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秀
摘 要 翻开高中历史,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和日本赴欧美考察团这两个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教材一提而过,语焉不详。如果我们把这两次出访作以比较,就会发现就某些方面说,有着许多的相同点。这些相同点,与其说是历史的巧合,不如说是由世界大势所造成的。更多的是两国的出洋存在着很多不同点,而正是由于这些区别造成了在未来的发展中出现天壤之别。这是两国各自的国情所致。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 日本赴欧美考察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第一,从背景看,出访前的中国和日本,都是在本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全面侵略、社会面临着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严重危机下所发生。两国出访,分别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促成的,都背负着救亡的历史任务。
这种侵略与危机,在中国表现为,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连串的失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完全屈服、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立宪派立宪呼声不绝于耳。
在日本,则是1853年以后的被迫开关,是《日美亲善条约》、《安政五国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之类的极端不平等条约的订立,是黄金的大量外流,是经济的日趋恶化,是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是被迫让外国在本土建立军事基地,是国内政治危机的加剧,是国家存在着被肢解的危险。通过倒幕运动,资产阶级明治政府建立未稳。
1905年中国出洋考察时,帝国主义已将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形成,中国也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71年日本出访时,世界殖民体系才初步形成,日本国门被打开,被迫开埠通商,只是面临着被肢解的危险。
第二,从目的和出使国家看,两国的出访,都是以学习“西方”,摆脱统治危机为目的。中国出访第一站是日本,之后出访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丹麦、瑞典、挪威、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等国;日本出访第一站是美国,半年以后,转向欧洲,途经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等,历时一年零九个月。
此前在中国土地上爆发的日俄战争中,立宪的日本胜出,专制的俄国落败,这给中国朝野上下带来一种立宪改革的刺激。社会上的报章杂志吵得热火朝天,连袁世凯、张之洞等国内重臣也加入进来,联名电奏要求立宪。所以,清廷最终下决心派要员“考求一切政治”。对此,光绪帝就认为:方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为什么变法总是没什么实效?恐怕是承办人员“未能洞悉原委”。故而要派人分赴东西洋各国,“悉心体察”,诚心取经。因此,中国考察团主要使命是考察欧美以及日本的宪政制度,为清政府能否乃至如何推行宪政改革提供决策依据。1905年12月19日,清朝钦差大臣戴鸿慈和端方率领的出洋考察团,乘坐美国太平洋邮船公司的巨型邮轮“西伯利亚”号驶向日本。
第三,从考察内容看,两国的考察都涉及到欧美的宪政,除此之外,这些官员们也对欧美社会的物质和文化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国这次出国考察,宪政为首要之目标,因此,每到一国,对于议院的参观和议会制度的考察必在计划之中,由是形成一个惯例,也引发许多思考。在戴鸿慈等人看来,在这些实行宪政的国家中,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为了国家利益做出的沟通以及君主和议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让他们耳目一新。在这为时半年的国外行程中,考察团对各国教育、军事、工矿企业等也进行了相当广泛的考察。分别参观了一些外国的社会部门和机构。
第四,从考察的实行方式上看,中国和日本,都是由围绕着以皇帝为首的一个政治集团酝酿、引发、组织、施行,自上而下地采取颁布政令、法令等方式进行的。
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出洋大臣的人选问题一直变化不定,最初确定下来了这五位官员,他们分别是宗室镇国公载泽、户部左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后来除了载泽、端方、戴鸿慈三人没变;兵部侍郎徐世昌、商部右丞绍英换成了时任驻比利时大使李盛铎和时任山东布政使的尚其亨。这五位大臣的头衔和官职不一,有的是来自清朝宗室,代表了满族皇室的大臣,有的是来自地方改革势力,属于锐意进取的新式官员。当时的清政府,光绪帝只是一块招牌,实际权力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手中。
第五,从考察的影响看,两国通过出洋考察见识了欧美文明的先进,回国后,都进行了学习借鉴,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1906年9月1日,清朝政府终于颁布了仿行立宪的诏令。1908年8月,又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准备立宪,命令各部共筹计划。1911年5月8日,皇族内阁粉墨登场,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实际上也宣告了清朝政府立宪努力的失败。确实如此,百年积习,岂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而且对于失去权力的恐惧,使得上至慈禧太后,下至各层官僚,旁观侧目者乃至阳奉阴违、橫加阻拦者大有人在,加之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因此尽管立宪的呼声回响在神州大地,但最终还是被湮没于滚滚的历史浪潮之中,从而也加速了清朝政府的覆亡。
而日本岩仓使团从1873年5月至9月先后回国。回国后,与使节团随行担任记录的久米邦武将把这次欧美考察的实录整理成书,标题为《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于1878年出版。该书中许多重要内容成为日本人的必修教育课程。岩仓使团从实际考察中体会到,要想富国必先建立法制,向德国学习,在日本实行专制主义统治。大家一致认为,富国方面要以英国为榜样,强兵方面要以德国为楷模,尽快缩短与西方各国的差距。它开阔了日本人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学习西方,尽快壮大本民族的紧迫感,使日本敢于大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理念,促进日本明治维新后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成为亚洲强国。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俄国,震惊了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 邵建.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风波[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31/01/1601027_106032822.shtml,2011-03-31.
[3] 刘作奎.1871年,日本使团考察欧美[N].环球时报,2002-1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