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个性化分类培养实践

2018-09-17 07:49叶广仔刘晓蔚
计算机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东莞学期课程体系

叶广仔,刘晓蔚

(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工程系,广东 东莞 523808;2.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科学系,广东 东莞 523808)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要求职业教育应做到“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1]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方式多元化导致生源结构裂变,中高职分段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基础,但知识结构不完整。[2]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材施教、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 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2017年通过问卷调查,对珠三角地区256家IT企业招聘高职或本科学历人才进行统计,了解 IT相关岗位人才需求数量。在这项调研中,网站设计与制作、软件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位列前三,如图1所示。其中,网站设计与制作岗位招聘高职人才133名、本科人才112名;软件开发岗位招聘高职人才66人、本科人才51人;移动互联网应用岗位招聘高职人才45人、本科人才27人。

此外,东莞市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产业为切入点,突破制约信息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夯实信息技术应用产业基础,培育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新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打造“信息东莞”。同时,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实现一个核‘新’区、四个示范区、五个特色化产业群的科学布局,构筑东莞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大基地”。其中,五个特色产业群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群、物联网产业群、大数据产业群、云计算产业群和集成电路产业群。

图1 2017年IT企业招聘统计

2 个性化教学模式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构建模块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分类培养[3]的教学模式,体现出课程的多样性和学习的灵活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扩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4],发挥学生主体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以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

2.1 独立编班分类培养

由于招生方式的多元化导致生源结构裂变,不同生源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为此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生源的特点进行独立编班分类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根据人才需求调研情况,结合本专业招生生源的差异对不同生源设置了4种教学班并开设不同课程包供学生选修(见表1)。

表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设置情况表

(1)专本协同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结合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专本协同班开设“Java Web开发”与“前端开发技术”两个课程包,为后续本科学习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

(2)三年制班。根据珠三角IT岗位人才需求情况,三年制班在第三、四学期开设“移动应用开发”及“前端开发技术”两个核心课程包以供学生选修; 在第五学期开设“UI设计技术”及“软件测试技术”两个方向课程包以供学生选修。

(3)两年制班。两年制班的生源为中职学校,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定制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在第二、三学期开设“前端开发技术”及“UI设计技术”两个核心课程包以供学生选修。

(4)中加合作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共同研究下,结合(BCIT)的教学特点,为中加合作班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及“前端开发技术”两个核心课程包以供学生学习。

2.2 实施阶梯式教学模式

个性化分类培养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地开展教学,让学生逐渐积累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实践实习经验。同时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设可供选修的“三创”教学课程以及可供选择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以三年制班为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实行阶梯式人才培养(图2),第一学年进行基础知识储备、第二学年进行专业知识储备、第三学年进行拓展知识储备及顶岗实习。其中第三学期学生可参与学生工作室项目开发,第四学期开展毕业设计为期1年,第五学期主要用于储备拓展知识及启动顶岗实习工作。此外,第三学期将选拔部分有兴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优秀学生参加“学生三创工作室”,以团队的形式由专任教师及企业技术骨干进行指导,开展项目开发,把真实工作过程融入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经验及职业素养,为顶岗实习及就业打下坚定基础。阶梯式人才培养是基于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学生从第一学期的专业认知到第五学期的校企合作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全程有企业参与。

3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为了顺利开展分类培养的教学,需要依据专业定位及岗位职业技能要求构建模块化、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以供不同类型的生源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进行选修,赋予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选择权,发挥主体优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图2 阶梯式人才教学模式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经过4年的省示范院校建设,目前已与“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经贸学校”建立了中高职三二分段职业教育,以及与“东莞理工学院”建立了专本协同育人教育,构建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以及专本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本专业在国际化办学上经过努力,2017年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建立合作办学模式,构建了中加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初步构建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本衔接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课程体系。

3.1 构建专本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2014年与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年开展专本协同育人试点项目(图3),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在高职阶段侧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在本科阶段侧重于专业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及企业级综合性项目研发。高职阶段的就业岗位主要面向“软件测试工程师”“Web前端开发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等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本科阶段主要培养“软件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系统架构师”等发展型复合型人才。

3.2 构建三年制的课程体系

依据“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岗位核心与基础能力”为导向,结合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进阶方式设计三年制课程体系(图4)。学生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平台课程模块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学生学习核心课程模块,可选择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包(对接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或者前端开发课程包(前端开发工程师)学习,第五学期学习方向课程模块,可选择UI设计课程包(对接网页UI设计师)或者软件测试课程包(对接软件测试工程师)。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兴趣选择学习两个课程包的知识,完成两个以上岗位职业技能要求。

3.3 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图3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东莞理工学校以及东莞市经贸学校计算机系经过多次交流研讨,针对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招生的学生特点,设置了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图5)。遵循“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的思想,以岗位能力为导向,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设置阶梯提高的课程模块,夯实岗位基础能力,进阶式提高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多层次的职业技能。

图4 三年制课程体系

图5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高职阶段,学生面向前端开发工程师及UI设计师等职业岗位,在第一学期专业平台课程学习后,第二、三学习可选修“前端开发课程包”或者“UI设计课程包”以及部分“专业方向课程”,第四学期开展顶岗实习活动,从而达到相应岗位的职业标准。

3.4 构建中加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

经省教育厅批复、国家教育部备案,2017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合作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自2016年本专业与BCIT经过为期1年的讨论交流,根据珠三角IT类岗位人才需求情况,结合两个学院的教学情况,确定就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

中加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图6)中专业课程共32门,其中BCIT课程19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DP)课程13门。BCIT课程主要包含有英语课程3门,专业基础课程6门,专业核心课程7门,专业方向课程3门;DP课程主要包含英语课程3门,专业基础课程3门,专业核心课程7门。该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面向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岗位职业技能外,还开设了6门英语课程如“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计算机英语”以及“公共英语”等,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BCIT教师(外教)的课堂教学。

4 结语

图6 中加合作办学课程体系

由于生源结构多元化导致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学生对自身的人生理想、职业期待、发展规划更加现实和多样。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根据生源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设置了4种教学班并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Java Web开发、前端开发技术以及UI设计技术等不同课程包供学生选修,在保证基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创造条件扩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实现分类培养多样成才[5]。后续将从个性化教育角度研究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对策,提高个性化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确保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东莞学期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东莞振宗机械展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公益金救孤的“东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