强水稻耕作管理与控制,提升水稻种植工作效率,促进高产高效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要控制好行距与株距、秧苗深度、密度、水稻采光性等。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及推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种植户思想理念、种植地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部分水稻种植户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担心亏损,并未认识到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发展潜力,并未发自内心的接受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我国部分地区水稻种植地域分散,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难度较大,无法实现规模化与集约化作业。除此之外,政府投入、推广形式、插秧机器研发与维修等因素也会对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推广产生一定影响。
2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方法
在当前水稻种植条件下,农业机具与农业技术的协调配合,能够为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有利条件,要落实技术应用组织领导,科学选择水稻种子,确保其品质优良。在此基础上,落实土地集约化管理,促进水稻规模化种植的实现,要加强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宣传,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落实指导服务,普及水稻种植知识,政府也要发挥引导作用,为该技术应用推广创造优良社会条件。
3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应用及推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其一,杀毒处理。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应用及推广过程中,要做好杀毒处理工作,以水稻种植土壤为对象,以敌克松作为主要杀毒药剂,每克敌克松兑水2.5斤,一般情况下每盘所使用的敌克松在2g以上,通过此种杀毒操作,能够为水稻秧苗的生长提供一个安全、无菌、无毒环境,降低水稻秧苗发病几率,促进其健康成活。
其二,秧苗揭风管理。秧苗揭风管理是促进秧苗健康成活的关键条件,一般结合水稻秧苗种植环境的温湿度开展具体分析,确定揭风时间,最佳揭风时间为25℃左右。一旦环境温度低于15℃,则必须要对秧苗进行密封处理,以免特殊温度条件对秧苗产生不利影响。若环境温度较高,尤其是在夏季炎热状态下,应避免对秧苗进行密封处理,否则极易出现烧苗情况而影响水稻秧苗的成活。
其三,种子颗粒度控制与合理化选择。对于水稻种植来说,种子颗粒度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条件,因此在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应用及推广过程中,要科学控制水稻种子颗粒度,依据水稻种植要求科学选择种子大小,以免影响种子嫩芽顺利出壳,导致水稻秧苗不齐。因此要合理控制水稻种子颗粒度,确保满足种子萌芽破壳需求,以便加强水稻产量控制。在种子选择过程中,要科学选种,结合地区气候资源、稻作季节以及秧龄等开展具体分析,科学选择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以大穗型品种为最佳。要做好备种与晒种工作,于播种前晒种,旨在提高种子发芽率。
其四,病苗辨别。病苗辨别是水稻机械化栽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结合水稻秧苗的特征来进行准确辨认,包括病苗和死苗,病苗普遍存在发黄、发烂的情况(如图1所示),若出现条状分布与连续分布,并且表现相对规则,则可以确定为死苗。一般情况下,病苗发病部位具有不确定性,极易发生变化,且发病速度快,这就需要在水稻机械化栽植过程中准确辨别病苗,通过有效措施来进行处理,以促进水稻秧苗健康成活。
其五,排水。水稻机械化栽植过程中要及时排水,不可令秧苗长期浸泡于水中,否则极易影响水稻出苗质量。
其六,栽插。水稻机插适宜采用浅水浅栽插,并根据田块土壤类型,进行沉淀。并预先设计好路线,选择机械下田位置,减少漏插。早期浅水护苗,待10天左右适当增加田间水量。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为水稻种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促进水稻机械化栽插技術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要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生产经验,结合水稻种植的现实情况出发,科学应用机械化栽插技术,做好秧苗揭风管理和排水等工作,准确辨别病死苗,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逐步提升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水平,从而全面提升水稻种植劳动效率,促进水稻高产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耿秋颖.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的应用及其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5,35(14):57.
[2]谢祖琪,熊昌国,姚金霞,易文裕,余满江,刘建辉.水稻机械化栽插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02):128-135.
[3]林迎春.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路径[J].南方农机,2011(03):25-26.
[4]郝玉华.水稻机械化栽插技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06-20(003).
(作者单位:安徽省全椒县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