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凡
摘 要:生涯指导是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期望得到加强的教育内容。生涯指导主要通过系列课程和活动等服务,帮助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生涯奋斗方向,掌握能够实现生涯目标的程序与方法。具体到高中阶段,就是通过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和整合分析,做好升学定向和升学准备,做好职业定向和就业准备。在以学生发展指导的视角进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有效开展高中生生涯指导的经验:要有课程保障、成长性辅导、生涯档案,在学校开展多元活动服务的同时,加强学科渗透,全校协同合作,合理利用一切资源,注重学生生涯应变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发展指导;生涯指导;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123-03
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政策制度正在积极地建立之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目标,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随着“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高考改革,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选课、择校和择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在社会、学校和学生多方的需求推动下,中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更名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这意味着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门,是探索和落实学生发展指导教育理念的重要执行者,其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将工作重心从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矫正与预防,转变为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与规划,进而转变为以学生发展指导的视角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生涯教育。
2015年开始,我校率先以发展指导的角度,对学生的成长给予支持和服务,探究学校层面可开展的学生发展指导行动方案内容。在这里,笔者将结合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从学生发展指导视角,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带来的变化进行探讨和分享。
一、从内容而言,生涯指导是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意义上的学生指导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各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内容和含义已经发生很多变化,并成为和教学、管理并重的现代高中三大职能之一。指导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教育方式,最初的学生指导本身就源于职业指导。可以说,在就业难题等现实问题的重压之下,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让教育者重新开始重视一直被忽略的指导领域。
学生发展指导一般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系列发展服务项目,以实现学生个性、社会性、职业和学业的积极发展(Myrick,1987)。且主要是通过系列课程与活动服务,在开发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Vernon&Strub;,1991)。
根据我国学者黄向阳的研究,学生发展指导的内涵主要分为方向指导和方法指导。具体而言,方向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探寻正确的努力方向,这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者一般生活态度的指导。方法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找到达成目标的程序与方法,包括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行动。方向是目标指引,方法是实现工具。
管理是时下使用比较普遍的教育模式,无论是校规、班规、家规,还是不成文的习惯和文化,我们习惯于告诫学生不可以做什么,限制和束缚学生。指导是要根据学生自身和环境的具体情况,在充分了解实情后,告诉学生有哪些选择,可以怎么做,启发和推动学生。指导可以发挥管理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
指导的领域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是生活指导、学业指导和生涯指导。生活指导包括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指导,涉及自我概念、兴趣与特长、心理调适、人际沟通、团队合作、领导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学业指导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选择分科等几个方面。生涯指导主要包括升学定向与升学准备、职业定向与就业准备等多个方面的生涯规划内容。当下在高中开展的生涯规划指导,就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愛好、能力特长和价值倾向,对自己适合的、喜欢的、能胜任的职业方向进行探索了解,找到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价值的途径与行动方法,为更广阔的人生发展做好准备。
二、从现状而言,开展高中生生涯指导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需求
我校针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有效问卷2237份)和教师(有效问卷106份)开展了“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现状调查”,对我校学生在学校发展指导方面的需求与现状进行了评估。
结果发现:学生在学业发展、生活技能发展上感受到的指导较多,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的期待和需求。而在生涯发展方面截然相反,学生渴望得到指导的需求最高,而落实的现状相对最差。
教师指导意愿方面,教师在各个维度都有着强烈的愿望去帮助和指导学生,并且对自己的指导能力与效果有着良好的自信,这与我校的教育情况是相符的。相较而言,在强烈的指导意愿的支持下,教师们普遍认为自己的指导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总体而言,我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一直有序开展,得到学校重视并不断地进步完善,在学业指导和生活技能指导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我校系统而科学的生涯指导始于2012年,是相对较晚才全面开展的教育内容,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唤醒了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生涯教育教学方法,但仍需要继续加强。这是师生的共同期待与需求,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从功能而言,生涯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发展的理念
首先,我们可以先思考几个问题:1.高中学习的阶段有没有想过要上哪所大学?2.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自己要选报什么专业?3.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了什么信息?最终如何确定的?4.后悔当初的专业选择吗?5.什么时候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6.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吗?7.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重新填报志愿(或者选择职业),你会选哪里?8.你自己的特质适合从事的职业有哪些?当学生好奇并关注类似问题时,当教师思考并回答类似的问题时,就是在进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了。
相比而言,我们曾经的高考志愿决策可能更加仓促、迷茫,甚至是盲目,很多人在选择前焦头烂额,选择后才发现自己走上的并非是合适的路。而当下的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提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准确而全面的信息之后,再做出适合自己的高校及专业选择,从容、理智、自信地走好人生重要的一步。同时,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形成了生涯规划的意识,习得了探索人生的技巧,知道如何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就教育目标而言,生涯指导有利于学生科学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发展,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的体现,真正能够为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引航。
其次,就学生发展指导的功能而言,不仅包括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矫正,在事后干预和辅导,还包括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以及促进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这三个内容。从“矫正”到“发展”,需要教师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与学生积极交流互动,提供建议和引导。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探索并形成自我统一性的重要时期,需要将早期培养的各种技能和当今的职业标准建立联系,了解并能胜任自己在社会中承担的人生角色,而不是迷茫、冷漠和混乱。
相应的,学校的生涯指导工作重心需要从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出发,尽可能有针对性地提供丰富的探索信息和途径,竭力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自己,了解和接触社会,让学生有动力、有机会、有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从方式而言,发展指导为生涯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传统的教育指引会告诉学生“现在应该怎么做”“多少分可以考进哪一类大学”,仅仅是确定了一条以分数衡量的引导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途径。从学生发展指导视角出发的生涯指导,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和判断,可以从“我的兴趣所在”“我的能力所在”“我的价值追求”“社会需求所在”等多个角度帮助学生规划生涯,主张学生多元探索、灵活选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能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实现个性发展。
目前,我校的职业生涯指导包括课程、讲座、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心理健康特色活动等多种形式。其中,生涯规划指导系列课程以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从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我匹配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自我探索部分从科学的理论角度出发,使用专业测试(艾森克人格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气质类型测试、多元智力测试、职业驱策力测试等)、价值澄清、能力拓展活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特质所适合的职业。
职业探索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专业、高校、职业、社会信息,教授给学生实用的信息探索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生涯人物访谈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能够有效搜集和筛选自己需要的可靠资料。
职我匹配部分是在充分探索的基础之上,引领学生整合所有信息,学会科学地进行最优决策,树立当下可行的目标,并能够为此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积极行动,同时建立不断探寻自我、适时调整、灵活应对时代变化的思维和能力。从学生的期末作业和咨询辅导的反馈中可以看出,目前的工作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具有启发、指导作用的。
在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工作实践中,视野逐步打开,思路逐渐清晰。笔者有几点经验分享,希望能对今后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1.课程是落实生涯指导的主要途径。
生涯指导课必须列入学校常规课表中,保障指导能够稳定、系统的进行。我校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常规课和选修课都有固定课时,设计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以体验式课堂为主,循序渐进地教学,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职业生涯探索的知识方法,感受生涯规划的意义,还能从内心激发对自我的好奇、对社会的憧憬、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个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找到前行的方向和动力。
2.发展多种形式的成长性辅导。
相比于一小部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自己潜能、成为理想中自己的愿望,他们希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有更准确的了解,对未来有更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在上完生涯课程之后,预约心理教师进行生涯规划咨询的学生日益增多,除了个体辅导,利用沙盘、主题沙龙等团体活动进行集体辅导外,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更多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未来的目标是能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连续的、细致的生涯指导。
3.建立学生生涯探索档案。
生涯指导并不是由教师为学生指出职业方向,而是教师陪伴学生从自身特点出发,一起探寻和确立专属的发展方向。如同在入学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心理档案一样,通过学案的形式,将自我探索测试的结果、自我认识的反思、实践的体验、获得的生涯信息等,全部记录下来,有助于学生将探索历程和探索结果进行积累保存,回顾分析,逐步理清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少学生会前学后忘,只记住零星的信息,遇到问题时还是无从下手,很难形成探索的思路框架,这会非常浪费时间、人力和物力。建立生涯探索档案,不仅将有价值的参考材料记录留存,也能培养学生进行生涯探索和反思的意识与习惯,一举多得。
4.让生涯指导理念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在各类校园活动中,积极融入生涯指导的内容。如我校在5·25心理健康月和校园心理剧大賽中,多次设计生涯类主题,引发学生的热烈响应。在学校的宣传栏、过道、多媒体展示窗口等地方,加入生涯指导内容介绍、高校展示、专业介绍、职业信息等相关内容,方便学生关注,让生涯规划成为学生熟悉的话题,重视的内容。
5.全校通力合作,重视学科渗透。
无论是校领导、班主任还是学科老师,每一位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都会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不同的教师角色可以起到不一样的指导作用,学校生涯指导的落实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全体教师协同合作。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我们多次邀请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如何开展高中生发展指导的培训,积极开展了普及生涯指导的理念,提升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指导的技能。班会课、各学科的常规课、假期社会实践、高校招生宣传、毕业生宣讲会等多项活动,这些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学科渗透,比如物理课讲到力学部分时,教师将擅长力学的人今后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从事的职业、相关人物故事等进行简单介绍,鼓励学生把学科兴趣升级为生涯志趣。
6.全面调用资源助力生涯指导工作的开展。
职业探索比自我探索更加需要各界资源的帮助,我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小组探究和汇报的形式分享学生对职业的探索信息,心理社团周期性地开展同伴交流和指导;利用家长职业的易得性,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为学生了解职业、认识社会,提供学习、参观、实践和访谈的机会;利用毕业校友的多样性,邀请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回来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提供决策经验和建议。
7.生涯指导应注重生涯应变力的培养。
生涯指导并不是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确立固定的职业目标。个体和社会都在不断地进步和变化,生涯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探索方法,能够不断更新对自己、对外界的认知,调整判断与选择,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保持活力,正所谓,授之以渔。比如有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定为目标的理想高校及专业,在内蒙古地区并没有招生计划,这便提醒他需要找出备选方案,即与现实相符的高校专业选择,同时探索其他实现原本理想的方法,比如转专业、双学位和读研读博等,能用发展性、适应性、变通性的眼光去看待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设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10,(15).
[2]胡健,阮成武.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基本架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3]胡健.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现代取向与价值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1,(12).
[4]周羽全.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生涯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