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雪容
摘 要:因中考、分数和排名的需要,知识的传授成为学校思想教育的重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思想教育的主旨,即人的心灵的关照。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要坚守教化立场,关注学生的心事,为学生筹划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初中思想教育;心事之学;存在问题;坚守立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21-02
当前,一些初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使得部分情感需求被遮蔽、忽略。部分情感的缺失造成自身的内在体验对情感需求的麻木,从而导致道德上的冷漠。初中生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社会兴趣不断增长,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融入逐渐扩展的生活中。初中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认识自我”是初中学生独特的生命和成长需要,学会审视生命状态是初中生对内在的生命需要和生命能量的自我唤醒。
一、当下思想道德教育的境遇
有学者认为,古典社会是“信仰冲动力”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由信仰引导而产生了人的崇高的精神创造和心灵激情,而现代社会由资本引领,“经济冲动力”支配了所有人群和个人,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和对欲望的填充,几乎成为了每一个人的日常事务和中心工作。物质成为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人们对生命的终极意义不再有追问的好奇和热情。在拥挤狭窄的生存空间,人的心灵的吞吐量越来越小。当然,作为社会人的老师也不例外。有为生存忙碌的老师,自然就有为分数焦虑的学生。分数排名“消得学生憔悴”,分数排名把部分学生的尊严撕碎了一地。对于学生这种心路历程的苦与乐,老师无暇顾及,如果学生思想出问题了,只能仓促应对结果而无暇深入研究追踪原因。这就是当下思想道德教育的遭遇。
二、坚守教化立场,实现让人的心灵回归
在当今以分数衡量一切的基础教育中,学生成为知识的收纳器。思品学科教学也不例外,重知识的传授、轻心灵的洗涤,漠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一门“人”学,以探索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思想教育理应关注人的幸福。道德教育的主旨应是“心事之学”,应关注人之心事,实现让人的心灵回归,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为生活做准备这一功能上。因此,道德教育要让学生体验生活,内化道德思想,涵养身体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践——践行人世间的美好意愿。在践行德性中构建“向善”的生活。明白人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也要善待他人,我要活,也让他人活,我要活得有尊严,也让他人活得有尊严。人与人之间应是合乎德性的利益均沾。道德教育是引导学生对可能生活的实现。使学生懂得幸福快乐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心理状态的满足,还应体现为一种合乎德性的存在。
因此,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以整体性的视觉来审视人,关注周遭生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全面细致地洞悉学生的心路历程。但在时代生活的影响下,思想道德教育亦步亦趋的跟随现代科学技术,本是关乎情感、態度和价值观的心灵教化的德育问题,却逐渐变为教师呕心沥血的教学问题、教学技能问题,最终成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问题。当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不再关注人心时,思想道德教育就可能只成为知识学习,仅使人在学习中获得零散的知识,而没有形成对人整体的理解与认同。
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化成效最终将体现在人是否身体力行,是否践行“善”的生活。因此,初中思想道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构建符合人性规范的心灵秩序,活出人应有的模样。通过感悟和体验,通过心事表达人类关于文化和生活的种种需要和希望。因而,要以关系性思维去看待思想教育活动以及对人的灵魂、品格的塑造。作为人文学科,思想道德教育无法运用精确的现代科学技术去测量、勘察人的内心世界中“善”的量度,相反,它极需要人的移情与理解,需要运用反思、体验的方法,去倾听周遭生活世界中蕴含的教育意向和诉求。
思想道德教育的这种向善的教育路径不是指向文字上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也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要通过个体积极的心灵体验来实现“向善”的内化和外化。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个体对“向善”的积极外化中——“善”的践行。如让学生拥有积极的生命态度,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这种积极意向不是拥有知识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教化来达成。道德教育所指向的美好情感不是被直接给予的,是要有常怀仁爱之心、欣赏之心,怀揣美好意愿,才可以更多地体验美好情感。
三、聚焦学生的心路遭遇,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相对于成年人的世界,生活在当下的小孩应该是幸福的,因为物质的充盈,所以一定会带来丰腴的精神世界。然而,答案是“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强调“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不免沦为一种俗气和肤浅的套路。对于孩子缺什么,又有多少家长、老师知道呢?每每说孩子的思想问题就满口的缺“爱”,好像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是或只能是“爱”的教育。扪心自问,老师除了给学生传授有限的专业知识之外,又给学生哪些心灵的指引?观照当下的教育境遇,学生的分数成为了老师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取得更高的分数可以成就老师的职称、荣誉甚至晋升。这样,使得教育教学似乎更多的是教师获得荣誉资格的条件、评聘职称的工具。至于学生的心路历程,老师并没有深入探究,甚至忽略,老师关心的是知识的传授能否带来更高的分数。
在这种教育场域中,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这三维教学目标中,更加注重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逐渐偏离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尽管“智育”有助于人的智商的开发与提升,但缺少了对人性的关注与反思,容易使人成为没有高尚灵魂的“空心人”。
“智育”偏重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只注重双基和分数,从而,导致其评价具有短期性和功利性。走向“心智之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了唯知识论。但纯粹的知识学习无法成就人的个性发展。在工具主义的渗透下,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更多地关注能力培养和知识的掌握,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心灵世界的建构,背离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从人出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这样一来,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转向了微观的教育现象碎片,以发现、捕捉新兴的教育现象来求关注,在追求“有用”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出了功利性。
从某种程度上说,初中思想道德教育似乎与学生的心灵修行渐行渐远,或者说思想道德教育已无暇顾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无法了解学生的心路遭遇。尽管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升,但缺少一种人性的温情和关怀,因为对知识传授的倚重遮蔽了人对思想道德教育生活丰富性的认识。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应回归人文之学,关注心灵,回归生活,帮助学生构建合乎德性的灵魂栖居之所。
四、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道德学习和生命成长是建立在丰富的、基础性的情感之上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关注情感,培育学生逐渐形成自尊自爱、规则学习、善人际交往、有责任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帮助他们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从而,达到内在生命需要、生命能量的自我唤醒。
参考文献:
[1]解学梅.思想品德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考试周刊,2008,(23).
[2]黄建军.以心育人健康发展[J].中学教学参考,2009,(6).
[3]易远云.德育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熊孝梅.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3,(5).
[6]赵连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研究[J].深琛教育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