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斌
【摘 要】 《周易》孕育太极,中医理论基础发展溯源于《周易》,两者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受哲学思想影响较深。从哲学中的太极拳与中医学以及太极阴阳学说、五脏养生与中医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太极拳与中医的关系。
【关键词】 太极拳;中医;探源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1-0006-02
1 哲学中的太极拳与中医学
太极拳是由中国古老导引吐纳术结合技击动作形成的,关于“太极”一词的记载最早出自《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太极”理念其实是我国儒家和道家相结合的结果。在《易经》中也记载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后来,古人依据《庄子》、《易经》中对“太极”的阐述,将其逐渐演变,最后发展成比较成熟的太极观[1]。该太极观对庄子哲学中的精髓充分进行参考学习。太极拳运动虽诞生在明清时代,但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其悠长的源头在宇宙洪荒的远古时代。《易经》的创造为太极文化的诞生提供了依据,太极拳集《易经》的阴阳学说,庄子的逍遥自然,儒家的中庸思想为一体,中医的经脉理论和佛教、美学等多种理念为一体,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更是东方文化的璀璨明珠。太极拳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带着浓郁的中华民族优美传统历史文化色彩,有着非常坚实的根基,更是带着一种天然的、高贵的、传统的文化气质。
由上述可知太极理论是易学的内容之一,而易学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影响比较深。“易与天地准”之论也是医学家们所坚信不疑的,援易入医,以易释医,易学中的太极理论对中医学理论起到了启发作用,自古以来,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也离不开易学中“太极”观念[2]。宋清时代的医家们对太极等理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因此,这些医家们开始在医学实践中将太极理念应用其中。首个将太极理念引入到医学中的是宋朝知名医家朱震亨,其提出了“夏月伏阴在内论”的生理病理一说。他的学说主要是将医学、易学与周敦颐的《通书》、张载的《正蒙》等做到有机融合,所以其学说中的太极理念比较难以辨别,如果想要明白其中要义,一定要进行细致地剖析。
2 太极阴阳学说与中医
太极图还被称为阴阳鱼,是太极思想的象征,在大部分状况下,太极图也被视为中医学的一种象征物象。太极图中黑白分明,将两个部分划分开来,体现了世间万物的阴阳结合,说明世间万物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没有阴就没有阳的存在,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阴阳相互包容,相互牵制,互不分离。太极图中黑白其实就是世间万物中的阴阳[3]。早在我国的《吕氏春秋·大乐篇》中记载有:“太乙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合则复离,是谓天常。”汉代以后的学术著作,更将太极和元气论结合起来,而太极图的整体结构被古代医学家作为医学的志徽。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中,充分体现了太极阴阳学说,比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人体内部要讲究阴阳平衡,阴阳要相互制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理论在人体结构与中医各个方面,构成了大自然与人相互呼应、人体内外合一的整体观念[4]。
太极阴阳图中阳的部分随着阴部分的减少而增多、增多而减少,同样阴的部分随着阳部分的增多而减少、减少而增多,不管是阴还是阳,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有阴阳对立的学说,有阴阳此消彼长的论断。而体现在中医学中,当一个人的身体出现病理变化的时候,其会表现出“阴盛阳衰”、“阴虚阳亢”等症状。凡阳热过盛的病症,阴津必然会受到耗损,对于气分热过盛而导致的阴津受损的患者,宜用药性寒凉的白虎汤以清热生津;对于病邪蕴结不解所致热毒症导致的阴津受损的患者,宜用承气汤攻下泻热以补救阴津受损;营血热过盛导致阴津受损的患者,滋养受损的阴津可用犀角地黄汤以清热凉血。中医对于阳热过盛的症状,在清热的同时需注意阴津的耗损,这种治疗理念是中医学阴阳思想的体现。
3 太极拳与中医五脏的养生关系
心脏的功能是输送血液,推动全身的血液有效循环,人们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能更好发挥“心主血脉”作用。太极拳中“去其妄念,平心静气,恬淡虚无”,更能发挥“心主神明”的作用,即心主导生命活动和思维、主宰意识等精神活动的机能。太极拳和中医都讲“神明”。而中医注重“心主神明”,太极拳运动主要分3阶段,即“招熟、懂劲、神明”。陈鑫在其《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提到:“运用在心是真诀”、“打拳心是主”等等均体现了练心的重要性。另外,“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谓之神”,神明即阴阳之间的变化,非常细微,因此谓之“神明”。太极拳与中医不谋而合,所以学中医和太极,均要注重“練心”,需要修炼“恬淡虚无”的境界[5]。
肝脏作为人体内脏的“将军”,不能太过于刚强。肝主疏泄,疏泄身体内部的气,使气血不滞,人的精神情志可以得到适当的调节。如太极拳中的“掩手肱拳”,其中冲拳动作是重心左移,右拳从腰中向前发力出拳,左肘向后发力,前后的力量相结合,配合运动中的呼吸,可以使肝脏得到锻炼,而肝喜条达舒畅而不喜被抑制,因此练完拳心情舒畅通达。“脾主四肢”,长期练习太极拳,练习者“下盘”能得到稳固,上肢通过锻炼也会越来越轻灵。锻炼四肢,可使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另外,肝之疏泄调节脾之运化,在病理上,“木旺必克土”,肝疏泄异常必会引起脾功能异常,因此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通过太极拳疏肝,同时也达到护脾的作用。
肺是人体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不间断的开展太极拳练习,能够使腹部肌肉和膈肌得到有效锻炼,从而有效改善机体的呼吸功能,使胸廓之间的张力得到增强,使人体的肺活量得到进一步增加,因为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使毛细血管壁和肺泡之间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加,使二氧化碳和氧气能够更多的呼出和吸入。经过长期的不间断地锻炼,人体会逐步减少呼吸频率,呼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有练习太极拳“汗流如河不发喘”的说法。故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的防止慢性肺气肿等疾病,同时,对其他的慢性肺病也有一定的效果。在练习太极拳时,需与呼吸做到有机结合,同时需要用腹式呼吸法。腹式深呼吸逼横隔膜下沉,也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另外,肺与鼻息息相关,通过太极拳“深、长、细、匀”的呼吸特点,增强肺功能的同时,对鼻炎同样有缓解作用。
太极拳的动作比较缓慢,运动以腰部为关键点,因此对肾虚的中老年疾病也非常适合。中医讲究“肾藏精”,而太极拳运动则讲究“时刻留心在腰隙”,运动中时刻旋腰转脊,即对腰部进行“气血按摩”,从而滋养人体的“肾”[6]。通过太极拳运动,肾精得到更好地保护,足神旺精充气,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太极拳运动中讲“出肾入肾是真诀”,即人体在练习太极拳时吸气呼气都需要经过肾脏,主要体现在练习太极拳和练气功时,练习者吸气时,气收敛入脊背,进入肾,两肾往身体背后两侧张开,同时脊背有发胀以及发热的感觉,即为太极拳中“气贴脊背”的道理,因此太极拳运动不仅可强壮肾脏功能,刺激身体内分泌,改善人体健康状态,还能恢复人的青春活力,更能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 总结
太极运动的发展,基于我国古代哲学、中医经脉理论、阴阳理论等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太极拳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养生理论。此外,太极拳运动,适合练习的群体非常广泛,不管哪个年龄层次,哪个社会群体,都可以进行练习。因此,太极拳和中医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推广太极拳运动和中医更是符合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健康中国大背景下提出的全民健身、养生工程。随着太极拳运动的普及推广,对中医学的传播也将会起到更好、更有效的推动作用。另外,太极拳的锻炼,在中医养生学说的指导下进行,将太极拳与中医完美结合,可以更好的激发练习者的锻炼兴趣,并能更好的理解拳理,从而使锻炼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使人们的健身理念得到强化,全民健身的目标得以实现。
參考文献
[1]姜春华.历代中医学家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69.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2-46.
[3]韩连武.“太极图”论释[J].国医论坛,1986(2):11-13.
[4]辜孔进.中医的思维模式—太极图模式[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4):66-67.
[5]肖巍.张景岳医学思想的哲学探源[D].长沙:湖南大学,2007.
[6]吕庆建.易太极思维与中医养生理念[J].前沿,2014(8):75-76.
(收稿日期:2017-11-16 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