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恬愉——观吴宇华作品

2018-09-14 03:38郭晓川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艺术品鉴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人画设色青花瓷

文/郭晓川(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松风山月》纸本设色 138.5×69cm 2015年作

看宇华的画,让我想起明代练安的一段画论:

画之为艺,世之专门名家者,多能曲尽其形似,而至其意态情性之所聚、天机之所寓,悠然不可探索者,非雅人胜士,超然有见乎尘俗之外者,莫之能至。(《金川玉屑集》)

同是明代的李日华也谈到:

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六砚斋笔记》)

两段画论都使用了一些共同的概念,如性、情、韵。练安所论“超然有见乎尘俗之外”,实际上是指在艺术创作中突出表达性、情、韵之最高要求。在艺术创作中,很多艺术家局限在技能层面而不能提升自己的艺术认知水平。因此,这些艺术家也就很难发现自己的性和情,从而也就无法“得其韵”。性和情一方面是由先天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所决定,同时,它们也为后天的学习和阅历所塑造。艺术家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探究如何将这种性、情因素充分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论的率真。唯有如此,艺术家的创作才有可能达到李日华所谓的“得其性”和练安要求的“超然有见乎尘俗之外”。

宇华为人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坦诚真实,其性情颇有超乎尘俗之古风。董仲舒曾谓:“性者质也。”认为性就是“如其生之自然之资”。我认为这些内涵就是宇华的“自然之资”。宇华其画一如其人。与某些艺术家强作闲逸之态不同,宇华在作品中流露的闲逸是自己真实性情的高度凝练。也就是说,宇华在作品表达的就是他的思想生活,也是他的生活态度。所以,宇华的思想与他的作品表达是高度一致的。观照这种统一性,让人体验到宇华信笔营造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

《湖山一望》纸本设色29×60cm 2014年作

《坐爱林泉》纸本设色29×60cm 2014年作

宇华在艺术观念上的统一性,造就了他在艺术表达方式上的特征。宇华在传统文人画笔墨趣味基础之上,大胆吸收民窑青花瓷器写意性绘画的因素。宇华一直对收藏青花瓷残片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从这个收藏过程中,汲取很有艺术价值的养分。青花瓷绘画最早受到中国文人画影响,画师们利用高温瓷釉的特性,树立了与中国文人画精神一脉相承而又独具淳朴大器意味的绘画风范。宇华的作品笔法简练、造型简括,意境幽雅和气质豁达,这些特点的形成应该归因于宇华对文人画精神和民窑青花瓷器写意绘画传统的积极融合。在这里,宇华寻找到了能够与内容充分配搭的形式。王国维论曰:“感情真者,其观物亦真。”(《文学小言》)观物,就是认知形式。

宇华的写意人物画写生作品秉承了他的一贯精神面貌,追求一种神清气爽的意境。他的人物画一方面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的表现,另一方面则着意于画面独特意境的营造。宇华刻画人物造型简洁概括,笔法洗练,画面质朴而练达,虽有古韵,却又不失时代气息。在今天写生人物画作者几近千篇一律的追摹纠结、拧曲和故作痛苦状的风气下,宇华的这些人物画作品恰如一阵清风拂面,令人如饮甘泉,沁人心脾。这不能不说是宇华的独造。

《淮南子》曰:“清净恬愉,人之性也。”(《人间训》)这恰似对宇华绘画作品特质的概括。(2009年7月)

《人物写生》 180×60cm 2012年作

猜你喜欢
文人画设色青花瓷
国画纸本设色《荷》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岩高千尺虎》
《独白系列之三》
纯净的青花瓷
郑庆余艺术作品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