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读课堂教学,师生相互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其实是思维在碰撞,本质上是生命的一种运动。如何在阅读课堂巧设问题,“引爆”学生阅读思维,是我在本文中研究的问题,更是研究的主题。如何妙设问题?需要我们从导向性、悬念感和情趣味上下功夫。我们可以在关键点、结构的纽结点、文本的点睛点、作者的动情点等方向切入,激发学生思维的源动力,谋求学生的成长点。
关键词:阅读课堂教学;阅读问题;思维强度与坡度;链条环扣式
质疑与提问,是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调控与推进的“常规武器”。肯尼基·胡德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其实是思维在碰撞,本质上就是生命的一种运动,生命的“乐曲”在弹奏;一个个阅读问题,不仅仅是在示范引领课堂活动,更是在“引爆”学生阅读思维,就像这支乐曲的指挥棒。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就应该掌握“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的艺术,即妙设课堂阅读问题,奏响语文阅读课堂这支美妙高亢的生命交响曲。
一、 课堂阅读教学的“发轫”阶段
这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启动和导入阶段,是课堂的开始。这阶段设计阅读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再引导他们深入阅读并理解文本内容和要点。这就决定了阅读问题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和要求,向学生介绍关系性词语,为学生进入课文阅读学习做准备等。打个比方,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设计一个良好的问题,对于整堂课的“定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此,这阶段阅读问题的设计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 导向性
这种类型的问题要如同向导一般,三言两语,突显重难点,简洁明快,引导学生迅速、准确把握课文的关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定向。教学《报任安书》一文时,我在激情地列举了文天祥、林觉民等英雄人物在生死关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给自己一个悲壮而伟大的承诺,成就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辉煌之后,便提出了一个问题:本课中的司马迁给自己一个怎样的生命承诺,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布置同学们自读课文,寻找答案。这个问题不仅扣紧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弹奏生命的乐章”,而且为本文阅读很好地定了向,较好地触摸到司马迁的伟大精神实质,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并受到了强烈的情感激励。
(二) 悬念感
即课堂阅读开始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寻求答案的愿望,调动探究思维。如有个老师在教《论语》时是这样提出问题的:“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道:‘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孔子和《论语》为什么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于是学生带着悬念学习《论语》,去寻找答案,使阅读教学达到一定的深度。
(三) 情趣味
或幽默,或激情,让学生在阅读的情绪上受到感染,或是快乐地进入阅读,或是激情地进入阅读,大大提高阅读对话的热情。比如一次组织学生阅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上课伊始,我便在幻灯片上打出李白的画像,让同学们根据“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的原理,为他相面,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同学们根据李白画像上头戴儒巾、吊梢眉、丹凤眼、鼻正口方等等特征,纷纷说看出了才气、正气、傲气、酒气、侠气等,极大地调动了阅读课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如赏析李白《将进酒》时,我先在幻灯片上打出“七俗”后,问同学“七雅”指什么,学生答出来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品茗不是很雅吗,却被列为“俗”;而酒为什么却被列为“七雅”之列?引导学生从诗与酒的悠久历史的角度来认识酒与诗的关系,认识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精神,激发了同学鉴赏诗歌的极大兴趣。
二、 课堂阅读教学“行走在路上”的阶段
这是课堂阅读教学的主体阶段。阅读问题设计一定要依照文本自身特点与学生阅读认知心理特征,从感知内容、理解主题、分析艺术手法到感受语言魅力,以及情感熏陶等方面考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手法等。为此,阅读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深,提纲挈领,既要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出发,又能兼顾学生的整体参与性,最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探究,“引爆”学生思维,激活阅读课教学。
那么,课堂主体阶段的阅读问题应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一) 阅读问题设计的问点要恰当准确
从课堂阅读问题涉及的流程看,恰当准确地选择问点,是首要的一环。也就是说,什么地方问,问什么,也就是所说的切入点,必须在精心钻研文本的基础上选择和设计。具体应包含以下几点:
1. 从关键点切入
关键点就是文本的重点。文本的重点就是文本主旨所在,又是阅读训练的重点。
2. 从结构的纽结点切入
结构的纽结点往往就是承前启后的段落,于此处设计问题,不仅可以指向全文的重点,而且有助于将问题串在一起,提示文本的构思,展现文本的脉络,便于师生与文本对话,整体把握文本。
3. 从文本的点睛点切入
文本的点睛之笔往往有统率全篇的艺术功用,在此处设计问题,有助于把握意旨,理解主题。
4. 从作者的动情点切入
动情点,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情与景的焊接点,也是意境的落脚点。”于动情处设计问题,有助于学生触摸作者的情怀,与作者对话。
5. 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点切入
小说和戏剧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繁,如果能抓住情节变化、人物关系去设计阅读问题,往往会收到“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6. 另外在疑点、难点、模糊点、含蓄点等处,也可设问。
(二) 阅读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与坡度
课堂阅读问题的提出,最忌讳的是浮光掠影,浅显粗陋,只回答“是”或者“不是”,没有思索、推理的过程,毫无思维的强度与深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课堂阅读问题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与深度,做到以一驭十、提挈全篇,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项链》教学中,讨论“项链为什么是假的,真还是假有什么不同”,不仅仅一直是师生都感兴趣的问题,而且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去寻找,调动阅读经验去想象、分析、推理,具有一定的思维强度;老师在小说情节“逆转”知识上之前已垫了“梯子”,是有思维深度的。所以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便像炸开了锅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意见。同学们通过阅读、思索和推理,再次深刻地认识了小说情节设置的“伏笔”与“逆转”的艺术魅力,认识小说的讽刺与鞭挞的效果及主题的深刻,发现了真理,获得了启迪,得到了美的享受。
(三) 阅读问题设计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谋求思维“生长点”
一位著名的教育实践家说:“课上得令人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所以,成功的阅读问题设计,必须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
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反复强调了追求贤才之情,以及自己会竭诚礼待贤才之意。此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说,现在你是一个人才,某个公司老总要招聘你,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或者说你是一个老总,就假如说是曹操吧,你会摆出怎样的条件以吸引留住人才?”这个问题,接近学生生活,扣住了学生的认知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同学们争先发表见解。有的说要高职位,高待遇,有的说做老板就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等。如在学习《阿Q正传》时,我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人要不要一点阿Q精神”。从“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切入,学生从这样的话题中提升生活的意义,接受语文的历练。
(四) 阅读问题设计呈现链条环扣式
好的课堂阅读问题,应该是基本围绕一个或两个研讨文章内核的关键问题,设计若干个小问题;每一个问题就像链条上的一个个链环,它们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引导思维不断进入新的“天地”,从而“问”出一潭活水来。
三、 课堂阅读教学“终点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引导学生对文本阅读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主题和形式有一个深入的、系统的或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提升鉴赏能力,并因文解道,因文悟道,发现真理;另一个就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从而将课堂内容,延伸至课外,把所学转化为所用,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超越课堂。为此,课堂阅读问题的设计应注重以下特点:
(一) 综合性
就是说,要对课堂阅读系列问题有概括性,要有利于对文本的某一方面(或内容、或主题、或手法、或语言等)综合总结作用。比如《祝福》“‘祥林嫂注定要往死路上走的,那么谁该为祥林嫂的死担负责任呢?”(主题探究与总结);《陈情表》“第三段的内容是否可以放在第一段的位置?”(让学生探究作者发乎情、归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情真意切之良苦用心在结构上的体现)等等。以具有综合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寻文章主题、意义、风格,形成教学波澜,制造教学高潮。
(二) 关联性
是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问题不能脱离文本、脱离语文,一定是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实现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王安石把游山(准确说是游洞)的成功与否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还有一个“险以远,则至者少”,就是说如果有志、物、力的情况下,如果“任务”难度太大,“尽吾志而无悔”。这里王安石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四归因法”。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延伸拓展的阅读讨论题:“一个人做事的成功和失败,怎样的归因才有意义?”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讨论。这个问题,不仅是在文本内容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有批判,有认识的加深,情志上受到了激励。
(三) 开放性
许多教育家都认为,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我据此设计了以下几道讨论题:1. 让学生猜现在读到的版本中的哪些部分被删节了?2. 现在教材上又恢复了原貌,说明了什么?3. 这几段删的好还是删的不好?为什么?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表达见解,虽无一致的答案,但思维活跃,令人欣慰。
课堂阅读教学的教学实践证明,要通过阅读问题的设计,赢得阅读课堂最佳效果,还应注意以下五点:
1.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爱思、多思、深思、善思的良好习惯,这是阅读教学最核心的环节。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为此,我们必须突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旧有教学模式,大力鼓励诱导學生“主动设疑”,做课堂阅读学习的主人;对于在课堂“你不问,我就不答”,存有课堂答问惰性心理的同学,要注意问题设计的针对性,或者设计一个课堂答问记分本来鞭策,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成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阅读问题难易适度。《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敲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阅读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讨论之前要对学生的思维应对能力有一个准确的估计,估计低了,设计的问题太易,学生不假思索便可作答,时间长了,会失去参与讨论的兴趣;估计过高,学生搜肠刮肚不得所以然,一定会影响学生阅读讨论的积极性。
3. 避免问题设计得笼统模糊。“笼统”,是说提出的问题大而化之,缺乏具体性;“模糊”,是说语言不准确,甚至模棱两可。这样的阅读问题,学生摸不着要领,甚至无所适从。
4. 避免讨论答问强求一律。学生在阅读讨论中,对问题的答问常常不一致,这不仅体现了学生阅读心理和个性的不同,也是学生“知”和“思”的深度和广度不一致。不强求一致,正是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也是阅读教学改革之重心之一。
5. 避免“满堂问”。其实课堂中并不是问题提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关键应看问题本身的思维含量如何。理想的“阅读问题”引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学生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课堂阅读问题讨论中,不同的意识进行相互撞碰,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多重对话的核心环节就是阅读问题的设计。在阅读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精心设计阅读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奏响阅读课堂生命交响曲。
作者简介:
陈梦心,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