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口腔科 四川 成都 610011)
牙周韧带注射麻醉操作简单,麻药用量少,在牙周膜间隙中直接注入麻药,麻醉起效较快,麻醉范围小[1]。传统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注射疼痛感明显,麻醉后患者舒适感较牙周韧带注射麻醉差,且麻醉持续时间长。本研究旨在对比使用STA行牙周韧带注射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在下颌后牙区牙髓炎患者的麻醉效果,为临床下颌后牙区牙髓炎患者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并诊断为下颌后牙牙髓炎的患者206例患牙206颗,其中男98例、女108例,年龄21~58岁,按初次就诊时间随机交替分为A组和B组,各103例103颗患牙。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下颌后牙牙髓炎需局麻下开髓引流者。
1.2.2 排除标准:牙槽骨吸收大于根长1/2者,牙周炎症急性期未控制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未控制不能耐受局部麻醉者,对阿替卡因、利多卡因过敏者,其他不能配合麻醉及口腔手术者。
1.3 方法
A组患者使用STA无痛局麻仪(Milestone公司,美国)行牙周韧带注射麻醉,注射用麻药为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碧兰公司,法国)。B组患者采用传统一次性5ml注射器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用麻药为盐酸利多卡因(西南药业,中国)加配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比例1:100 000)。分别在麻药注射结束五分钟后行开髓引流术操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情况,在麻醉有效患者中记录患者开髓过程中穿髓时的疼痛感。所有患者局麻及开髓引流术操作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比较A、B两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评价A、B两组患者开髓过程中穿随时的疼痛感。
1.4 检测指标
1.4.1 麻醉效果评价[2]:显效:患者完全无疼痛感觉;有效:患者能感受到轻微疼痛,但能忍受,不影响继续治疗;无效:疼痛明显,患者完全无法忍受,需终止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采用VAS评分法[3]评价开髓过程中穿髓时的疼痛感:视觉类比量表记录疼痛等级,0~3为无痛感,3~5为疼痛感不明显, 5~7为疼痛较明显,7~10为疼痛剧烈,患者无法忍受。嘱患者在长度为10cm的纸上进行疼痛级别标记划线,医生测量划线长度,测量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不满足卡方检验条件时,采用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两组均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1 A组麻醉完全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有效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麻醉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比较(n=103 n/%)
2.2 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差异,可见B组的麻醉效果要好于A组(z值=-5.602,P<0.05),但两组的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χ2值=0.001,P>0.05)(因为麻醉效果属于等级资料,这儿引入非参数比较麻醉效果的差异)。
表2 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比较(n=103 n/%)
2.3 A组VAS评分要显著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
表3 在麻醉有效后患者开髓过程中穿髓时疼痛VAS评分结果对比(±s)
表3 在麻醉有效后患者开髓过程中穿髓时疼痛VAS评分结果对比(±s)
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组别 穿髓时的疼痛评分 t值 P A 组(n=99) 3.72±1.01 3.753 0.000 B 组(n=100) 3.02±1.56
由于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骨皮质致密,采用骨膜上浸润麻醉的麻醉效果差,麻醉失败率较高[4],过去我们常采用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对下颌后牙区进行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确切,但麻醉注射疼痛明显,麻醉成功率受多因素影响,且存在一些麻醉注射后的并发症风险。而STA无痛局麻仪行牙周韧带注射时可以在进针前局部使用少量麻药对进针点进行预麻醉,并可以在计算机系统的智能控制下持续稳定缓慢的注射药物,从而实现无痛麻醉[5]。牙周韧带注射麻醉的风险相对较小,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麻醉效果肯定,患者更容易接受。
在本研究中,牙周韧带注射组患者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表明在下颌后牙区牙髓炎需开髓引流的患者中使用这两种方式麻醉均能起到同样良好的作用。而我们在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和麻醉无效率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分别对比两组中”麻醉完全”和”麻醉有效”比例时发现: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组“麻醉完全”患者较牙周韧带注射组比例明显高,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组“麻醉有效”患者较牙周韧带注射组比例明显低,且通过非参数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发现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麻醉效果较牙周韧带注射组更好。在我们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后开髓过程中穿髓时疼痛差异时发现,牙周韧带注射组患者穿髓时疼痛感较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穿髓时疼痛感明显,但两组疼痛VAS评分均在“疼痛不明显”范围。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认为牙周韧带注射法麻醉后开髓过程中这种穿髓时的轻微疼痛感是可以接受的。
杨霞等[6]认为在使用STA进行单颗牙牙周韧带注射时可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陈亚琼等[7]认为STA无痛麻醉仪牙周韧带内注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感,降低患者诊疗的恐惧程度,在急性牙髓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明显。在牙髓炎患者开髓引流术中,当我们需要在下颌后牙区进行麻醉时,选择牙周韧带注射麻醉可以减轻患者麻醉注射时的疼痛不适感,减小麻醉面积,减少患者的恐惧,降低麻醉风险,缩短麻醉带来的麻木不适感。虽然牙周韧带注射患者在开髓引流术中穿髓时的疼痛评分较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者高,但这种疼痛程度轻微,相对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本身存在的一些缺点来说,这种轻微疼痛并不影响医生的操作也没有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痛苦。虽然其麻醉效果较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稍弱,但对于开髓引流术来说这样的效果已经能满足临床需要,是临床一种不错的麻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