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灵复配剂防治水稻穗期病害效果的试验

2018-09-17 06:15赵立科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3期

赵立科

摘 要:开展稻瘟复配剂防治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稻曲病药效试验,筛选合理的复配,以期为防治水稻穗期病害筛选合理的复配药剂。

关键词:水稻病害;穗期病害;防治药剂;配方剂量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69-02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广德县各地均有发生,可引起大幅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1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广德县普遍发生,且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广德县常年水稻種植面积将近3万hm2,以单季中稻为主,为有效防控,水稻穗期病害稻瘟病和稻曲病。特安排此试验,以检验稻瘟灵复配剂对水稻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合理的复配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剂 试验中所用药剂如表1。

1.1.2 防治对象 水稻稻瘟病、水稻稻曲病。

1.1.3 试验地点 本次试验于2017年9月在广德县誓节镇牌坊社区5组烟后稻田进行。水稻品种当粳8号。选在历年水稻稻曲病发生较重的地区进行,栽培管理及施肥水平中等,整个试验过程,除试验处理的具体要求外,未改变其他农事操作相同。

1.1.4 试验器材 卫士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药剂检查、清洗,并除喷孔调至试验要求。

1.2 试验方法

1.2.1 药剂及处理 试验设8个药剂处理加1个清水对照,共计9个处理(药剂及用量见表2),每处理重复3次,共计27个小区,小区面积33.3m2(4.5m×7.4m),小区随机排列。

1.2.2 施药方法及次数 准确称量各小区用药量,均匀喷雾,用水量450kg/hm2,施药2次,第1次施药于水稻破口期(全田有10%的稻穗抽出叶鞘一半时),第2次施药于齐穗期(80%稻株抽穗)。具体日期分别为9月19日和9月25日。所有其它病虫害防治按当地习惯进行,此试验田后期未进行其他病害防治用药。

1.3 调查方法

1.3.1 气象资料 2017年9月19日,阴,微风,温度20℃~27℃;2017年9月25日,阴,微风,温度15~21℃。

1.3.2 调查时间和次数 水稻黄熟期调查1次。

1.3.3 调查方法 稻瘟病:5点取样,每点取20穗(分蘖),调查穗瘟发生情况。

穗瘟分级(以穗为单位):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

3级:每穗损失6%~20%(1/3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稻曲病:5点取样,每点随机取20穗,共100穗。

9级标准记录:0级:无病;1级:单穗1个曲球;3级:单穗2个曲球;5级:单穗3~5个曲球;7级:单穗6~10个曲球;9级:单穗1个曲球以上。

1.3.4 药效计算方法 每小区记录调查穗数、病穗数和病穗级数。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各个处理均未见对作物的生长有直接影响,对其它病虫也无影响。试验结果数据见表3、表4。

采用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由表3可见: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处理1、6、7、8间无差异显著性,处理7与处理2、3间差异极显著,处理2、3、4、5与处理7间差异显著。试验结果显示,40%稻瘟灵EC1500mL+240g/L噻呋酰胺SC300mL/hm2的防效在70%以上,其它处理防效均低于70%,处理6、8防效相当,分别为69.87%、69.82%。

由表4可见: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处理1、2、3、7间无差异显著性,处理5、6间无差异显著性,处理6、8与处理1、2、3间差异极显著,处理1、2、3、4与处理6、8间差异显著。试验结果显示:40%稻瘟灵EC1800+125g/L氟环唑SC1080mL/hm2和75%肟菌酯·戊唑醇SC(拿敌稳)262.5g/hm2的防效均在70%以上,分别为74.23%和76.29%,其它处理防效均低于70%。

3 结论

使用40%稻瘟灵EC1500mL+240g/L噻呋酰胺SC300mL/hm2防治稻瘟病,兑水450kg,在水稻破口及齐穗期,用药2次,防效最佳。应用40%稻瘟灵EC1800+125g/L氟环唑SC1080mL/hm2或40%稻瘟灵EC1500+125g/L氟环唑SC900mL/hm2防治稻曲病,兑水450kg,在水稻破口期前7~10d,均匀喷施,施药期如遇连阴雨日多,需7d后再次施药(注意轮换用药)。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