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超
摘 要:为了解繁昌县规模禽场H7N9重组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H5+H7)的免疫抗体水平,于2018年4—6月应用HI方法对繁昌县的家禽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及散养村的1470份血样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种禽场、肉蛋兼用养禽场、蛋鸡场H7N9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肉禽场,家禽养殖场H7抗体合格率高于活禽交易市场和散养村。
关键词:繁昌县;家禽H7N9流感;血清学
中图分类号 S8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2-0102-2
H7N9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2013年3月,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首次在上海市、安徽省被发现,随后给公共卫生和养禽业带来了严重影响。近年来,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仍以散发形式存在。目前,H7N9流感在家禽间呈扩散态势,分布范围已扩大到20多个省份。2017年5月,农业部兽医局批准10家企业生产H7N9禽用疫苗,并在当年用于全国秋季集中免疫。通过采取免疫等综合防治措施,全国家禽H7N9流感病原学阳性率显著下降。但是,H7N9流感污染面仍然较广,低致病性与高致病性毒株并存。
繁昌县家禽种类众多、养殖量大;活禽交易量大、跨省调运频繁;水网湖泊众多,野鸟数量多、迁徙范围大,病毒感染家禽和跨区域传播风险依然高,防控压力较大。为了解繁昌县规模禽场H7N9重组禽流感病毒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繁昌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于2018年4—6月应用HI方法对繁昌县的家禽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及散养村的1470份血样进行了调查分析,掌握了繁昌县家禽养殖、流通环節H7N9流感病毒的流行率,以期为繁昌县家禽H7N9流感防控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18年4—6月,从繁昌县六镇、县经济开发区33个规模禽场、2个活禽交易市场和7个散养村采集血液样品,每个场地采集35份血液样品,共采集样品1470份,每只禽通过翅静脉采血2~3mL,冷藏条件下送达实验室。
1.2 样品的制备 将采集的血液样品于3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取上清液于1.5mL灭菌离心管中,-20℃保存备用待检。
1.3 检测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禽流感病毒H7亚型(H7N9株)血凝抑制试验诊断抗原(批号2017010)和禽流感H7亚型阴、阳性血清(批号2017004),购自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阿氏液、PBS液、1%红细胞悬液等根据试验需要在实验室自配。TD4台式低速离心机(长沙易达仪器有限公司);Finnpipette 5~50μL单道移液器及5~50μL多道移液器(Thermo Fishier Scientific公司)。
1.4 方法 血凝-血凝抑制试验(HA-HI试验,微量法)。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1]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标准进行,结果判定时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2]要求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昌县家禽H7N9流感抗体总体检测结果 繁昌县家禽H7N9流感抗体总体检测情况结果见表1。
2.2 繁昌县不同禽类H7N9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繁昌县不同禽类H7N9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见表2。
3 讨论
(1)本次调查共检测了42个场点,覆盖了繁昌县的家禽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和散养村,基本上能够反映繁昌县家禽的整体状况。本次调查检测涵盖种禽场、肉蛋兼用养禽场、蛋鸡场、肉禽场能代表繁昌县不同种类免疫家禽的H7N9抗体水平情况。结果表明,种禽场、肉蛋兼用养禽场、蛋禽场H7N9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肉禽场,家禽养殖场H7N9抗体合格率高于活禽交易市场和散养村。
(2)种禽场、肉蛋兼用养禽场、蛋禽场H7N9抗体合格率比肉禽场HI抗体合格率高。分析主要是因为这几种的饲养时间较长,普遍为种禽群进行多次免疫;而肉禽场由于饲养期短, 基本上都只进行1次免疫。由此可以证明,经2次及以上禽流感疫苗免疫的禽只的免疫应答较好, 产生的抗体效价也较高,能有效提高机体抗病能力[3]。另外,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也有助于免疫工作正常开展,减少疫病传入机会,降低禽流感疫情发生的风险。
(3)家禽养殖场H7N9抗体合格率高于活禽交易市场和散养村。规模养殖禽的抗体水平高于散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规模养殖户的饲养量比较大,对动物防疫很重视,积极进行防疫,各项防疫措施得到较好的落实,散养户大部分是沿用传统的养殖模式,饲养量少,防疫意识比较淡薄,有的甚至拒绝村级防疫员免费的强制免疫疫病的免疫注射,散养的粗放饲养方式易导致部分禽营养不良,这也影响了散养禽的免疫应答,从而影响了免疫效果[3]。活禽市场的家禽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下,免疫情况不清,可能与免疫期超过6个月、漏免或免疫未产生应答等原因有关[4-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936-2003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769-2004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杨其明,肖仁荣,陈仕平,等.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分析评估[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6):72-73.
[4]兰玲,盛卓君.新疆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抗体监测[J].中国动物检疫,2007,2(48):35-36.
[5]陆桂丽,汪萍,沙依兰古丽,等.2009-2010年新疆地区活禽市场肉鸡禽流感H5抗体监测与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4):48-5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