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8-09-17 09:33罗伟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思考研究小学教育新课改

罗伟红

摘 要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下,基础教育改革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想要提升课堂小学的质量,就要做好教学的科学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改革和来说,不仅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包含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所以要做好教育改革的创新工作,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教育 改革分析 思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教育,小学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打下知识基础,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雏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一些特点,需要对其进行教育管理,以便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空间,提高效果教育的有效性。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小学教育管理的模式过于守旧,无法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而展开教育管理改革十分重要。

1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的迫切性

首先,教育管理观念的落后制约了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进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了素质教育,为了完成教育改革的目标,很多教师在教育中逐渐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但是他们大多数忽略了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很多教师认为传统的教育理念并没有更新的必要,因为在传统模式下教师保持着绝对的威严,更加便于管理。

在这种陈旧理念的影响下,小学教师的教育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很少去听取学生的想法,绝大部分事情都是由老师决定之后再通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始终保持着权威。一方面,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会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距离感,不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另外,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忽略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小学教育管理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小学教育团队的质量影响。这种问题主要发生在农村小学和部分私立学校,很多小学教师教育资质过浅,教育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展开教育改革工作。也有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过于功利性,没有潜心研究教育管理的改革工作,导致小学教育管理工作长期得不到创新与发展。

2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就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来说,在一些地区存在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现象,加之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课堂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2忽视学生心理健康

现在的学校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分数评价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强化教学,为了考试成绩给学生施加压力,使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循此往复的学习,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恐慌、排斥上学,并感到焦虑和自卑。为提高自身成绩,学生在考试中会采用抄袭等手段,甚至还会相互配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2.3制约教学改革

由于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因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2.4重知识轻能力

我国教育部的调查显示,义务教育目前采用的教与学相结合的形式,体现出被动教学的特点。把教学建立在了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接收知识、探讨学习和能动性。教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丰富人的知识和情感,实现个体的长期发展。因此,可以看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3小学教育改革的措施

小学教育作为儿童获得以后学业的奠基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形势越来越严峻,小学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3.1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教学过程只学生的发展过程,学生主动参与使其成长的开始,教师应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其参与到学习中来,小学生对使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充满热情,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明白学生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快乐、有趣的一个过程。

3.2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就我国现阶段的小学教师队伍来说,还要做好壮大与充实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来说,受到人口外流与政府投入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基础设施与学校规模上发生了变化。加之教师薪资水平不高,打击了先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了学校中的教育质量。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方面就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与措施,鼓励专业素养高与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参与到教学中去,以此来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其次,可以借助提升薪资待遇等方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3.3建立健全评估体系

为了能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应建立健全学习评估体系,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并拓展学生思维,,在加强学生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注重对学生客观正确的评价,因小学生的承受能力较低,还不能够对教师的评价完全吸收,教师应根据学生成绩和日常表现,正确的评价每一位学生,避免错误的评价造成学生自卑厌学等心理。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加强职业素质培训是最为必要和基础的。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进新型教育人才,为教育团队输注新鲜力量,以全新的眼光展开教育管理工作。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注意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使教师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神圣性,转变功利性的工作态度,促使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对新型教育管理工作的钻研当中。

3.4尊重和欣赏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在面对学困生时,教师不要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而是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关心下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一个个困难从而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尤其使学困生能够摆脱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树立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小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育改革理念,意识到新形势下开展教育改革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一方面,教师需要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出发,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虽然小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但是对于一些事情往往有着比较独特的见解,教师需要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肖拴羊.小学数学启发式教育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15(04):47.

[2] 辛延立.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課程(小学),2015(10):42.

[3] 赖丽英.基于新课改对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09):68.

[4] 李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和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6(05):47.

猜你喜欢
思考研究小学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