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9-17 06:24刘伶俐王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解决策略毕业生

刘伶俐 王晓

摘 要 大学生是时代的建设者和先锋力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与时代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案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尤其是毕业年级学生,受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 毕业生 心理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毕业年级学生主要呈现出的心理问题

经过调查和访谈追踪,目前毕业年级学生心理状态主要呈现三种状态:迷茫、焦虑和欣喜。

1.1迷惘心态的具体表现及现象分析

到底是选择“考研”、“就业”还是“留学”,这个问题一直毕业年级学生比较困扰的问题。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社会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通过考研使得学业精进的确不失为一条出路。但在近年来递增的报考人数中,存在很多并非自愿报考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屈从父母的意愿,有的是为了逃避“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有的学生考研则是跟风或是碰运气,诸如此类。因此,这些学生在考研上的意志力是薄弱的,一遇挫折就会成为考研路上的“逃兵”。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他们造成困扰的往往不单是就业和考研的选择问题,还包括就业地域选择和恋爱续断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让他们措手不及,他们开始反省自己的过失,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开始探索自己的道路。对于才刚二十出头的毕业年级大学生来说,在他们做分析和选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脆弱和迷茫的心态。

1.2焦虑心态的具体表现及现象分析

近年来,在高校中大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多,而且多为毕业年级学生。

调查中发现,毕业年级学生和其他年级生相比,看似如出一辙,心理上却是一个特殊群体,因受到考场、情场、职场的多重考验,所以焦虑程度要远胜于其他年级学生。

还有许多学生因在前几年没有认真学习,荒废了学业,发现自己毕业时不学无术,无法正常毕业,对此感到无法面对,无法跟家长交代,由此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以上都是毕业年级自杀率只升不降的诱因。但在调查中我也发现,虽然女生的负面情绪比男生更容易出现,但在强度上恰恰男生强于女生。原因在于女生比男生感性,情绪波动频率上高于男生,但女生一有心事常会找闺蜜倾诉,这就达到了发泄的目的,而且闺蜜会“出谋划策”,这样又起到了危机干预的效果。而男生则不同了,从小受的就是“坚强教育”,很多发泄途径都被堵塞,因此导致了男生自杀数量高于女生的现象,男性自杀概率达到了女性的三倍左右。

1.3报复心态的具体表现及现象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离校前报复事件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有的报复对象是学校,有的是老师,更多的是同学。

调查中发现,自所以选择毕业离校前采用极端行为处理矛盾,并不是因为矛盾恰巧出现在毕业离校期间,而是这些学生之前一直将矛盾和怨恨积压在心底,担心报复行为会影响他们毕业,而在毕业离校前已经将毕业证、学位证稳稳的收入囊中的时候,他们不但没有真正意识到大学毕业是他们的成人礼,没有认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问题,反倒肆生了他们报复心理,将长期积在心底的矛盾一触而发。

2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毕业年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上,面临身份的转变和环境的转变,毕业年级学生毕业季出现问题相比之下更突然,产生影响更负面,此时学校、家长及社会若能正确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政策到个人,从源头上解决毕业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毕业危险期”。

2.1家庭途径

当前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 ,家庭所有成员的注意力基本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 ,在当今以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果的时代 ,大多数家长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分数上 ,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教育直接决定着孩子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家庭教育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长、家庭所起到作用应该不亚于校方。

所以,当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校方应及时征得家长的配合,一同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2.2学校途径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深入细致的开展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时高效把握毕业年级学生思想动态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思想上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毕业心理冲突。其次,充分发挥学校中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因为优质高效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自身发展,也是帮助大学生有效克服毕业心理冲突的一剂良方。再次,应格外注重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心理咨询与辅导更有利于解决毕业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有的放矢,从而有效地帮助有严重心理偏差和心理问题的学生解除困惑、树立自信,走出心理困惑。

无论是是沟通过家庭途径还是学校途径,我们最应该做到的是——有的放矢,尽管目标群体是毕业年级学生,但无论为家庭还是学校应该把心理建设和辅导做好提前量,因为心理问题往往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往往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毕业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概率较高,可以说是因为毕业年级的诱因较多而已。尤其作为校方,应该为学生们建立长效的心理建设机制,应该大量开展就业系列专题活动,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讲座等,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进行整合和分析,学会定位自己,学会自我适度倾诉,学会正确处理问题和心理调节,做道自身的强大,从心理到行动都做好准备,积极正确的面对毕业这个问题。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解决策略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