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2018-09-18 05:02石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张家界市欠发达地区

石健

摘 要:为准确认识欠发达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状况,以张家界市为例,采用变异系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根据计算结果对其时序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ArcGIS平台进行空间分析,以期为其他欠发达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变异系数法;欠发达地区;张家界市

中圖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2-0057-4

Study on the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in Underdeveloped Areas:A Case Study of Zhangjiajie

Shi Jia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in underdeveloped areas,this paper takes Zhangjiajie as an example,and uses the method of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comprehensive index to calculate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Then,evaluates and analyses the time serial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calculation,and makes a spatial analysis by using ArcGIS t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other underdeveloped areas.

Key words: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Underdeveloped areas;Zhangjiajie City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二、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弃地进城”,造成农村土地的抛荒与闲置。城市扩张也不可避免地占用耕地,加上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自然灾害,导致耕地减少,土地消耗不断高涨[1-3]。在对环境不施加压力的前提下,加大耕地的集约利用度,在同等面积或者更小面积的耕地上获得更多的产出,是未来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4-5]。对耕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有助于认清耕地集约利用现状及规律、促进耕地高效利用,同时,对于农村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

学术界专门针对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3-10],但大部分学者是以宏观区域或社会经济较发达地区为研究尺度,较欠缺对中、微观层次或欠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张家界市为例,选用变异系数法计算耕地集约利用度,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依据,同时为欠发达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耕地利用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要对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需要根据耕地的特征,构建1个多方位、多视角的指标体系。本文从“投入—利用—产出”的角度入手,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可持续利用状况4个方面构建起指标体系,依据科学性、可比性原则,通过反复论证,最终选择12个具体指标作为指标层[10](表1)。

1.2 指标的标准化及权重的确定 通过变异系数法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变异系数法是1种客观赋权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数学理论依据,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容易掌握,有利于克服主观赋权法的主观性所带来的偏差。

1.2.1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本文选择的指标量纲不统一,因此不能直接比较,为消除不同量纲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需对各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消除指标的量纲[3]。

[ Xij=(Xij-minXj)/( maxXj-minXj )] (1)

[Xij=(maxXj-Xij)/(maxXj-minXj)] (2)

式(1)为正效应指标的标准化,式(2)为负效应指标的标准化。式中,[X'ij]表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Xij]表示第i个样本中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maxXj]表示第i个样本中指标的最大值,[minXj]表示第i个样本中指标的最小值。

1.2.2 变异系数

[Sj=i=1n(X'ij-Xj-)2/(n-1)] (3)

[Sj]表示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样本值的变异系数;[xj]表示第j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样本平均值;n为样本个数。

1.2.3 权重

[Wj=Sj/i=1mSj] (4)

Wj表示第j个指标的权重(0≤[Wj]≤1);m为样本中的指标个数。

1.3 综合评价指数 耕地集约利用是众多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单项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耕地的利用状况,因此,根据上述公式得到的变异系数和权重值,运用综合指数法可以得到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

[A=i=1nWjXij] (5)

2 实证研究

2.1 研究区域概况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国家“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的重点地区。全市下辖2区2县,包括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和桑植县,有7个街道、32个镇、47个乡、15个民族乡。截至2015年,张家界常住人口152.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7.99万人,城镇化率为44.60%,低于全省50.89%的城镇化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94万元,低于全省4.30万元的平均水平,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1.90亿元,占全省1.56%,二、三产业增加值为395.80亿元,占全省1.64%;全市总用地面积96.53万hm2,其中耕地面积为11.99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42%,人均耕地面积为0.08hm2。

2.2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数据包括人口数据、耕地数据和其他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历年湖南省统计年鉴、湖南省农村统计年鉴、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数据通过计算得出。

3 结果与分析

3.1 指标权重分析 根据公式(1)-(3)计算出指标权重(表2),可以看出在整个指标层中,对耕地集约利用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人均耕地、劳动力投入指数、机械化指数、劳均产值、化肥施用指数等。在准则层中,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重要性顺序为投入强度>产出效益>可持续利用状况>利用程度,表明耕地投入强度对张家界市的耕地集约利用贡献率最大,加大耕地投入力度是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

3.2 时间特征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耕地投入强度总体有所上升,从2005年的0.104上升到2015年0166,投入强度的峰值出现在2009年,为0.193,2009年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009年之后张家界市农业劳动力减少,对耕地的资金、设备、技术等的投入不够;耕地利用程度从2005年的0.020增长到2015年0.255,在这10年间虽存在较小的起伏,但并没有影响整体上的增长趋势;耕地产出效益与耕地利用程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从2005年的0.017增长到2015年0.241;耕地可持续状况总体上来说变化不大,但在2009—2010年期间出现快速上升现象,到达研究年段的峰值,为0.136,2010年之后发展状况趋于平稳;根据可持续状况曲线走势可将2005—2015年中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逐年减少阶段(2005—2009年)—快速回升阶段(2008—2010年)—缓慢下降阶段(2010—2015年)。

从图1的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其变化经历了持续增长(2005—2007)—快速下降(2007—2008)—急剧上升(2008—2010)—缓慢增长(2010—2015)的发展过程。究其原因,2008年之前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张家界市大量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加上资金、设备、技术等的投入较低,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总值均下降,导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也快速下降;2008年之后张家界市在国家政策与政府的作用下,加大资金、农业技术等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状况,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较大的发展;2010年之后,张家界市的耕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和可持续状态均变化不大,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一直处于平稳状态,但稳中有升。整体而言,张家界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状态,从2005年的0.273增长到2015年的0.773,且仍有持續上升的良好态势。

3.3 空间特征分析 根据张家界各区(县)的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运用SPSS19.0软件的K-均值聚类法将2005—2015年各区(县)的耕地集约利用度分为4个层次:不集约(A≤0.3)、基本集约(0.3≤A≤0.45)、中度集约(0.45≤A≤0.7)和高度集约(0.7≤A),并使用ArcGIS软件绘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格局图(图2)。

从表3及图2可知,2005年张家界市各区(县)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较低,介于0.237~0.303之间,平均值为0.328,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3个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均低于0.3,处于不集约利用状态,慈利县耕地集约利用度略超过0.3,处于基本集约利用状态;2015年各区(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2005相比有较大的提升,介于0.683~0.793之间,均值为0.754,总体上为高度集约;在各区(县)中,永定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最低,为0.683,桑植县最高,为0.793。从表3可以看出,张家界市4个区(县)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但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为桑植县,从2000年的0.237增长到2015年的0.793;增长幅度最小的是永定区,10年间仅增长0.400。究其原因,桑植县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农业比较效益较高,加之近年来桑植县增加了对耕地的投入水平和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状态从2005年的不集约利用转变为2015年基本集约。而永定区作为市辖区,其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快,农业效益比较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虽有所提升,但由于投入力度不足、产出效益较低,导致增长速度缓慢。

4 结论与讨论

(1)从耕地集约利用指标权重来看,准则层的耕地投入强度对张家界市耕地集约利用贡献最大;指标层的人均耕地指数、劳动力投入指数是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2)从耕地集约利用时间变化来看,4个分类指数在2005—2015年均呈增长状态,综合指数整体上也呈上升状态。但根据综合指数曲线变化来看,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持续增长(2005—2007)—快速下降(2007—2008)—急剧上升(2008—2010)—缓慢增长(2010—2015)。

(3)从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变化来看,各区(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随时间的推移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地区之间的增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初步揭示了张家界市2005—2015年耕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耕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也充实了欠发达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实证研究。然而由于土地调查数据的更新,导致时间序列内耕地面积统计口径有一定变化,对研究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完备性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乔陆印.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创新[J].经济地理,2014(04):1-6.

[2]祝宇成,王金满,秦倩,等.城镇化对耕地集约化节约利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6(09):512-516.

[3]窦妍,南灵.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力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05):615-618.

[4]王国刚,刘彦随,陈秧分.中国省域耕地集约利用态势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4,69(07):907-915.

[5]]胡永进,张鸣峰.基于SOM神经网络模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分区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391-394.

[6]白璞,童绍玉,彭海英.安徽省城镇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6(11):16-19.

[7]王国刚,刘彦随,陈秧分.中国省域耕地集约利用态势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4(07):907-915.

[8]邓楚雄,李晓青,向云波,等.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06):142-147.

[9]于元赫,李子君.山东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政策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17,31(04):52-60.

[10]邓楚雄,谢炳庚,李晓青.长沙市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230-237.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张家界市欠发达地区
“稀奇古怪”的牛老师
传承红色基因的有心人——记张家界市永定区中共党史联络组常务副组长赵宗山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澧水河畔上演“机器人大战”——张家界市2016年中小学机器人巡回赛落幕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弘扬老区精神座谈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记湖南省十佳科技教师、张家界市十大创新人物李克勤
山里娃的“飞天”梦——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中学初二学生张世林的航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