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歌王姜宗德

2018-09-18 08:35
大理文化 2018年9期
关键词:剑川对歌三弦

责任编辑:左家琦

身背一把龙头三弦,走到哪里唱到哪里的姜宗德,是大理远近闻名的白族民间歌手。几十年来,他不停地走,不停地唱,用自己独有的歌喉,把大理白族的歌声播向四面八方。2018年夏季的一天,我如约来到剑川,采访不久前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白族民间“歌王”姜宗德。

以歌为媒石宝山

“李老师,你参加过我们剑川的石宝山歌会吗?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和石宝山歌会有很大的关系。”我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姜宗德就主动打开了话匣子。看来,这是个爽快的白族汉子。

“我听说过,但一直没机会来参加。你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和石宝山歌会有很大的关系?”我有些不解,问他。

“是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嘛……”姜宗德笑呵呵地说道。

接着他向我介绍说,石宝山歌会从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这天开始日举行,会期为3天。每逢这个时候,来自剑川及邻近大理、洱源、云龙、兰坪、鹤庆、丽江等县的数万白族男女歌手就会来到石宝山的石钟寺、宝相寺、海云居和金顶寺的山上,有的甚至会在肃穆的神像面前,弹唱白族情歌。

“石宝山歌会起源于什么时间呢?”我好奇地问姜宗德。

“据我们老家老一辈的艺人们说,起初是为了纪念南诏国时期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歌手。”

姜宗德近照

姜宗德停了停,接着说道:“相传南诏时,有个美貌的白族女歌手在宝相寺接连唱了3天3夜优美动听的曲子,最后在歌声中安然死去。大家都说她是“曲神”下凡,于是就尊她为“曲姆”,并为她在石宝山上修建了坟墓。之后,凡是上石宝山对歌的人,无论男女,都要先到“曲姆坟”前磕头。据说这样唱歌才能唱得好,在对歌中才能相遇到心爱的人。直到现在,我们这里每年还要在宝相寺和石钟寺搭起对歌台,白天让歌手登台对歌,到了晚上,青年男女就在树林中、大石旁、火塘边唱调子,谈情说爱,互相表达爱情。”

听了姜宗德的这番话,我不禁对石宝山歌会浓郁的民族风情向往起来……

“我从小就在石宝山歌会对歌,年年都要去,一年都不会落下……”姜宗德见我沉浸其中,换了另一个话题。

姜宗德告诉我,其实,对歌、唱调子都需要有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在剑川无所不在,这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体来说,在每年的石宝山歌会前,剑川的男女青年之间,会呈现出一种对石宝山歌会的期盼和向往,这种期盼和向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会表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几十年前,石宝山上的人都会追着唱白族调的人去听,即使旁边放着电影都没人去看,人们如痴如醉,张大嘴巴,目不转睛地在树林里看男男女女在通宵达旦地对歌。”说到当年在石宝山歌会对歌的情形,姜宗德显得有些激动。

姜宗德十多岁时就到石宝山歌会对歌,到现在,他已经在石宝山歌会唱了近30多年的白族调。传统的石宝山歌会虽然只有三天,但许多人一般都要对四到五天,一唱起歌什么忧愁烦恼都没了。在他的记忆中,最长的一次竟然对了7天曲子。

“石宝山歌会虽然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歌会,但已经传承了千年,我们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用歌声表达我们的思想、生活和对未来的希望。以前背着三弦在石宝山边弹边唱,对面马上有歌声响应。我媳妇也是从石宝山对歌对上的,当时看到她人漂亮,又会唱歌,就用歌声表达对她的爱慕之情,对着对着就对成了一家子。”说起过去在石宝山对歌的情景,我看到姜宗德脸上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福。

他接着对我说道:“小时候年年都去石宝山听歌,一到歌会那几天,心情就像过年一样,新衣服也留到歌会时候穿。那时有三弦的地方就有姑娘小伙,遇到能够对得上歌的,就要对上三天三夜。”

“李老师,我现在就给你来上一曲好不好?”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姜宗德手中的龙头三弦就有节奏地响了起来。随着悠扬的三弦声,姜宗德开口唱了起来。

“鲜花开,相约去耍石宝山。南寺耍到北寺里,捡个馒头心里欢。阿妹吃半哥吃半,一个馒头打伙咽。馒头吃了心忐忑,倾心来相见。”

我专心致志倾听着,生怕错过了眼前的一切。听说,早年的石宝山歌会会场是个小棚子,只起到避雨的作用,但漫山遍野都是人,树底下,石头上,只要能站人的地方就都有人在唱歌。人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对歌,有的人,即使不会对歌,也会专程赶来看。

在姜宗德家的墙上,我看到一张发黄的石宝山歌会照片。

“这是20多年前的老照片了。这张照片上的这个人就是我。”姜宗德手指着照片中间的一个人对我说。此时,我看到他的眼里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我完全理解眼前这个歌者的心情。姜宗德注视着墙上的照片,不由自主地在我面前哼了起来:“小心肝,白杨树叶枝相连。白杨叶上写金书,寄到你面前。写字我用手指尖,磨墨我用心上血。心血写成这封信,句句真心话……小心肝,想你腹痛受煎熬,想你肚疼真难受,服药也枉然。吃药三副未见效,吃药四副更加疼,今天见到阿妹你,病好心欢喜……”

剑川的白族人家自古以来有在家里不能对唱白族调的习惯,所以,姜宗德在过去学会对唱后,只能经常拿着龙头三弦到村外自弹自唱。后来,他拜了白族知名的民间歌手苏贵、杨泽周为师,渐渐掌握了唱白族调的要领。

随着三弦年复一年弹响,石宝山传来的阵阵歌声响彻深山。到石宝山对歌听歌的习惯,培养了很多民间歌手,也培养了姜宗德。白族调是大理剑川地区白族民间最为普及的一种演唱艺术,它曲调质朴流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被作为说唱曲调使用。人们通过这种精妙绝伦的民族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生的喜怒哀乐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在剑川,男女老少都会唱白族调,有些唱不出口的人也会背得出几句歌词。在过去,人们对儿孙的启蒙教育往往会通过教唱白族调的形式来进行。从文学上来说,白族调的唱词已经形成了本民族所独有的诗歌格律,通称为“三七一五”体,即每节歌词以三个七字句和一个五字句构成,现在被称作“山花体”。以前这种“山花体”可是年轻姑娘小伙谈情说爱和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素不相识的人通过说唱来进行搭讪,既不会引起反感,更多时候还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容易获得对方的真心。

通过姜宗德的介绍,我才明白,白族调和男女一唱一和的“对歌”是有区别的。白族调讲究押韵和声调的高低,而“对歌”在很多时候却是一种即兴演绎的比赛。“对歌”就像武林高手比赛一样,既要有承上启下,承接对方的意愿,又要有战胜对方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一位优秀的歌手除了具备聪明才智,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当然,“对歌”除了要通过巧妙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也要给对方留有余地,即使对方理屈词穷了,也要唱几句提醒的歌词,让“对歌”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弹起弦子唱白曲

“阿表妹……弦子弹到你门前……”每当看到三弦,我的脑子里便会响起这首在大理家喻户晓的白族民歌。在某种意义上,弹弦子,唱白曲,成了白族歌舞的象征,一句话,弦子离不开白曲,白曲离不开弦子。

姜宗德告诉我,龙头三弦不仅是白族说唱音乐“大本曲”和“本子曲”专用的伴奏乐器,也是剑川白族男女青年“对歌”的专用伴奏乐器。有数百年历史,流行于大理、洱海地区的大本曲,唱腔丰富,传统的表演形式为一人演唱,另一人弹龙头三弦伴奏,近年来,出现了自弹自唱的民间艺人。而流行于剑川一带的“本子曲”,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在剑川县的农民老艺人杨德宏,就有着高超的自弹自唱技艺,被当地人誉为“曲仙”。

龙头三弦是白族青年男女唱山歌对调子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弹弦对调”是白族青年恋爱的主要方式。每逢大理“绕三灵”歌舞盛会和剑川“石宝山歌会”期间,白族群众就会穿着节日盛装,纷纷前往赴会。

作为一种弹拨弦鸣乐器,龙头三弦因琴首饰以龙头而得名,白语称匈子加。流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洱源、大理、云龙、宾川、祥云禾甸白族地区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等地。龙头三弦多由民间木雕工匠制作,尤以剑川县的白族匠师所制最佳,远近闻名。

“李老师,你看,我们剑川的龙头三弦不仅要在龙头上面画上彩画,有的还在琴框上雕刻出花纹图案……”姜宗德拿起身边的龙头三弦,用手指给我看。

“哦,姜师傅,照你这样说,你手里的龙头三弦既是一件可供弹奏的民间乐器,又是一件可供观赏、收藏的精美工艺品了。”我脱口而出。

“是的。”姜宗德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我。

说到这里,我不由地顺手拿过姜宗德手中的龙头三弦,仔细观看起来。这把近1米长的龙头三弦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组成。共鸣箱为扁六角形,属于典型的传统形式。琴框用八块红木拼接胶粘而成,上下开有琴杆的方孔。

姜宗德告诉我说,琴框前面的振动膜面是一层厚棉纸。这种棉纸有独特的制作方法,要使用较清的糯米米汤,将五至八层薄的棉纸裱糊在一起,经过自然阴干后,再将它胶于琴箱前口,这样就不会受到气候影响而松软塌陷,振动起来既有革面的柔韧,又有板面的硬实效果。在白族民间,也有用羊皮或蟒皮来蒙的。琴箱后口多置以音窗或敞口,琴箱大小有别,较大的琴箱,对角面宽20厘米左右,厚7厘米左右,较小的对角面宽12厘米,厚则只有不到4厘米。

“那么,这个琴头、还有琴框和琴箱一般会做成什么式样呢?”我问姜宗德。

姜宗德回答说:“这个琴头一般会用桃木、黄杨木等质地细腻的木料来做,从弦槽处向后呈半圆形弯曲,上部多雕刻有栩栩如生、体积较大的龙头,也有少数琴首平头无饰者,下部中间开有通底弦槽,两侧设有三个黄杨木制弦轴,左一右二,轴体外表刻有条纹,轴顶多镶嵌骨饰。琴框为半圆形柱状体,前平后圆,上端设有山口,表面平滑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琴箱膜面中央置竹或木制长桥形琴马,张以三条丝弦,琴弦下端拴系于琴箱下面的尾柱上。在弦槽和尾柱之间,一般还要系上一条彩色的绸布背带,上端还系上两条彩色丝穗为饰。”

从5岁模仿民间歌手学唱白族调,到少年时期自弹自唱、即兴编唱剑川白族调、本子曲,再到知名的大理白族民间歌手,30多年来,姜宗德自始至终都无怨无悔地走了过来。

在10多年前,姜宗德和自幼喜爱白族调的李宝妹就成为石宝山歌会上的一对优秀歌手。他们嘹亮的歌声只要在石宝山上响起,就会赢得阵阵掌声。年年歌会年年来,歌唱幸福美满新生活。每一次歌会,他们都和许许多多的歌手一起,不约而同地来到石宝山,通宵达旦对歌,用歌声表达思想,憧憬未来。

姜宗德不仅能自编、自创白族情歌和现代本子曲,还精通唢呐,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获得过大小几十次的三弦独奏、对歌、弹唱奖项,在2013年剑川县“石宝山杯”传统白曲对歌比赛中,他荣获了一等奖。

我虽然没有参加过“歌会”,但曾经去过石宝山,知道石宝山歌会以被称为“云南悬空寺”的宝相寺区为主会场,那里怪石嶙峋,山泉铮琮,迂回曲折的石阶路通向一座座构建于危崖绝壁的宝刹。山脚则有对歌台和小广场。

据说每年歌会期间,整座石宝山会成为一座专为歌会服务的集市,云集的摊贩,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风味小吃和地方特产,不仅为参加歌会的人们提供方便,也烘托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姜宗德对我说:“李老师,明年歌会期间,你一定要来石宝山,听我们的对歌……”

我相信姜宗德和我说的是真心话,心里巴不得歌会马上就到来。我能想象得出,歌会期间,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一边游览山林古刹,一边亮开嗓子,无拘无束唱曲对歌的那样一种热闹场景。

此时,在我脑子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三五成群的人,行走在游人如织的山间小道上,听着耳边传来的如怨如诉的三弦声,悠扬婉转的调子此起彼伏,此呼彼应,在山间林海不停地飘荡开去……这是一种多么浪漫的时光啊。

“弹弦唱曲”本来是大理白族青年以歌为媒,寻求知心伴侣的浪漫方式,歌会自然便会成为他们无拘无束的社交场合。通过“对歌”,能够自然地互相了解,比试才能,倾诉心曲,因而“歌会”的每段歌词都非常淳朴,耐人寻味。每当出现一对精彩的对唱,围观者立刻云集四周,人们都从中获得至善至美的艺术享受,也有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过唱曲对歌结成百年之好的。

当然,上山对歌的不仅只有青年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来便要尽情舒展歌喉。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族调可以得到幸福吉祥,亦或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愿心,为保清吉平安,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于是唱调子成了他们还愿之举。中年人则多数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心智和才能。

“如果没有石宝山歌会,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姜宗德毫不掩饰自己内心对石宝山歌会的感激。

在每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环境往往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宝山歌会催生出了像姜宗德这样成千上万的民族民间歌手,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姜宗德这样对歌会如痴如醉的歌手,石宝山歌会才能流传千百年而不会衰落。

姜宗德告诉我,歌会流行的曲调一般以大理州中部流行的剑川调为主,以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曲调“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不能跑韵跑调。优秀的歌手在熟悉掌握传统民歌的基础上,面对当时的现场加上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动人心扉。一旦棋逢对手便对答如流,连日连夜唱下去而不分胜负。因此,石宝山歌会既是白族人民抒发情怀,赞美生活的盛大聚会,也是进行民歌艺术交流,传承民间艺术的桥梁。

到了夜幕降临,街场就会变成篝火的会场,青年男女耍起石宝山特有的“香龙”,跳起霸王鞭舞,来自各地区的游客也纷纷争相献艺,欢歌笑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对歌中必不可少的龙头三弦,主要用于说唱和民歌伴奏,也用于独奏或合奏。

姜宗德告诉我,弹拨三弦也是有讲究的。在演奏时,要保持坐姿或立姿,将背带挂于脖子上,琴体横置于腰际,琴箱近右胯处或右大腿上,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虎口用来托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右手食指套中空锥形牛角尖或绑一竹制拨片弹拨琴弦发音。

在和我的交流中,姜宗德感到担心的是,近年来,面对时代变迁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和白族口头文学白族歌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用白族语言“对歌”这一形式正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社会成员流动性的增强,使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白族传统文化面临新的问题,长期以来维护和支撑着白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也正发生急剧变化,传统道德观念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城市化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冲击和自然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等因素,使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有了较大改变。会弹三弦唱白曲的年轻人日渐减少,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这一古老的白族民间传统习俗将面临着消亡危机,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剑川县申报的“石宝山歌会”才在2008年6月14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在歌会流行的剑川白族调也已被收入国际著名的民歌歌目。

传承白族新名片

1965年7月,姜宗德出生在剑川县金华坝西山脚一个叫“兴水”的白族小村子,家庭并不宽裕的姜宗德,在小学毕业进入“附设初中班”读了几天便辍学了。为了生活,他先后学过木匠、铁匠,还在瓦窑烧过瓦。后来,他学铁匠出师,还招收了一个徒弟,走村串寨打镰刀、斧子。从那时起,姜宗德就开始学唱白族调,他用打铁所挣的钱买了一台录音机,跟随村中的杨国喜、杨七五、张四代学唱白族调,这些人对他影响很大。和当地的许多白族家庭一样,姜宗德的父亲母亲和爷爷奶奶都会弹唱白族调,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姜宗德如鱼得水。

对白曲有点感觉后,姜宗德每年都会到石宝山歌会对唱,既练调子,练嗓子,也练胆子。

“我16岁第一次在‘石宝山歌会节’对歌时,唱的是《小心肝》。”我想不到姜宗德竟然还记得几十年前的事情,看来一个人,只要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他就是幸福的。后来,让姜忠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唱曲子竟然还可以挣饭吃,维持生活,因为他歌唱得好,先是被聘用为石宝山导游,不仅为到石宝山旅游的游客演唱白族调,还要卖20元一张的门票,想不到一干就是8年。2006年,他被县文化馆特聘,成为“剑川县阿鹏艺术团的一员”,还被评定为省级民族民间音乐师,每年能领到省政府的3000元补助。

“我和我媳妇也是在石宝山歌会上认识的……”姜宗德带着憨厚的笑容向我介绍起他的妻子。

姜宗德的妻子名叫张树祥,取的是一个男性化的名字。那时,她无意中用歌声在石宝山歌会上吸引了年轻的姜宗德。

“我当时一听到她的歌声,就被吸引住了。怎么说呢,就是觉得那种声音特别的好听。当时我就在心里想,我一定要追到这个小姑娘。”说到这段歌会情缘,姜宗德两眼望着远方,仿佛回到了过去。

在弹唱时,姜宗德喜欢用左手来演奏滑音、揉音、打音、和音,还喜欢用大幅度的“滑揉”技巧来演奏;他的右手,一般会来使用弹挑、滚轮和扫弦等技法。

在和我交流的过程中,他始终认为,这辈子能和李宝妹配合,而且配合了30多年,是自己在歌唱生涯中最为满意的事。

出生于1978年,在众多歌手中脱颖而出的李宝妹,是剑川县有名的白族女歌手,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她演唱的白族调多次获得大奖。

姜宗德对我说:“有一年,我参加石宝山歌会,对歌场上人山人海,当漂亮而略显羞涩的李宝妹站在场中时,我一下子就被她的歌声打动了……”

姜宗德一边说,一边给我看他和李宝妹两个人配合演唱的照片。通过一张张照片,我仿佛看到,在姜宗德三弦声音的伴奏下,李宝妹那甜美清脆而舒展的嗓音在山谷中缓缓流动,流向四面八方,让喧嚣而激情荡漾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完全可以想象,当他们唱完一曲,耳畔依然会余音袅袅,人群还会静静地没有动静。而等到片刻之后,当空气中那甜美清脆如清泉般流畅的余音向远处逝去之后,人群中才会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相信,在那样的场景中,人们一定会一下子愣在场中,忘记鼓掌,只有等到如潮的掌声响起之后,人们才会想起鼓掌来,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李宝妹嗓音宏亮,音色浑厚,富于感染力的演唱,和姜宗德技艺娴熟的龙头三弦弹奏,配合相得益彰。有媒体形象地把李宝妹称之为“石宝山上的百灵鸟”,央视《中国民歌》栏目在播放的专题片《石宝山上的百灵鸟——李宝妹》节目中,曾经以“甘泉润心田,余音绕房梁”来比喻李宝妹的歌喉。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白族歌唱家赵履珠,那时,白族歌声传遍大江南北,靠的不就是赵老师那富有穿透力的歌喉吗?李宝妹当之无愧是这个时代的白族百灵鸟,她把石宝山的歌声播向世界,成为大理白族人引以为豪的一张艺术名片。

李宝妹的最佳搭档是姜宗德,姜宗德的最佳搭档是李宝妹。他们不仅在石宝山歌会多次获奖,2004年,在大理三月街白曲对歌擂台赛上,姜宗德和李宝妹分别摘取了“三月街山花杯歌王、歌后大赛”的“歌王”、“歌后”桂冠,在全州确立了他们作为民歌王子王后的地位。当年8月,他们被大理州推荐参加文化部在山西左权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一起获得全国最佳歌手奖。姜宗德的三弦和李宝妹的白族调对唱,已经成为大理一绝,当之无愧成为白族民间歌手的形象代表。在大理州第十届洱海歌手“亚方杯”大赛中,姜宗德、李宝妹组合演唱的“剑川东山放羊调”获得大理州第十届洱海歌手“亚方杯”大奖赛原生态组一等奖。专家认为,他们的演唱,保留了古老的艺术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漫山遍野三弦声,歌如美酒醉人心。通常而言,剑川白族本子曲、白族民歌,最好的表现手法就是一唱一和的男女对唱。青年男女唱着《大理白族调》《洱海西山白族调》和《剑川白族调》,结识朋友和选择配偶,待对歌定情后,经过交往了解,再请媒人说亲,结为终身伴侣。

歌会上对唱的白曲“山花体”,也就是第一、二、三句唱词为7个字,第四句为5个字的这种格式。正如有的歌手描绘的那样:“石宝山上对歌场,歌如灵泉不断根;歌如满山树叶子,声声结心音。”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是一个以对歌赛歌为特色的民族传统节会,举办地点石宝山属剑川县沙溪镇。据唐《蛮书》卷八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这段记载,和今天石宝山歌会上以歌传情,或吹树叶互相招引的情景极为相似,说明石宝山歌会已有上千年历史。

“白族歌王”姜宗德和“白族歌后”李宝妹演唱大理白曲

“我们剑川的龙头三弦独奏曲有《剑川调》《大摆三台》《大边水板》《凤羽白族调》《甸北田埂调》《通甸白族调》和《白族三弦调》等。”姜宗德喝了一口茶,接着对我说。

他还告诉我,三十多年来,他翻译整理了剑川白族调40余首,发行白族调专辑十余张,捐赠了民间白族调光碟1000多盘。还多次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民歌演唱交流活动。每年传授民间曲艺、白族三弦400余人,还带出了许多优秀的白曲歌手。在徒弟中,他最为得意的是一个叫施永妹的女弟子。这个女弟子已经在艺术团出了好几张专辑了。

“姜师傅,你这些年到过哪些地方演唱?”我有些好奇,问姜宗德。姜宗德想了想,对我说道:“这个嘛,到过不少地方了。比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山东,还有内蒙古、山西……”

姜宗德生了一对双胞胎,是两个儿子。让他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在十多岁时就开始跟着他学唱白族调,现在,他的双胞胎儿子都已经上大学了。

历史悠久的石宝山歌会,作为大理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被人们誉为“大理狂欢节”,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歌会节期间,传统赛歌、龙头三弦演奏、剑川白曲传承人演唱、白族民歌赛、“石宝欢歌”群众文艺展演、篝火晚会、白族阿吒力民俗音乐展示等系列活动,带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不一样的感受,使大理在不知不觉之间又多了一张让世人认识的名片。

如今,每年的剑川石宝山歌会,还是一年年地如期举办,对年轻人来说,似乎是形式大于内容,歌会的意义越来越淡了。但姜宗德依然年年都会参加,多次夺魁。

2018年5月8日,姜宗德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这是对他在传承之路上默默坚守的最大褒奖。在姜宗德看来,歌会不仅仅是一种比赛形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姜宗德在歌会中找到了知音、邂逅了一生的浪漫情缘。今天的剑川,之所以还保留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是和姜宗德一样的一代又一代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编辑手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民族之根,是连接民族感情的纽带,它的保护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其延续的主要载体则是人。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在大理州剑川县的石宝山,每年农历7月,当地和周边的白族群众都会举办一场以对歌、赛歌为主题的盛会,即便是沉闷的阴雨天,亦或是头顶毒辣的太阳,也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老乡坚守在台下,等待着身穿白族传统服饰的歌王歌后闪亮登场。很显然,这场盛大的狂欢歌会在剑川白族人的眼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隆重性已经超过了春节。石宝山歌会作为一场歌声与智慧的盛宴,也是大理本地青年男女寻找爱情的一场狂欢,姜宗德被当地人尊称为“白族歌王”,他在三十多年的歌唱生涯中,其人生的职业转向、觅得生活中的贤良伴侣、寻到艺术上千里挑一的知音都与这场传统的歌会息息相关。2018年5月8日,他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这是对他三十多年技艺磨砺的最大褒奖。如今五十多岁的他依然会身体力行到乡村、集镇上或外地参加演出,自觉担负起将剑川当地独特的白曲弹唱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同时巧妙地进行传承。

猜你喜欢
剑川对歌三弦
对歌昆虫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品味三弦渡乡音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剑川娃
左手握右手
剑川花椒的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对歌
跳跳龙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