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蔚?邵进?郑昱
摘 要:“教”与“学”是一对共生的概念,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其相互关系既是大学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一切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大学师生关系存在工具理性及疏离化的倾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重构大学课堂師生关系的设想,并以南京大学DIY研读课程为实践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四个方面介绍师生关系重构思路。
关键词:师生关系;重构;本科课程;DIY研读
“教”与“学”是一对共生的概念,有“教”才有“学”,有“学”才有“教”。教师与学生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其相互关系既是大学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一切教学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课堂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则决定并反映着师生关系的常态。
一、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现状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权威,品格、修养甚至事业发展等人生成长各方面的引领者和楷模。儒家文化同时还强调“教学相长”“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也即在知识积累和成就等方面,青可以出于蓝而胜于蓝,受教育者对教育者从接受到超越,却始终应保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崇态度。
师生关系发展到现代教育阶段,师生双方转化为相互平等的契约关系。依托于知识的传承和习得,师生关系以知识本身为聚焦点,课堂以知识为中心,教师重在讲授、学生重在传承,所教即所学[1]。在这层契约关系之外,师生彼此的其他道德、情感、修养状态变得相对次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基于客观知识习得的契约关系在更大层面上得到了推广和复制。似乎只有集中于知识的客观性本身,这样一种教学观念体系才能不受学校、教师的差异性限制,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样一种以客观知识习得为主要目的的教学关系受到了挑战。信息承载量爆炸式增长,获取渠道也呈几何式递增。学生习得客观知识的途径不再拘泥于课堂或学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仅仅聚焦于既有知识传授的课程也不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生师比变化、教师职业评价体系的变化以及高校多校区办学的现状,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精力也越来越有限。因此,师生之间互为影响的关系越来越被削弱,逐渐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方面是交往目标呈现工具理性。教师在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中难以找到平衡,最终往往诉求于评价体系来得到平衡点,把满足最低教学工作量视为尽到教师的本分,师生在课堂以外的交往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空闲时间和学生的主动性。而学生习得知识不再依赖于课堂,学生对成绩高低的兴趣远远超越对知识、书本和课堂本身。常常是考试结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知识成为步入社会的敲门砖,而师生相处则是为了这块敲门砖的获得。这样一种工具理性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师这一职业也成为工具化存在,难以担负起“教书育人”之名。
另一方面是心理上日益疏离。师生互动时间少,教师忙于科研项目、社会活动,加上校区间的分隔,教师一旦下课就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即便在课堂上,由于课程班级规模普遍偏大,师生互动难,有效和深度互动更少见,课堂日益沉默,讲台上老师讲老师的,讲台下学生做学生的,“教学相长”变成“鸡同鸭讲”。教师评价学生通过课程成绩来呈现,学生评价教师通过课堂测评分来呈现,教师与学生把握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分数而不是互动的有效性,彼此间缺乏互动并不影响得高分。因此,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更缺少精神层面的共鸣、思想火花的碰撞和道德情感的影响。
二、基于课堂的“双向度”新型师生关系构想
要改变这种工具理性的、疏离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到学生”以及“学生到教师”的“双向度”转变。
第一,教育与学习不应单纯依附于客观知识这一目标。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 一书中指出:“高等教育既是知识的保管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此外,它还是传播人类积累的文化和科学经验的主要工具”[2]。大学所研习的高深学问,更倾向于一种探究式思考和理性培养。知识作为经验的显性方式只是大学教学的发端,而教与学的真谛更在于师生之间的隐性互动与创造性的相互激发,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的交流与对话。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与学生需要找到超越客观知识的精神共鸣点。这是教学目标上的“双向度”。
第二,教学的方式需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两个角色。有效的教育发生在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3],单向度的知识传授模式不能适应有效教育的需求。教师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是要激发其走向追求学问和真理之路的兴趣。而激发这种兴趣需要通过学生深度学习来实现。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自身和学习之间的深度关联,成为教学活动首要需解决的任务。从微观教学活动开展的视角来说,则需要重新定义合适的课堂、恰当的生师比以及如何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适度的探究式学习。这是微观教学活动中的“双向度”。
第三,学生可以参与课堂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应基于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共同参与,以达成情感上的相互理解。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课程从内容设计到授课方式、评价方式都由主讲教师决定,课堂管理则由高校管理部门协助授课教师开展,学生是被动角色。而要实现教与学的共情,则需要将学生的被动角色适度转化为主动角色,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管理,一方面更能激励学生付出更多的学习投入,另一方面也能激励教师投射更多的教学热情。这是教学管理中的“双向度”。
三、南京大学本科生DIY研读课程的实践
2016年起,南京大学在“悦读经典计划”中探索建设了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要特征的88门新型本科生DIY研读课程,尝试重构课堂师生关系。
1.DIY研读课程概况
随着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学校聚焦本科优质育人资源建设及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着重于“十三五”期间大力建设优质课程,并通过“邀、聘、提、扬、止”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教与学的双动力。其中“邀”指的是邀请名师讲授本科生课程,包括学校和院系联合“邀”、学生主动“邀”、校友牵线“邀”等多种方式。
同时,学校面向本科生全面实施“悦读经典计划”。该计划包含三个学习模块:导读(名师导读与朋辈导读结合,线上导学与线下课程结合)、研讀(高年级深度研读课程)、悦读(课外读书活动、竞赛等)。在“研读”模块中,学校指导学生“悦读书社”,由学生结合“悦读经典计划”DIY设计课程主题并邀约名师授课,也即DIY研读课程。
全新的DIY研读课主讲人均由学生票选出的高水平师资构成,内容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展开,对象为学生招募的中、高年级学习伙伴,班级规模在15人以内。课程旨在依托相关专题,引导学生对经典书目进行深度研读,掌握科学的研读方法,提高学生的学术性阅读和思维能力。
这些课程与“悦读经典计划”中的混合式教学“在线读书班”、名师领衔“单元导读课”等一起,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层次递进、读思结合、逐步引导的递进式课程群。
2.DIY研读课程特征
(1)教学目标重构。不单是依附于专门知识的传授,而是依托于独立精神与自由思考的经典教育,超脱于客观专门知识的桎梏,聚焦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思考能力,更注重师生对普遍知识和思想的理解、交流与相互激发。
(2)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主题均基于师生共同志趣与共同发展。一方面,上课教师由学生自发邀请,大多为深受学生欢迎、学术造诣高、教学水平高的校内外资深教授;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由学生与老师共同商定,探讨的话题是学生关注与教师科研兴趣的“交点”,有利于激发兴趣、碰撞火花、产生灵感,实现教学相长。
(3)教学方法重构。课程依托文本、实施专题性的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前的大量文献阅读和课堂上的研讨,不少课程还安排课外学术实践考察,将理论与实践、基础巩固与学术探究相结合。部分课程实践了本硕博共享,给予学生更为深度的学习体验。
(4)管理方式重构。课程幕后有三个管理角色,即学生、教师、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授课选题或邀约对象的评选、招募学习伙伴并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以教师为学术指导,修正选题内容、共同商定授课方式、实践环节等。以学校为管理指导,保障课程运行及追踪课程质量。三个角色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重要的作用。重构教学相长的课堂师生关系,推动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回归,形成具有开放性、建构性、体悟性、交互性的师生共同体, 方能将知识传授、学术分享、智慧启迪、人格感化全部贯穿于教学过程,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艳侠.不同知识类型学习中的师生关系——大学师生关系三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8).
[2]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的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2.
[3] 李早霞.教育反哺:论大学和谐师生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
[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立项课题“基于经典阅读的通知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JSJG012)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夏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