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这肯定不是广告业的黄金年代。
无论在广告业内,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感知当中,这个论调都不让人稀奇。人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找到一个触动人心、记忆深刻和愿意分享的广告了。
耐克或许终于有底气说一句“不”。
美国东部时间9月1日劳动节下午,耐克发布了以美式橄榄球联盟(NFL)前四分卫Colin Kaepernick为主角的一则广告,文案是Believe in something. Even if it means sacrificing everything.(相信一些什么,即便为此要失去一切)。
如果你看过这则广告的海报或视频,就不难理解为何它之后在电视、广播、社交媒体上都迅速流行开来。耐克这个和广告业牢牢绑定在一起的运动品牌,再次向人们证明了广告的力量。
据统计,耐克的品牌价值因这支广告的曝光达到了1.64亿美 元。
电商研究机构Edison Trends的报告称,发布了这则争议广告之后,9月2日至4日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1%,高于2017年的17%。
一支有影响力的广告首先可以传递品牌的价值内涵。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掀动社会情绪,而这一次耐克选择的是有点冒险的,甚至可能引起争议的方式。這也并不是一个让人乐观的时代,人们都希望以各种方式获得一些振奋的力量。这位橄榄球运动员自2016年起曾多次在奏国歌时以单膝跪地代替站立,以抗议种族歧视、警察暴力和社会不公,知名度不算太高,而且一直饱受争议。
自签下Kaepernick两年以来,耐克一直没有在他身上投入过多。但这一次耐克投入重金,为他个人做了T恤、鞋子,还发起了捐款活动。这可能会影响一部分反感他的用户的情绪。更关键的是,Kaepernick并非现役运动员,如此的待遇在以往的赞助历史中非常罕见。在此之前,耐克选择的赞助者大部分都是风潮制造者。
这让我重新思考广告的价值。人们不间断地在讨论数据如何变革广告业,Facebook和Google才是广告业的大佬。但实际上,精准的数据统计和推送,总是和真实的广告世界离题万里,如何让公众对你有信任感、亲切感、尊重感,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技术。如果能让公众产生好感,错误都是可以被原谅的,行为都是可以被尊重的。
这的确是一个有些情绪化,并且在不断分裂的社会。那些连接和弥合情绪,在精神上唤起深处共鸣的广告,通常和产品、商业、盈利关系不大,而更多是从精神层面切入。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广告传递的含义,还可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品牌的内涵之中。
历史上这样的广告,被统称为“商业行动主 义”。
2008年,星巴克展开了“公平贸易”(fair trade)咖啡运动,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支付公平合理的薪水。Gap和很多公司也在2006年成立了(RED)—一个专注于对抗艾滋病的慈善组织。2011年,克莱斯勒运用了全球经济崩溃和汽车行业衰落的背景,作为重塑品牌和对抗危机的方式,其广告以底特律的说唱歌手阿姆为主 角。
对于耐克来说,这也不是它第一次将广告和政治联系在一起。1992年的时候,这家公司就发布了一项“女孩力量”的广告活动,意在提振女性的力量。这个被称为“If You Let Me Play”的运动,尽管最终的呈现只是一则印刷广告,但让耐克在出售产品的同时,将自信、力量和激励分享给女性。
然而没有任何一次比得上这次的争议,耐克第一次和政治的边界如此之近,不过它显然知道如何把玩“商业行动主义”这场游戏,也确定赢得了如潮的口碑和响 应。
今年还是那句人人皆知的耐克广告语Just do it诞生30周年。为此有了一系列活动,出场者包括:篮球运动员勒布朗·詹姆斯、网球运动员塞雷娜·威廉姆斯、滑板选手Lacey Baker、巨人队外接手Odell Beckham Jr.、西雅图海鹰队四分卫Shaquem Griffin等。但他们都不像Colin Kaepernick具有代表时代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