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威伟
(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随着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兴起,语料库在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阶段,基于语料库和及物性的单向研究较为丰富,然而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关键词“文本类型”和“及物性”只有3篇相关论文,输入关键词“语料库”和“及物性”无法检索到结果,可见以语料库为研究方法,并结合及物性来研究汉语回忆录文本类型较为欠缺。由于回忆录在进行人物背景描写时,需要大量的介绍性信息,故其具有信息型文本特点,同时《我的人生》这篇回忆录每一部分都是以一首小诗结尾,而诗歌具有美学特征,所以该文本也兼备表达型文本特点。该回忆录主要记录了一位普通农民在坎坷的生活中不屈不挠,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迎来美好的生活。此外,也让人们意识到要珍惜爱、拥有爱、传递爱和享受爱,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本文将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对回忆录《我的人生》英译本进行量化分析,并结合韩礼德及物性系统来研究回忆录的文本类型,以明晰其文本特点和文风,为其英译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文的理论依据是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和韩
礼德的及物性系统。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卡塔琳娜·莱斯在《翻译与批评:潜力制约》中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主要是为了创立一个客观而全面的翻译批评和评估模式。基于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提出的语言功能三分法,莱斯将文本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1]。
表1 文本类型划分及特点 (改编自Reiss,1971)
从表1可以看出信息型文本的语言功能是传递信息、知识和观点等,语言逻辑性较强,文本注重内容而非形式,翻译时应采用简单平实的语言,使译文明晰化,如教科书,新闻等。表情型文本的语言功能是表达作者的态度,语言特点是具有审美性,文本比较注重形式,翻译时应采用同一策略,保持原文的美学形式,从而使译文忠实原文,如诗歌和歌词。呼唤型文本的语言功能是呼吁或者说服读者或原文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语言特点是具有对话性质,文本注重呼吁性,目的是唤起读者反应,翻译时多采用改写等效的翻译方法从而达到感染和呼吁文本接受者的目的,代表文本有广告和演讲[2]。
而及物性系统是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提出来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不同的过程(process)表示出来,并指出相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传统上,及物性是针对动词而言的,即作为及物动词的特性[3]。根据活动或事件的性质,以小句中的动词为基准,韩礼德总结出了及物性中六种主要的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 心 理 过 程(Mental Process)、 关 系 过程(Relational Process)、 言 语 过 程(Verb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和存在过程(Exsitential Process)[4]。
本文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利用语料库软件对《我的人生》这部回忆录的英译本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和及物性理论结合,从而达到研究目的。首先,笔者利用Wordsmith Tool 4.0 统计出译本的类符/形符比,高频词,词长分布以及平均句长。
1.类符/形符比
类符指的是文本里相异的词汇,不考虑重复使用的词和大小写,换言之,一个文本中,重复出现的形符只能算作一个类符;形符指文本里出现的所有词汇,类符/形符比(TTR)的高低是衡量文本中词汇密度的重要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本词汇的难易程度,也可以体现文本的词汇丰富度和多样性[5]。
表2 译本相关数据统计表
由Wordsmith Tool 4.0得出的表2中可以看出:英译本的类符/形符比为16%,相对较低,说明类符数偏少,而形符数偏多,这意味着译文中词汇丰富度也相对较低,而回忆录为信息兼表达型文本,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应具备信息型文本特征,即文本简单易懂,词汇丰富度相对较低,文本主要以传达信息为目的,达到信息交流的效果即可。类符/形符比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译者在翻译时采取了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即明晰化,使译文简单明了,从而和原文保持信息型文本特点的一致性,常见的如直译、音译、省译等。因此,类符/形符比较低体现了汉语回忆录的信息型文本特点。
2. 词长分布和高频词统计
词长分布和高频词统计可看出词汇难易程度,从而从某种程度上判断文章阅读难度[6]。文本中如果词长普遍偏长,则说明文本词汇难度较大,反之亦然。而高频词统计主要是针对文本的词类,如果文本中动词、形容词过多,则说明文本辞藻华丽丰富,而信息型文本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动词的使用,信息型文本常常采用介词来替代动词和形容词,以使文本内容简洁明了。
从表3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词长分布情况。在译本中,2-4个字母的单词所占比例较大,而5个字母及其以上的单词则相对较少,这说明在译文中简单词汇使用较多,长难词使用的较少。由于词汇越长,阅读难度越大,这进一步说明译者在对回忆录进行英译时尽量使译文符合信息型文本特点,忠实于原文的文本类型。所以,根据词长分布情况,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汉语回忆录的信息型文本特征。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译文中排名前15的
表3 译本主要词长分布统计
表4 译本高频词统计
词汇分布情况,即高频词统计。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五个词,皆为介词(the, and, of, to, in),说明短语使用较多,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15个高频词都为虚词,这充分说明译者在翻译中避开了对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使用,降低了阅读难度,符合原文的信息型文本特点,即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在这些介词之后,可以看到“I”和“my”出现的比例也很高。我们知道,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因此回忆录要求“三亲”原则:亲闻,亲见,亲历,是第一手信息资料,所以“I”和“my”的大量出现充分说明这是一部回忆录,全文主要以第一人称来叙述。通过对语料库统计数据的定量分析,我们发现《我的人生》这部回忆录符合信息型文本特点,译者翻译过程中也继续保持了这种特点。
由于回忆录兼有文学文本的功能,故其也具有表达型文本的特点。笔者通过平行语料检索软件Paraconc对齐后,找到原文中的两首诗及其英译本,并根据动词分析标注出原文和译文小句的过程类型。这也能说明以小句为单位,以小句主要动词为核心进行翻译是保证意义功能转换的有效途径[7]。及物性在反应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经验、构建不同的小句类型和结构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英汉双语转换过程中,由于英汉语言各自特征的不同,经常会发生一些及物性的变化[8],而对于表达型文本来说,保持原文及物性才能将其美学特征保留下来。
例如:
重机之情
重机生涯十八载,(存在过程) 风华事业双丰收。(物质过程)
拼搏奋进结硕果,(物质过程) 展望前程尽开怀。(心理过程)
The Nostalgia for Heavy Machinery Plant
There are eighteen years of working in heavy machinery plant, (existential process)
I yielded double win on glory and career.(material process)
Fruitful results were achieved by my struggle and effort, (material process)
Reminding me of the delight when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mental process)
人生几何
人生道路自足迹,(物质过程) 秽月峥嵘尽开颜。(物质过程)
征途路上有苦甜, (存在过程) 曲折人生诚府深。(物质过程)
拼搏进取写春秋,(物质过程) 老朽古稀苦变甜。(心理过程)
How Brief Life Was
The footprints were engraved in the road of life,(material process)
And the eventful years made everyone light up with joy. (material process)
Bitterness and sweetness existed in my journey.(existential process)
With tortuous life looking unpredictable. (material process)
We made struggling efforts to write our lives,(material process)
We felt happy after bitterness when approaching seventy. (mental process)
首先这两首诗在原文中都未按严格的韵脚和韵律进行创作,但形式仍然是诗,对仗工整,具有形式美。在译文中,第一首诗中译者用“career”,“future”来押尾韵,注重美学特征,再现了作者对重机的深深怀念之情。第二首诗译者用“joy”,“journey”, “seventy” 押尾韵,在体现形式美的同时,也体现了音韵美,这充分说明原文属于表达型文本,译者才设法将其美学特征表现出来,以保持和原文的一致性,达到表达型文本的文本功能,即传递审美形式,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译者需要使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增译、转换等。
例1:
原文:风华事业双丰收。
译文:I yielded double win on glory and career.
例2:
原文:拼搏进取写春秋。
译 文:We made struggling efforts to write our lives
分析: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汉语是意合句,所以可以是无主语的主题句,但英文是形合句,必须有主语,所以译者将原文的主题句转换为主语句,增加了主语I和we。通过转换的方法便可以将原文中隐含的信息表达出来。
例3
原文:老朽古稀苦变甜。
译 文: We felt happy after bitterness when approaching seventy.
分析: 在本例中,译文在原文基础上不仅进行了主题-主语的转换,而且增译了动词approach, 这样可以体现作者老年将至却能体会到苦尽甘来。这和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方法有区别,一个注重简洁明了,一个关注美学特征。
其次,可以看到这两首诗的译文都未改变原文的及物性,更深层次地与原文保持了一致性,译文体现了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态度,语言特点皆具有审美特征,且文本注重形式,翻译时采用了同一策略,保持了原文的美学形式,从而使译文忠实原文,这充分体现了汉语回忆录的表达型文本特征。对于译者,在翻译一部作品的时候,尤其是具有表达型文本特征的时候,如果过多地改变原文的及物性,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形美和意美的缺失。同时及物性的一致性也说明译者在翻译中遵循了忠实原文的原则,这是译者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在忠实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升华。
本文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我的人生》译文,在及物性理论视阈下对其源语文本类型进行研究。同时本文借助语料库软件统计出类符/形符比、词长分布和高频词研究汉语回忆录的信息型文本特征,并进一步利用韩礼德提出的及物性系统来分析汉语回忆录的表达型文本特征。回忆录一般兼具信息型和表达型文本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要简明地传达出原文信息,并兼顾其文学文本特点,注重译文和原文的形式对等及美学特征,而译者在针对不同文本类型时也要找到对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达到翻译的交际效果。本文以语料库为研究方法,并用及物性系统做理论框架来研究回忆录文本类型是一个新的视角,仅抛砖引玉以期能为研究文本类型和及物性特征的学者提供更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