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胤 魏宇佳 李锦
摘 要:草莓白粉病是京郊草莓生产中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为保证草莓的品质和安全,明确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49%软皂水剂和50%醚菌酯悬浮剂对草莓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连续施药3次后7d防效分别为87.68%和73.4%。在实际生产中,白粉病发生初期,可选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配合化学药剂使用;白粉病发生较严重时,可使用49%软皂水剂和50%醚菌酯悬浮剂等化学药剂交替使用,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使用次数,防止产生抗药性。
关键词:草莓;白粉病;杀菌剂;防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58-02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初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发展,我国开始引进草莓品种,并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种植。草莓果实鲜红美艳,柔软多汁,甘酸宜人,同时对人体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在京郊已成为元旦、春节期间的畅销品[1-3]。随着京郊设施内草莓规划化生产的发展,冬季设施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熟期的草莓果实染病后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草莓白粉病(Sphaerotheca aphanis)是低温、高湿性病害,主要为害草莓的叶片和果实,发病适宜温度15~25℃,其病原菌产孢量大,再侵染频繁,已成为生产中常发性病害。目前,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而连年使用单一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为筛选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高效、低毒、安全的替代药剂,笔者选择3种类型的杀菌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为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技术参考[4-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颜。供试药剂:49%软皂水剂(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0.5%氨基寡糖素水剂(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巴斯夫公司)。
1.2 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在昌平区川府菜缘草莓种植棚室内进行。3种药剂每种设1个浓度,清水作为对照,共计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次重复,小区面积约为4m2,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内草莓植株水肥管理条件相同,草莓白粉病自然发病。2017年2月28日,试验在草莓白粉病发生初期开始第1次施药,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草莓叶面均匀喷施,连续喷施3次,每次间隔7d,分别于第1、2、3次施药后7d,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5片叶,调查白粉病发病情况、是否有药斑以及发黄、植株矮化等药害现象。根据叶片病情分级标准[10]: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药害分级标准:-,无药害;+,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明显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高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一定损失;++++,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11]。
1.3 数据处理 各处理间防效差异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按DMRT法测定处理间防效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剂的防效比较 由表1可知,第1次施药后7d调查,49%软皂水剂对草莓白粉病防治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在3种药剂中防效最高为70.55%,且与其他2种药剂存在显著性差异,0.5%氨基寡糖素水剂相较其他2种药剂,防治白粉病速效性较低,防效为49.95%。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3种药剂在连续3次施药后对草莓叶部白粉病防治均达到较好效果。第3次施药后7d后,49%软皂水剂和50%醚菌酯悬浮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7.68%和73.4%,2种药剂田间表现具有较好的持效性,两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5%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效果为59.93%,且与其他2种药剂存在显著性差异。0.5%氨基寡糖素水剂作为生物源药剂,具有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第3次施药后7d防治效果达到59.93%,虽然相比其他2种药剂田间防效较低,但可以考虑在病害发生初期配合化学药剂交替使用。
2.2 安全性 药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施药草莓植株叶片与清水对照相比均未出现药斑以及发黄、植株矮化等现象,因此各供试药剂按照试验浓度施药,对草莓安全,无药害产生。
3 讨论与结论
此次试验提供的49%软皂水剂、0.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50%醚菌酯悬浮剂3种供试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49%软皂水剂属于非化学药剂,在田间应用药液类似皂水,有泡沫,具有较强附着性,附着叶片效果较好,可清除附着在植物表面的大气污染物和病原孢子,大大降低各类病虫害的为害几率,对草莓白粉病防治表现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施药3次后7d防效达87.68%。50%醚菌酯懸浮剂防治草莓白粉病也具有较好的持效性,施药3次后7d防效为73.4%,0.5%氨基寡糖素水剂作为生物源药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可在白粉病发病初期配合化学药剂交替使用,对病害发生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如田间白粉病发生较严重,可优先使用49%软皂水剂和50%醚菌酯悬浮剂,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使用次数,延长药剂使用寿命,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一直是草莓生产中的难点,目前在药剂选择、浓度配比等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12-14]。田间生产中,首先应选用抗病品种。其次,在草莓定植前,可使用20%辣根素水剂开展棚室表面消毒,或使用硫磺熏蒸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设施内白粉病病原菌数量,达到从源头防控的目的。随后,在草莓生长期内,应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施用腐熟有机肥,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注意调节棚室内温湿度,合理浇水,适时通风。最后,还可选用9%萜烯醇乳油、1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四氟醚唑水乳剂、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防治[15-18]。
本试验表明,49%软皂水剂对草莓白粉病的控制效果最好,50%醚菌酯悬浮剂和0.5%氨基寡糖素水剂也具有较好的防效,且在试验过程中草莓未出现药斑以及发黄、植株矮化等现象,因此各供试药剂对草莓安全,按照试验浓度施药,无药害产生。但此次试验结果仅为1个试验地点白粉病的田间药效,下一步还应在多地开展多次不同施药浓度的相关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雷家军.我国草莓生产现状及展望[J].中国果树,2001(1):49-51.
[2]王立府.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生产状况调查[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9(2):26-27.
[3]宗静,马欣,王琼,等.北京市草莓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作物杂志,2012(3):16-19.
[4]李红霞,马志强.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3,5(3):50-51.
[5]叶琪明,黄顺敏.多抗灵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试验[J].中国生物防治,2001,17(2):13.
[6]肖长坤,郑建秋,张涛,等.设施草莓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蔬菜,2012(9):20-22.
[7]李娜,张从顺,张涛,等.3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评价[J].中国蔬菜,2015(3):45-48
[8]唐莎莎,所凤阅,肖长坤,等.7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效测定[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6):53-55.
[9]杜国栋,刘向风,高秀岩.日光温室草莓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J].中国果树,2010(1):33-34.
[1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137-139.
[11]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J].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12]张志宏,刘艳,高秀岩,等.草莓抗白粉病的离体鉴定及农药的筛选[J].园艺学报,2004,31(4):505-507.
[13]张猛,范理璋,刘仁道.保护地草莓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J].中国果树,2006(6):37-39.
[14]周增强,侯珲,王丽,等.设施草莓白粉病抗性与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0):212-214.
[15]王国君,杨森月.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药剂筛选[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2):46-47.
[16]朱卫刚,胡伟群,张蕊蕊,等.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用对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增效作用[J].中国蔬菜,2012(6):85-88.
[17]郑翔,隋原,刘亚男,等.20.00%辣根素對草莓白粉病防治效果评价[J].北京农业,2012(5):25.
[18]郑建秋.现代蔬菜病虫鉴别与防治手册(全彩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