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8-09-14 10:27万志伟朱丽萍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6期

万志伟 朱丽萍

摘要:基于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是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的管理工具。伴随着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的增多,开发并使用更具效率、更有优势的ASP.NET系统,是工作实践中的实际需要。该文围绕基于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讨论,认为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出发点应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帮助保持项目课题研究的原始数据、有利于实验成果的保存、有助于下一步实验的开展。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当前是该管理系统在技术实现层层面存在三个问题,分别是管理体制限制管理思路,管理理念限制管理技术发挥作用 ,工作方式缺乏应有的重点.该文认为,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在实现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首先是理顺管理逻辑,第二是创新工作方法,第三是明确管理重点.该文意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基于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相关工作的协同进行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ASP.NET;科研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6-0077-02

1 ASP.NET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优势

ASP.NET作为科研项目的管理,是基于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而实现的。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使用人工记录科研机构科研信息的工作方式已经被证明是不具备效率优势的。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科研项目急剧增多。

就科研机构的科研实践看,科研项目本身也存在着点多面广繁杂多样的现实特征。围绕着科研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精细化管理的需求,科研机构当中承担这部分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也面临着管理方式和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为此,基于ASP.NET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所具备的强大的效率优势和功能优势,当前在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工作中,ASP.NET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从技术层面上看,ASP.NET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而言,它具有开发方式简单直接,操作清晰便捷,容错率高等特点。是适合科研机构使用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

2 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出发点

2.1 帮助保持项目课题研究的原始数据

基于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第一个出发点体现在它能够帮助保持项目课题研究的原始数据。创新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第一体现在:对科研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管理,实际上能够帮助原始数据的保存。从日常的实验实践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本身是为了通过对变量的控制来获得一些有效的参考数据,并且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这就意味着在很多基础性的研究领域上,某些实验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实际上是普适的,对于很多的研究者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如果这些实验数据没有被很好地保存下来,就会让后面的研究者在进行类似研究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已做过的实验重新再做一遍。缺乏有效的原始数据保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和人力。

2.2 帮助保存既有科研成果

基于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它能够帮助保存既有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某些实验结果所获得的成果,实际上是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的,这种无法保存的特性,使得科研项目尤其重要。因为实验的一方面描述了这些物质在产生的过程当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实验的禁忌,同时实验答案也准确全面地描述了真实的实验结果的性状和特征,这对于后来人的研究而言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如果科研项目保存不力,就会使得已有的实验成果被完全的抹杀掉了,这一方面是对前人工作的亵渎,同时对后人的工作也将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

2.3 帮助保证项目研究的接续性

基于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第三体现在它能够帮助保证项目研究的接续性。本质上来看,人类的科学实验都是前后相繼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过是一个前赴后继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所有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实际上都是基于前人对已有问题的认识和认知,基于前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理解来展开的。而人本身的记忆能力的局限和人本身流动性的特征,导致了一些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而至于实验过程,都无法借助神的戒指很好地保存下来,因此,科研项目就成为后人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人们只有更好的理解和明确了前人在相关问题上,研究和实验所达到的程度和取得的成果,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来进行更加精准且有针对性的进一步的操作。

3 着眼于科研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ASP.NET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1 管理体制限制管理思路

在科研实践中,管理体制限制管理思路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折射出科研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着权责不清的问题。我们做出这样的结论,基于的是对当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实践的分析结果。从当前的体制运转上来看,科研项目作为当前我国各个试验机构的公共空间,不同的研究者在科研项目当中从事自己各自不同的研究,他们往往是各自为政的,围绕着自己的课题和专题,开展不同形式的研究,而科研项目本身缺乏对这些研究者的组织和调动。更多的科研项目工作人员致力于为研究者提供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却不注意帮助他们保存他们的实验数据和科研项目,这就导致了科研项目的保存出现了权责不清的状况,对于实践项目的保存和调配也缺乏一个应有的规划和管理,这是当前存在的第一个问题。

3.2 管理理念限制管理技术发挥作用

管理理念限制管理技术发挥作用的问题也值得注意。存在这样问题的具体原因在于方法失当。因为实验数据的管理和调配,乃至于最终的保存,实际上都应该依照一定的逻辑来进行,这里面需要图书馆管理学方面的知识,需要统计学的知识,还需要一些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采取正确的手段和方法能够减少项目数据的损失,但是缺乏有效的方法,就会使得项目管理变得混乱,无论是在调集和查找的过程当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障碍,给后来人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也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3 工作方式缺乏应有的重点

工作方式缺乏應有的重点是当前存在的第三个问题。科研项目的项目管理本质上是对数据的有效保存。在科研实践当中,一个研究员在进行自己整个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成千上万的数据,这些数据的产生过程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在整个事件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也是不相同的,如果将每一个实验员的实验数据都进行无差别的保存,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取得不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也会由于数字体量过大,给后来人去查找科研项目带来的种种困难。

4 针对以上问题,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实现思路

4.1理顺管理逻辑

在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中,理顺管理逻辑是“规定动作”。针对以上问题,围绕当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的创新,所应该遵循的第一个路径,就是要选调专人的问题上,一定要跳出以往的窠臼,为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资源,选调更加适宜的人才来承担相关的工作。我们在这里强调指派专人,并不是意味着指派某一个人将要承担整个科研项目所有的项目管理工作,而是需要有人出面,通过与各个不同实验员进行良性的沟通和互动,帮助他们有序的保存自己的实验数据。

4.2创新工作方法

创新实验的管理的方法,第二个有效的路径就是要对具体的方法和方式进行调整。具体而言,就是要改革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方式,用更加清晰和明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科研项目管理。具体而言,科研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引进计算机大数据系统,将实验数据完全电子化,并且将已经电子化的数据输入电脑,进行大数据和云计算,以此来得知实验数据本身所内部含有的内在逻辑,用这种方法来帮助科研项目研究人员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帮助他们更加轻松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项目和数据。对具体的方法进行调整,并不是要颠覆所有的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法,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个人的工作压力。

4.3明确管理重点

第三个路径就是要锚定保存的重点。上面提到的,科研项目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所记录的数据,并不是每一个都有用的,而如果对这些已有的数据进行项目化的存储,进行无差别的对待,就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科研项目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与实验的操作人员提前进行明确的沟通和互动,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和互动,哪一些实验数据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并且采用特殊的方法,将这些明显对后来人有启发有帮助的数据进行更加妥善的保存和保管,这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筛选的过程,有利于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利于帮助各个从事专业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科研项目上有更多、更新、更快、更好的突破。

5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开展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着眼于变化发展的现实情况,在针对科研项目所进行的项目管理实践中,使用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也是符合科研工作者根本利益的。在科研机构中承担一线管理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而言,使用这个系统也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宏观上看,这种方式是从内部入手,理顺管理关系的有力举措。基于此种认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举措来推进ASP.NET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应该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赵培光.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趋势预估[J].南昌理工大学学报,2013(8):12-13.

[2] 王汉卿.新形势下人员奖惩机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研项目管理学刊,2013(5):78-79.

[3] 王晓妮.科研项目管理体制革新的方法探讨[J].青年管理者,2013(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