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艺术歌曲《苏莱卡之歌》的演唱分析

2018-09-17 01:53
大众文艺 2018年17期
关键词:莱卡曲式舒曼

一、歌曲介绍

《桃金娘》是舒曼创作于1840年的一部歌曲集,其中包括26首歌曲,将同一爱情主题贯穿于全集之中,是舒曼送给克拉拉的结婚礼物。《桃金娘》中每一首歌曲的歌词都是舒曼在欧洲多位著名诗人,如歌德、拜伦、、海涅等不同诗人的诗作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第二十五首《苏莱卡之歌》的歌词是选自歌德的诗。该诗是歌德在一次游历莱茵河、美茵河区时,结识了美丽的玛丽安娜·维勒梅尔,两人心灵契合、随即展开了柏拉图式的恋情,由此激发了歌德创作出抒情诗集《西东诗集》。

二、曲式分析

1.曲式结构图

2.音乐分析

结合词曲分析,《苏莱卡之歌》的曲式类型为三段五段曲式,A大调,4/4拍。三段五段曲式指的是:三段曲式的中段与再现段一起反复一次后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循环组合”。

用舒曼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首极端快乐的恋歌,每个乐句都只有短短的两小节,并从弱拍开始。a乐句从第二拍开始,一开始伴奏声部便引用“献词”中的琶音的进行,让两首作品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b乐句句首#A的使用,是旋律更加的丰富,句尾回音的使用,好像是要见到克拉拉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样。c乐句休止符的运用使音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乐句旋律为下行变化模进,伴奏声部为半分解进行,随后旋律渐慢渐弱,最后开放结束在属音上,为B乐段的进入做准备。

谱例1:a乐句

B乐段也是由4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的、开放性的乐段。e乐句为全新的音乐材料,使A、B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旋律为F、G、升G和A的半音阶式的级进上行,低音区的徘徊体现了作者无尽的思念。

谱例2:e乐句

f乐句附点节奏型与切分节奏型的运用,让音乐富有激情和跳跃感。随后将f乐句完整重复了一遍,f1乐句为f乐句的同头换尾的变化重复,结束在导音上,为主题的回归做好准备。

整个B乐段的钢琴声部与人声声部旋律相同,这样通歌唱同呼吸,紧密相随,共同塑造了完整的一个音乐形象。

随后,A乐段基本上为原样重复了一次,只有22小节的第2个音不一样。B乐段重复时只改变了两个节奏型。

再现段为原样再现。

歌曲整体上的音调和速度都比较缓慢,音区也大多集中在中音区,表现了曲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恋人的无比思念之情。

三、演唱分析

舒曼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不仅柔情缠绵、而且表情丰富,所以对于演唱者的再创作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例如:音准与节奏的精准度,情感的表达与正确的发音等等。要有正确的发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诗歌有所了解,才会对是各种的语音有所认识。演唱者在演唱《苏莱卡之歌》之前,第一,必须认真的朗读德语的歌词,并保证每个语音的标准发音,并掌握好每句歌词的韵角,例如:第2、第6小节的韵角是-en,带韵角的词有hagen、sagenn;第4、8小节的韵角是-in,带韵角的词有sinn、bin等。

第二,必须把握好作品中节奏的变化。在《苏莱卡之歌》中,人声的每一个乐句都是由弱拍弱起开始的,做到既不能机械地守着节奏,又要将死板的节奏生动的表现出来,只有抓住了这个特点,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气质。另外,还要注意渐强、渐弱时需要处理的更细腻一些,这样才符合作品中抒情特点。

第三,加强与钢琴部分的融合,由于舒曼所创作的艺术歌曲的钢琴部分更加的复杂、独立化和精细化,甚至有的部分,还能感受到“钢琴主奏、声乐伴唱”的倾向。所以舒曼在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把钢琴伴奏部分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整个B乐段的钢琴声部与人声声部旋律相同,这个时候我们在演唱时,就要与钢琴部分配合好,既要凸显出人声,又不能将钢琴声部所掩盖,要做到与钢琴部分同呼吸,紧密相随,不分你我,才能共同的塑造出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

最后,要强调“音准”问题。舒曼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就力图摆脱古典主义音乐的和声、曲式上的传统模式,不单单运用了离调、转调的手法,还会使用大量的不协和的调式变音,由此,给我们的演唱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例如:我们在演唱《苏莱卡之歌》时,要处理好旋律中的调式变音#A、#D、bG等。

四、结语

本文笔者通过对舒曼艺术歌曲中的《苏莱卡之歌》的相关背景、曲式分析、演唱实践等多方面着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该曲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苏莱卡之歌》的研究,能为后面的演唱者对该曲的深入了解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莱卡曲式舒曼
巴拉莱卡琴:从指尖流出的动听旋律
舒曼:请求法院做主结婚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机甲芯片
莱卡的太空邂逅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
另一个莱卡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