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娜,禹继国,罗文伟
(1.曲阜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2.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生处,山东 曲阜 273165)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的理论与应用模式不断涌现,新技术新工具不断渗入,传统行业急需不断转型,使得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成为技术革新和行业转型的重要因素[1-3]。工程应用型研究生作为新时期互联多技术的生力军[4],是高校科研队伍建设和产业技术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但很多时候,面对偌大的市场需求,对他们的引导并没有做到明晰地划分和要求[5-6],主要缘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2个关键问题。
学术型研究生整个科研过程,在本质上是“论文—论文”,有效的实践环节渗透体现并不明显。此外,高质量论文受研究生就业压力影响,学术型研究生并没有在科研论文中下足工夫,从研究生阶段直接过渡到科研院所继续做学术研究的学生还是少数,而且地方院校的学术型研究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并不多。如何提高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和自主科研能力,如何在强化理论科研素养的同时,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打破“论文—论文”的纯粹理论演化进阶方式,提高研究生自身的项目参与和驾驭能力,更好体现计算机学科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人才培养特点,值得探讨。
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周期一般定位在2~3年。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突击基础课程,第二学期进入了专业方向分化,着手进入开题、论文撰写和初步的实践过程,时间安排上显得过于急促。这几项与研究生培养直接相关的培养环节安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急于求成,结果就是差强人意,违背初衷。在二年级或三年级时,专业型研究生有很长的时间需要参与专业实践,但同样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问题,时间的安排也基本上约定俗成地固定在实习和找工作上。整个科研素养的培养过程非常零散,即有效的培养周期很难真正做到2~3年,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安排下,绝大多数的专业实践变成了“项目—项目”的机械训练模式,有的项目还与学位论文研究点无关,失去了专业实践的真正意义,且学位论文的深度也不够。
“做低质量的学术论文”与“做零散的应用项目”是现今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形成的两大关键问题。学术型研究生需要在扎实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专业型研究生是在具有丰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理论水平,因此,学术型培养模式优化为“实践—理论”(以实践和高水平学术研讨为驱动的学术论文深化拓扑过程),专业型培养模式优化为“理论—实践”(以扎实理论和针对性应用项目为指导的实践进阶拓扑过程)。
针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普遍现象,结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个专业、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关于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和改进,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①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学习—实践—就业—深造”有效转型中的人才能力结构和素养结构定位问题;②传统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育模式与新工科背景下工学专业过渡的工程性实训提升问题;③研究生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产学研、校企合作中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的问题;④“创新为关键牵引”“协同为线索疏导”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能力结构和技能水平的进阶问题;⑤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在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应用中的人才知识架构不融合不统一问题;⑥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多元协同资源的适应性整合和有效调度所依附的重点科研创新平台搭建和执行问题;⑦如何构建弹性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和跟踪机制。
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离不开基础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论[7-9]。由于计算机专业本身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且新工科和“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的学术与实践的方向和深入点颇具泛性和黏性[10],所以研究生教育教学也需要一套符合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的方法论。借鉴主体教育、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思想,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该着力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激励性,结合这些理论需求,进行有效的探讨和改进,形成体系自身的研究成果。
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计算机专业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人才自我的主体性创新意识,作为高学历的计算机人才,主体自我意识的创新非常关键。
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批评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寻找闪光点、赏识激励、树立自信是赏识教育的3个关键词,也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本策略。计算机研究生学习科研压力非常大,一个实验也许经历半年也没有成功,很容易有挫败感,学生需要鼓励,更需要适当的肯定,而不是打击和批评。在研究生培养中,笔者引入了赏识教育的思想。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他们想进入IT这个行业,但担心自己所拥有的技能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他们需要努力完成学业,更需要努力考虑未来。作为研究生教育者,有效分析每个研究生的兴趣和专业特长,创造一些机会,适当地引导他们的兴趣和特长,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是很有必要的。
吸收上述基本教育教学中的基本理论,结合计算机专业和研究生群体个体的特征,运用教育大数据中的学习分析方法,推出了课题组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理论(如图1所示)。
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的主旨目标是人才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进。结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体系创建过程中,遵循从“问题提出”到“成果获取”的执行路线,将整个过程分化为不同的阶段,部署为不同的执行方法和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图1 传统理论向计算机教育教学有效机制的进化
形成“双主体”“多角度”“适应性”融合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能力结构划分策略及执行过程。曲阜师范大学对于“双主体”的研究生职业能力,建立了以培养单位为主体的宽基础教学层次和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技能教学层次。对于“多角度”全方位职业人塑造问题,在政策、专业、企业文化、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通过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实践交流会等不定期考察访问的方式进行有效渗透。对应“适应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构建研究生立体化培养方案,实现了立体式教学体系,实施了阶段式实践体系,统筹各类资源,有效配备了齐全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
按照计算机专业“行业岗位技能”标准和适应性人才素养需求,开发了“项目有层次、技能分梯度、偏好多分支”的工程实训体系。
在实施中,笔者将虚拟网络教学平台与真实工程实践环境相结合,建立实验室与企业间的“虚实”二级柔性过渡实践体系。建立起计算机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阶梯培养体系和“技能双证”式人才孵化体系,许多研究生导师都取得了计算机专业的系列职业认证,研究生群体中已形成专业技能认证的自我技能发展体系。
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大力实施以讨论班为主体的导师方向课开展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在线课堂、在线学术报告、国际知名在线课程等资源[11-12],重新架构新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堂体系,做到实验室与教室适应性交叉或转化,设计了课程与实践充分融合的教学大纲和实训方案。
笔者根据生源情况,结合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实际,针对计算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的要求和策略,建立了弹性有效的研究生选拔和培养体系。
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在高学历人才培养上与兄弟院校和其他二级培养单位进行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创建高校重点实验室,用于支持智能控制、网络计算、大数据等方向的产学研过程。
大力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上实现协同与创新:在教学方案的策划中,强调引进国内外知名在线课程,如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等;举办各类学术报告会,在师生学术互动中,达成知识渗透、强化课程理解的目的。建立多个稳固的研究生实训基地,以实际项目为平台,不断完善和扩充应用案例库建设,做好案例蓝本的归档和规范管理。
从教学、科研、实践、学术研讨、人文情怀、素质教育等角度,以培养计算机专业卓越研究生为目标,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打破教室、实验室的界限,在实践中灌输理论原理,在对话中启迪思考。在研究生的日常教学过程,基本实现了以项目为索引的教学、科研、实践三者融合体系,将研讨会、学术沙龙和讨论班规划为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常态组织模式。与此同时,为提高研究生的人文情怀、做事格局和自学意识,培养敏锐的学术视角,在研究生群体中首创了“读书会”活动,已组织活动20余期,引起研究生的强烈反响。
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进阶合作创新机制,加强研究生国际化合作培养。近三年,由海外特聘教授牵头,以学术访学、联合培养和交换生为主要实施模式,大力推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取百家之长,与美国、日本等地的多所高校,建立了一体化的人才通道。知名学者专家走进来,优秀研究生送出去。实行合作导师制,提高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了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课题立体化参与及合作共赢。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可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催化相应的优质人才和学科专业,使得各项工作有机协调的开展,逐步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并巩固序列化的人才成长态势,树立各类资源建设的发展目标,并有效渗透到该体系的每个参与部分。在推进中,跟踪和保障机制由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系主任等教学管理角色参与、引导,及时了解教学管理规律和要求,熟悉教学管理业务,有效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做到细致、及时和准确,实现工作效率高、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强,持续改进措施的扎实运行。
以上执行方法和实施策略,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一个目标的驱动下,有效协同,以求实现可持续性进阶的人才模式[13]。在完成相关理论论证、方案设计和实施办法构建的基础上,形成可执行的文件和实施方案。目前,在曲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该体系得到充分应用,实现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该体系切入点之间的协作融合关系,达到体系整体创新的目标。
创新培养体系的构建流程分为3个部分。
运用大视野思考以计算机专业人才素养和能力为关键点的人才适应性培养体系结构,以计算机研究生基础专业技能为线索,定义了专业域板块,刻画了板块间“校内融合、校校协同、校企合作、校地关联”的实施模式。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适应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突破了传统计算机专业基础构件定义,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和不断变化的需求背景之间存在的“瓶颈”“脱节”和“桎梏”问题[14],充分论证和运用了工程学和管理学理念。推出融合人才共性培养目标和兼故人才个性特点的适应性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有机协同了新工科概念的新标准新战略;有效遵循“普教化”的基础目标,设计了“学历”“技能”“知识”“应用”和“理论”相统一的计算机高学力人才能力结构,是对适应性研究生培养体系一次强有力的调优和创新。
关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参与构成部分,以“立交网络体”思路,深入论证适应性人才培养体系内部关键参与要素、参与要素的功能目标和关联特点等,细化论证了专业域板块内有机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关联对接条件和无缝实施策略。
实施“立交网络体”的改革和探索思路。通过整合海内外各类资源创造各种有利机会,实施“师资立交网络”提升机制,在引进高水平师资的同时,建立较短周期内的研究生导师成长渠道;针对不同专业间存在相近方向和基础实施目标的课程群,进行师资、实践方面的有机调度和融合,以此实现“课程立交网络”;通过学校内和学校间不同的计算机专业培养单位的充分合作,建立“实践立交网络”体系,不断拓展和夯实合作单位和合作项目的协同力度和深度;通过在线课程群、在线课堂群、在线讲座群的引入,以及海内外专家不同广度和深度的合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实验室、实训基地、实践平台等多源参与的“教学立交网络”。
关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涉及整体与局部的有机融合,根据体系架构特点和局部参与构件立交网络式的有机执行方案,创新性地建立了多级协作机制、质量跟踪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不断创新合作培养机制,先后创建“企业协同、资源整合、高校集成、整体参与”的教育发展机制,“工程引导、高校主导、专业先导、行业指导、校企互导”的课程交叉、融合、开发和建设机制,“考试、考证、考评、考核”四位一体的教学实施评价机制,“工程师、咨询师、技师、教师”四者相结合的师资综合素养培养机制,“学术、科研、工程、理论”结合的多层次人才能力结构成长机制等。
什么是合适的信息技术人才、 哪些人才属性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所需的,已成为高等院校相关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对课题深度研究和不断摸索,笔者对复合型信息技术类人才的构成要素、素养结构及实施条件和执行措施、有效支撑体系、创新融合、人才培养协同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考究和论证,加上10多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实践改革,有效汲取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结合专业特色、工程需求目标及前景,成功探索出了以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为主线的高学历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发展策略、执行规则和关键要素实现了有效的继承和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