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 我国高校在多年扩招后,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前列;2005年9月,教育部颁布第21号令,允许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转专业工作,转专业改变了“一考定终身”,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发展。但转专业不仅是学生的事,同时涉及到家庭利益及社会资源分配等问题,本文章从转专业大学生的驱动因素入手来分析转专业行为。
關键词 大学生 转专业 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专业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今高考填报志愿是在调档线及本人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开始的,家长及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会很大程度的考虑高校历年录取线,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填报范围。而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并未过多的考虑自身兴趣、爱好,“热门专业”成了首选,一些同学进校园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虚度光阴,毕业后放弃所学专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社会资源。转专业的提出让一部分大学生有了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但是影响大学生转专业的驱动因素太多,这在实际中尚存一些问题。
1转专业的内驱原因
1.1兴趣爱好
适宜的专业选择是大学生保持持久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学录取中,一部分同学是通过调剂被录取的,而与第一志愿失之交臂的同学会较早产生转专业的想法,由于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自然不愿意沉下心去认同专业知识,慢慢的出现逃课、厌学,挂科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而一部分学生是开始接触一些较浅的专业知识时比较喜欢自己这个专业,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后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兴趣越来越淡,从而在心理上、行为上产生厌倦乃至反感的情绪。
1.2环境
1.2.1家庭环境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身子女,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孩子对父母的依耐性较强,父母处于自身阅历的考虑,对孩子选专业举大旗;有些父母可能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的人脉,认为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帮助会很大,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就业,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兴趣与特长,上述这些事例都是由于家庭因素导致学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只能寄希望于转专业。
1.2.2学校环境
有的同学班级适应能力较差,或者认为自己在班级里面和某些同学关系不好而无法融入同学,或未融入集体,给他们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在这种心理负担下他们是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的。
学生刚入学时,学长对专业的评价对新生有强烈的影响,专业无趣、没前途,老师上课无聊,考试很难等负面的主观评价让新生心理落差很大,从而产生厌学、转专业的想法。
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老师上课的吸引度都影响着新生是否产生换专业的想法。
1.2.3社会环境
各方统计的专业就业率产生了“热门”与“冷门”专业,而所谓的专业就业率成了学生转专业的重要导向。高校扩招后,就业压力增大,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文凭就是敲门砖,高就业率的专业就是找工作的保障。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行业薪酬、行业压力、离职率也都影响着新生对专业短期的判断。
2应对措施
影响大学生转专业因素因人而异 但是具有很多共性。市场导向、兴趣爱好、父母意愿是重要影响因素。初次选择专业的随意性、从众性,高考志愿填报的盲目性,专业“冷热门”与学习兴趣差异性等也是重要影响。转专业的政策的提出能有效帮助学生二次选择,但是“转”与“不转”都存在一些风险。
2.1转专业前的分析
进校不久的大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不明确,对现有专业了解也不多。学院结合专业课进行专业指导,开设讲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认同,在充分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前提下,结合职业生涯指导课程让学生建立职业需求与专业的桥梁,帮助其明确自身未来发展走向。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机构,如心理咨询咨询与学院的心理老师,了解学生转专业的心理并告知转专业面临的挑战,督促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转专业大学生面对新的课程及学习、生活环境,压力较大,特别是大二转专业的同学,既要学习新课程又要补修之前落下的.很容易因专业基础差、学习压力大而成绩不理想,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2.2转专业时的科学合理制度
高校制定合理的转专业制度,充分保障学生的权益,做到信息公开、流程科学。最好将原专业的学习成绩与转入专业的基础考试纳入考核,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对转入专业的了解程度。
2.3转专业后的适应性教育
适应性教育对学生学业成就与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转专业学生通过二次选择成功转入到理想专业,但是相较于本专业学生来讲,转专业学生学科基础往往相对薄弱,这个时候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帮助他们补习学科知识,既能提高学习成绩,也能帮助转专业同学融入新环境。
有学者调查发现,转专业学生参与校园活动越多,学习成绩越好。在新环境中,转专业同学在一段时间内由于不熟悉同学与老师,单纯的投入学习可能会使他们感觉孤单。为了帮助其尽快适应,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多与其谈心谈话,多多给其机会参与班级活动。
3结语
转专业制度的提出体现了我国 高校教育扩招后由“高数量”向 “高质量”转化的方向,也展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由于大学生多方面的原因,转专业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风险.应及时给予转专业学生思想引导和学业帮助,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郑永贤,薛菲.大学生转专业的多因素驱动机理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2017(12):20-24.
[2] 孙作俤.科学合理的制度可降低大学生转专业中存在的风险[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2):80-84.
[3] 冯伟光,籍颖,朱倞.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适应性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3(0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