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杏
摘要:作文指导课是学生动笔写作文之前,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所上的一种作文课。上好作文指导课,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通过作文指导课,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是训练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能否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与教师的指导有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指导;小學生;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49
一、学会选择材料
在学生的头脑中,有许多材料要写,有的是符合中心要求的,有的是不符合的。写文章,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和盘托出。好的题材如山珍海味能馋人,差的题材干淡似白菜萝卜干。这就必须要教师指导学生做好取舍。
如笔者在教学生写关于写好人好事的文章时,很多学生写帮助老爷爷、老奶奶提东西,或扶盲人过马路等。这些题材总是给人一种落于俗套的感觉。这种作文缺乏新意,甚至是凭空捏造。所以笔者在作文指导课时对学生进行逐步指导,帮助学生在众多的材料中选取典型的、新颖的,选取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亲眼看到的或亲自听到的材料。这样,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他们不但写出了真情实感,而且非常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作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要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
学生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了解与认识,就会头脑空空,思想苍白,感到无物可写。学生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往往印象比较深刻,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言之有物。这就必须让学生到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坚持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源泉。平常笔者很注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随时把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有时笔者会根据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持续进行某项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坚持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如帮妈妈收拾碗筷、拖地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从而在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
总之,让学生融入社会,观察体验生活,是学生获得写作源泉的一把金钥匙,是学生写出丰富多彩,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重要途径。
三、读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认为,指导小学生作文,空口说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新的水来。作文的源头在于学生心中的积累,而心中的积累又来自课外的多读。作家唐弢说:“一个初学写作的人,必须重视实际生活,同时也该把读书当做实际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书本上的记载才不会成为公式存在,而可以匀和地融化在自己的生活里,融化在自己的文章里了。”所以阅读是写好作文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平时笔者很注重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笔者组织了读书班会和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通过故事会或辩论会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发展了语言,陶冶了情感,也为写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学生思维
写作不仅要合乎情理,还要大胆创新。但思维定势往往成为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限制了大脑思维的活跃性。笔者在作文指导课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新,让学生打开思路,把旧的写出新意,把平凡的写成不平凡。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对同一事物能从侧面加以思维,就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阐明道理。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实生活中,经常启发学生对一些已成定规的“概念”进行多方思维,大胆地进行一些探讨,将一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阐述得更加明确全面。这样,能诱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若能多角度激发学生大胆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要教好学生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结合现实生活,借助范文等,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焦桂岭.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6).
[2] 王少芹.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J].文学与艺术,2009(12).
[3] 杨 静.教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J].小学教学参考,2009(3).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官山学校 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