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瑰宝,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尚有不少的空间。仅从匾额、楹联这个角度,探讨了苏州园林的思想内涵和美学特征,从而认为,匾额、楹联在古典园林中不是点缀,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是园林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匾额、楹联;美学特征;审美价值
徜徉在苏州园林中,我们一般会被它的巧夺天工,宛自天成的美景所吸引,但是要理解苏州园林的内涵,欣赏和研究它美的价值,必须去关注和探究已成为园林构景一部分的匾额和楹联。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贾政之口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大观园)……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1]在这里,曹雪芹强调了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园林景观的灵魂,是园林深刻内涵的精神所在,如果没有它,纵使再美的景观,也只是表现了造园物质的本身,却不能生色。何谓“生色”?即超越园林景观本身所叙述的内涵。
一、匾额、楹联的美学内涵
匾额、楹联是中国园林独具的特色之一,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西方园林的构成往往是建筑、绘画、雕塑、水池、植物等,宽阔,整齐,明亮,划一,以名家的壁画、雕塑为亮点。而中国古代园林,特别是苏州园林,匾额、楹联虽然没有西方园林中绘画、雕塑那样引人注目(从色彩、体量上说),但要深入研究园林的内涵,其作用要远远超过西方园林的绘画和雕塑,因为匾额、楹联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并非点缀或装饰,而是园林构思、主题的集中表现。
苏州园林属文人园林,其园主或是地方士绅,他们出身世家,家底富裕,构筑花园来贻养天年;或是退休官僚,叶落归根,购置园林安享晚年;或是官场失意者,欲以隐居方式保持自己人格的清高。这三类园主都是文人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构思园林,往往先用简练的诗句构出各景区的主题,然后根据诗意作些草图,在建造时则仔细体味意境,推敲山水、亭树、花木的位置,使景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诗情画意。而在园林大体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最后的加工,给园林建筑起名题额、配对联写诗文,通过文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苏州私家园林的匾额、楹联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是园林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
匾额、楹联是从古代山水诗中脱离出来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炼的文学形式,具有诗歌凝练、精粹、含蓄、生动的特点和文学的蕴含性、丰富性、多样性。
(一)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可以用来形容苏州园林的匾额、楹联涵盖内容之丰富和深厚。苏州园林的匾额、楹联涉及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以及传统的文人雅俗等诸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
留园五峰仙馆匾额:“藏修息游”。匾额取自《礼记·乐记》中“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儒家关于学习修身的格言。
沧浪亭水亭匾额:“观鱼处”。此亭原名“濠上观”,与今名意思相同,取意于庄子、惠子濠梁问答和庄子濮水钓鱼的故事,是老庄思想的代表。
留园亦不二亭匾额:“亦不二”。“不二”是佛教语,与对面的贮云庵,为园主念佛修行之所,为佛教思想的体现。
留园的曲溪楼,题名语出“流觞曲水”典故。流觞曲水,河边畅饮,自魏晋始,是文人风流雅韵的一大时尚。
诸如种种,不一而足。苏州园林的匾额吸取了文赋、唐诗、宋词以及文学典故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将士大夫阶层思想的历史变迁、矛盾复杂,含蓄地表现出来,形成园林中独特的表现形式。
(二)简约而意丰,情繁而辞隐
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意思说,画面要借助题跋来突破景物的空间限制,用语言补其不足,来生发画中不易表达的思想感情。园林与绘画一样,也有其“画之不足”之处,也需要“题以发之”。匾额、楹联,往往虚实相生,情意无穷地创造了园林的景外之景,或景外之人和事,景外之情和意。
网师园濯缨水阁楹联之一: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
楹联仅仅八个字,极其简练地概括了四个典故:曾参每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颜渊恪守“四毋”信条言行,大禹、陶侃爱惜光阴的态度。这八字修身立德楹联,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与濯缨水阁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苏州园林中许多名园的园名也含义深刻,深藏着园主的慨叹和情思。苏州园林的门一般较小,有的甚至深藏在狭长幽静的小巷中,门口一方匾额为园名。试想,如果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涵碧山庄(留园)等园名改为王园、宋园、苏园、徐园(或刘园),即以园主之姓命名,顿然失色。因为这些园名反映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千百年来对自己生存空间的苦苦追寻和独立品格的坚守。
隐居是文人傲世的一种表现。彻底的隐居者可以剃度出家,也可以隐入山林。但是,这种与封建集权断然不合作的行为,为历代统治者所不容。唐代白居易的“中隐隐于市”思想为士大夫阶层寻找到一条折中之路。苏州园林正是这种隐逸思想的产物。
沧浪亭的园主苏舜钦,由于屡次上书议政,被罢官。罢官后买下五代广陵王钱元僚旧池馆修建而成,以《沧浪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之意,命园“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拙政园园主明代弘治进士王献臣受诬陷被降职,罢官后失意回乡,在苏州城内购地,请文征明设计,历时16年建成该园。他借潘岳《闲居赋》句意“灌园鬻疏,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给园取名“拙政园”以自嘲。网师园为清乾隆时光福寺少卿宋宗元“倦游归来”修筑而成,以“网师”命园名,表示自己只适合做江湖中渔翁。吴江同里退思园园主任兰生,光绪十年(1884年)因过失被弹劾落职还乡,遂建园闭门思过,取名“退思园”。
《园冶》造园之说“意在笔先”,即园林建造之前必先有一主题。拙政园以荷为主进行构园,有“芙蓉榭”“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留听阁”等建筑。主建筑“远香堂”取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句意。《爱莲说》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立,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历代歌咏莲花的作品俯拾皆是,唯有《爱莲说》意境高远,道出荷花在污浊环境中保持高洁的情操。从此莲花为洁身自好的象征,为君子比德的常用花卉之一。拙政园浓墨重笔突出荷花主题,彰显了园主内心追求。
可见,苏州园林的匾额、楹联文字简洁,内涵深刻,不是园林建筑构成的点缀或装饰,而是园林内涵的弥补和扩展。正像曹林娣教授在《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一书的序言中所说“这些摩崖镌刻、匾额楹联,作为艺术语言,不只是一种符号、工具和建筑物典雅的装饰,而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本题的建构,作为传达旨趣、透露景观的文学渊源或人文内蕴、升华景观意境等手段,是景观的‘诗话、‘心灵化,是对于景观表象和心灵境界的一种审美概括。因而,具有历史的、人文的、审美的价值,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珍品。”[2]
二、匾额楹联的审美价值
匾额、楹联的审美价值,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审美价值观念,并且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宇宙等审美关系所形成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还引领观赏者在艺术审美(欣赏)中不断形成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结构,获得审美体验(二度体验),即审美塑造。
(一)引发联想,拓展园林景观的审美内涵
如果说,欣赏园林像欣赏一篇散文或一首乐曲的话,匾额、楹联就像散文中的脉络和乐曲中的主题一样贯穿园林欣赏的全过程。
拙政园有一个小亭位于四面环水的小岛上,有两桥与岸上相连。夏日,站在此处环顾四周,顿觉炎炎暑气消失。小亭的匾额“荷风四面亭”,巧妙地诉说出此景给观赏者的感受:荷风四面,清凉惬意。这是审美想象的第一层空间——愉悦、畅神。其抱柱联: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这副楹联的句式是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刘风诰所撰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而作。下联则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见访》诗名句:“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联语中蕴含了一、二、三、四序数让观赏者吟哦、感叹之外,还描绘了四季之景:“一房山”“半潭秋水”“三面柳”“四壁荷花”。在此,楹联拓展了景观的时间限度,将观赏者的想象力进行了广度的开拓,形成第二层审美想象空间——联想、思考。这是匾额、楹联作为文学艺术的特性,激发观赏者的想象力获得的。同时联中“四壁荷花”中的“壁”字更是运用得绝妙。“四面”为平面所见,而“四壁”为立体的描绘,满眼荷花的繁盛和曼妙,仅一字就点睛而出。“壁”字描写的是人的错觉,但给人的却是奇妙的感受。
拙政园“梧竹幽居”的匾额和楹联同样精妙。梧竹幽居是一座有白墙和围廊的方亭,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子建筑上的巧妙之处无需赘言,其匾额“梧竹幽居”,不仅将周围景色描述出来,更在于表现了隐逸的情调。此为第一层审美空间。梧桐为中国的名木,“凤凰非梧桐不栖”;竹子历来是名人雅士喜爱之物。苏轼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梧竹幽居”渲染了隐逸的情调和自视清高的风格,引发观赏者对隐逸的遥想和深思,此为第二层审美空间——哲理的思考。其对联为: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此联描绘了动静、明暗、虚实之境,将自然之景和人的性情陶冶结合起来,表达了“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哲学理念。楹联引导观赏者赏景、阅景,在时间、空间上展开联想,获得审美愉悦,并引发观者的思考,令人产生二度审美体验。
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了。”[3]苏州园林正是通过匾额、楹联将园主和造园者的思想矛盾、生活情趣、审美格调等充分地展现出来,引领观赏者进行审美活动,以独特的美的特质打动观赏者的心灵。
(二)虚实相生,拓展审美的空间
苏州园林一般占地面积较小,造园家力求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于是,园林用建筑、山石、水池、植物以及多种构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构筑“片山勺水”“拳石假山”,所谓“壶井天地”“芥子纳须弥”,将人们的心从狭小的园林中引向自然天地。属于文学范畴的匾额、楹联却正好能帮助观赏者将视野、联想引向外在的广阔空间,使物、景获得“象外之境、境外之景”,也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看到了无限丰富的内涵。
网师园代表景观之一“月到风来亭”。亭名取意宋理学家邵雍的《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人少知。”楹联描绘了天光云行、清空无执、悠远淡寂的情趣,但更多的是把人的视线和心胸引向广阔的宇宙,引领人的心性与宇宙本体进行交融,以此达到自由的境界,即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地。
著名的沧浪亭,其楹联为: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这是一副集联,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诗,下联出自苏舜钦《过苏州》诗。该联精妙之处在于,它不是仅仅引导观赏者欣赏沧浪亭的景致,而是将欣赏者的心灵引领到天地万物中:清风、明月、近水、远山,将这些自然的山水拟人化,赋予它们无限的情致和风韵。在山水之间,人才能回归其本真;在山水之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楹联获得中国山水诗的精神内涵,对审美的空间进行广阔的拓展,将审美的视角进行纵深的开掘,使得沧浪亭格调清越、渺远。
宗白华先生在《空间意识与空间美感》一文中说:“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4]这种俯仰自得的节奏化、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同样在园林的匾额、楹联中凸现出来。
(三)营造意境,幻化审美意韵
苏州园林,不但景美,而且意境也美。何谓意境?《庄子》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意象”,晚唐司空图在《诗品》中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南宋严羽的《沧浪涛话》:“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是在对外在美的参照物进行观照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是情与景的结晶体、交织物,也就是情景交融,产生意境。它提供了一个富有暗示的心理环境,用以指导人们对美的形象展开联想。
高超的艺术意境应有深度、高度、阔度。拙政园“雪香云蔚亭”,有一副对联,见者无不吟哦沉思,对联写道: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联出自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对联反其道而行之,用蝉噪和鸟鸣,反衬寂静。空山鸟语、林静蝉噪,自然如此博大,人类如此渺小。生命如蝉声、鸟声那样短暂,万物如山一样恒定。该联一方面表现了空濛、宁静的氛围,另一方面表达出佛教的虚空美和寂静美,给亭周围渲染禅的氛围,引起观者的禅思,使位于山上的雪香云蔚亭,超凡脱尘,宛如天界一角。这种意境富有禅的空渺的意味。
拙政园西部有一扇形小亭,隔岸与凌波浮水的曲廊相对。其匾额为变体隶书所题“与谁同坐轩”。轩名套用了苏轼《点绛唇》的词句:“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意境高远。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一书里说道:“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5]一个水边小轩,用苏词的意境,将一般的赏景上升到对生命的顾念,对自我的返照,表现了对个体感性存在的深切体认,从而获得哲理的高度。这是意境的最高境界。
卡西尔说:“在科学中,我们力图把各种现象追溯到它们的终极因,追溯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在艺术中,我们专注于现象的直接外观,并且最充分地欣赏着这种外观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6]苏州园林中的匾额、楹联表达了园主人的哲学、文学、艺术、人生的诸多观念,内敛含蓄,不事张扬,将一种生命的智慧静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需要我们用智慧去领悟。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2]曹林娣.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黑格爾.美学(第1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4]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清雅说风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5]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董正秀,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