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西安航天总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中风偏瘫系指一侧肢体瘫痪、不能随意运动,可伴有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临床症状,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等功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大量临床报道证实,针刺对于中风半身不遂具有良好疗效,为探明其作用机理,许多人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试验和临床研究。而头体针配合运用,在中风偏瘫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人,男20人,女12人,平均59.2±4.7岁,病程10~68天,平均52±5.5天;对照组28人,男18人,女10人,平均58.7±5.5岁,病程14~65天,平均49±5.8天。根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华医学会修订颁布)的相关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舌脉体征均确诊,排除因脑肿瘤、外伤、代谢障碍等疾病引起的偏瘫患者,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等原发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组:头针部位:患者头部顶中线(当方氏头针刺激区中伏象的头颈部,伏象支配全身的运动神经,为总运动中枢);患侧顶颞前斜线(当山西头针刺激区中的运动区);体针穴位:人中、上廉泉、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殷门、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太冲。操作方法:头针选用0.35×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进行针刺,患者一般采取坐位,所选穴位常规消毒,针以15°~30°刺入帽状腱膜下,沿皮平刺,进针1寸左右得气后,行捻转手法,频率为200次/分,捻转2分钟后,间隔15分钟再行捻转,共留针45分钟。留针期间嘱患者行患侧肢体的被动或主动运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体针选用0.30×40mm~0.30×5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所选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得气后行补泻手法(除悬钟,手,足三里施补法外均行平补平泻法),间隔15分钟再行针一次,共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对照组行单纯体针治疗,其取穴与操作方法同上,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量(ADL)评定表(Barthes指数评定)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前者得分越高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后者得分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高[2]。
经统计学检验,治疗前后NDS评分、Barthes指数组内比较:P=0.039<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组间比较:P=0.031<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DS评分、Barthes指数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DS评分、Barthes指数比较(±s,分)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DS评分 Barthes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2 22.13±5.27 10.13±5.46*# 48.37±11.02 71.95±13.06*#对照组 28 23.02±4.98 13.97±4.82* 47.93±12.68 62.75±15.20*
中风也叫脑卒中,它是以粹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针灸是治疗中风偏瘫的重要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即有大量记载,如《针灸甲立经》“偏枯不能行……泻在阴跷,右少阴俞,先刺阴跷,后刺少阴”。头针定位与大脑皮层功能相关,对头皮相应区域进行针剌,具有通调气血、开窍醒神、调理阴阳的作用。头部腧穴与全身各脏腑经络均有紧密的联系,是经气汇聚之所,《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就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头为诸阳之会”。头部亦为气街所在,经气过气街而止于脑,因此头部穴位也发挥着联系各经脉经气与脑髓的重要作用。头针直接作用于头部穴位,能更加直接地对脑髓发挥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头针治疗可通过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缺血半暗带血管新生,减少缺血造成的脑组织损伤,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作用促进中风偏瘫的康复[3]。现代病理学认为,头针可以启动机体的活血机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得中风偏瘫患者的血液流动过程中的一些异常指标起到有效的改善效果,对于患者四肢肌力的提升也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头体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NDS评分、Barthes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头体针配合在提高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单纯体针,值得临床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