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志红
与孩子的每一次共情,都是对孩子情绪的一次解码。一次又一次的准确解码,将拼接成孩子心理世界的全景地图。
前几天,闺蜜带儿子去上英语课,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死活不肯进去。闺蜜说:“我按照育儿书中介绍的共情方法,尝试跟他共情。先是拥抱他,可是他推开我根本不让我碰。 接着我认同他的情绪,对他说‘你现在很生气对不对’,结果他非但不理我,还大哭了起来。”
她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共情没有效果呢?”作为育儿的高频词,共情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但问题来在于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共情”了,孩子非但不买账,行为甚至会更加变本加厉,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个关于共情的经典测试:设想你的孩子在公园跑丢了一天,你正要报警的时候,看见有人牵着你的孩子走过来了,请问,此时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常见的答案有这些:
1.“你跑哪里去了?”这是在责怪、质问。
2.“不是告诉你不要到处乱跑吗?”这是在讲道理、责怪。
3.“啪啪两耳光打了再说。”这是在发泄愤怒。
4.“我会抱住他哭,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是在触动悲伤等情绪。
给出以上答案的人,都没有做到换位体验。真正有共情能力的人,会站在小孩的角度,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
小孩丢了大半天,他的情绪和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恐惧、焦虑,所以,家长要想与小孩共情,首先要安抚他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大人可以先抱住小孩,说一些安慰他的话,比如“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吓坏了吧,我也一直在找你,可把我急坏了!来抱抱,别怕!”
不少人的共情之所以效果不佳,就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将共情当作息事宁人的工具,他们的唯一目的只是想让孩子停止哭泣。当孩子哭闹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动情,而是动怒。
共情,首先要动情。
每个人都有共情的需要,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希望自己的感受被看见、被认同。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期待的是真正的情感连接,而不是夹杂烦与怒、深藏功与名的共情表演。
我读高中时,有一次考试物理成绩特别差,下了晚自习,我和同桌一起坐在操场上,因为特别难过,我忍不住哭了。
同桌拍拍我的肩,只说了一句话:“我知道你很努力。”然后也陪着我哭了起来。读大学后,我们各奔东西,但是每次想起那个陪我哭的女孩,都会心生温暖。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共情,也是同理心。失恋时说你好可怜的是怜悯;说你会遇到更好的是同情;一直鼓励你走出来、时间会淡化一切的是悲悯;最后什么都不说,大老远跑来什么都不说陪着你喝酒的人是共情。
共情是与人一起感受情绪。我们总是尝试着用语言让事情好转一点,会评判,会给建议,会说教。但这些“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而真正能让事情好转的是“连接”,也就是感受他的情绪。
有一个孩子参加比赛失败了,坐在椅子上哭。他的妈妈坐在旁边一个劲地安慰:“失败是成功之母,重在参与就好了。”“下次,我们再努力。”小男孩的哭声仍然没有停止。
“妈妈知道你很在乎这个比赛,但是结果不如意,这让你很难受。没关系,妈妈陪着你。”如果妈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一下孩子对赢的渴望和输的恐惧,或许就不一样了。
共情不是讲道理,共情是感同身受,是“我知道你很难过,但你并不孤单,我会陪着你。”
每当看到孩子生气或伤心,很多家长会迫不及待去共情,想让孩子远离这样的情绪。但是,很多时候,要么孩子还没准备好,要么我们自己没有准备好。
有一回,我女儿突然发脾气。我很想去抱抱她,可她挣脱了我的怀抱,跑到桌子底下。于是,我静静地在她旁边,陪着她。过了好一会儿,她哭泣的声音慢慢小了些:“妈妈,我停不下来了,你可以帮我吗?“
我才抱起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宝贝,我们深呼吸,吸——呼——吸……”她努力地配合着,情绪也渐渐平复了。
开展共情的时机很重要,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瞬时”不如“适时”。孩子需要自己和情绪相处一会儿,家长也是。共情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地听,需要我们认真地感受孩子的情绪,需要去弄清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还没有厘清自己的思维情绪,还没有准备好专心地跟孩子共情,就慌不择路地冲进孩子的情感世界,这样就容易情不自禁地对孩子进行评判,就像我朋友那句让她后悔的话“你怎么能……”
如果没有准备好,不要急着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有时候,就算什么都不用说,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和抱抱他就好。这样能给孩子自己处理的空间,也给了自己厘清情感和思路的时间。
共情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共情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在情景发生的当下重复很多次,孩子才会渐渐平复。而有些家长尝试了一次或几次,觉得孩子没反应就放弃了,认为没用。
我女儿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九点多要去她的朋友果果家,当我们表示太晚不能去时,她立即哭闹起来。
孩子爸爸是这样与她共情的:“小鱼,你希望现在就去果果家玩?小鱼喜欢跟果果一起玩是不是?”
得到孩子的肯定回答后,爸爸又继续跟她共情:“你不能去找果果,所以哭?”“小鱼好失望。”结果,爸爸的话音刚落,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算了算了,你自己哭一会儿吧!”共情失败的爸爸,失去了耐心,朝孩子扔下一句冰冷的话。我只好搂着孩子,拍拍她的背,耐心地等待了很久,她的情绪才渐渐缓和了下来。
其实爸爸前面的共情都没错,只是需要多点耐心,多跟孩子共情几次,效果将逐渐显现。在挖井的道路上,眼看就要出水了,他却扔下了铁锹。
确实,与孩子共情太需要耐心,也太需要学习和练习了。孩子的信息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他们的问题往往隐藏着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伤心。与孩子的每一次共情,都是对孩子情绪的一次解码。一次又一次的准确解码,将拼接成孩子心理世界的全景地图。
对孩子受伤的感情来说,父母有效的共情无疑是一味急救药。如果父母能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说出他们内心的失望,孩子往往会获得面对现实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懂得孩子的感受,更愿孩子能从我们的理解中获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