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姐
大山深处的硬汉子王祖华,今年39岁,是湖北省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用了9年多时间,带领众乡亲在悬崖上凿壁开路,千方百计在穷乡僻壤发展多种产业,脱贫致富,昔日落后、闭塞的穷山沟如今变成了繁花似锦的美丽乡村。
被称为“鄂西屋脊”的绿葱坡镇位于湖北省巴东县中部,山高地险,冬寒夏凉,“半年不见天(雾大),半年不见地(雪多)”,全镇高山约占68%,是典型的老少边穷的高寒库区镇。
2004年,25岁的退伍军人王祖华经过艰苦打拼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当他喜滋滋地开着小车衣锦还乡时,临近北界村口,小车无法通行,村里根本没有可以走汽车的公路。
当时的北界村,208户654人,“两道河、两面坡、三道崖”,没有一条通向外界的公路,乡亲们出行靠两条腿,多在贫困线下艰难度日。
王祖华回忆,当年村里35~45岁的青壮年“光棍”就有50多人。看到这种情形,王祖华心里十分难过,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乡亲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
要想富,先修路。2006年,王祖华拿出自己的3.4万元积蓄,带领40多位村民苦战3个月,修通了一条3.4千米长的公路。2007年春节前夕,遭遇特大冰冻灾害,全村交通瘫痪,水电全部中断。为了让乡亲们过个温暖的春节,王祖华赶去县城买来1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免费为全村供电送水。
2008年9月,乡亲们一致推选王祖华担任北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盼望他带领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
王祖华决定继续修路。2009年初,王祖华带领30多户村民义务出工,自己垫资26.5万元,无偿将自己的挖掘机开进工地修路。在西藏当过兵的王祖华特别能吃苦,带领众乡亲克服重重困难,经过8个月的奋战,硬是凿通了1 000多米的悬崖,修通了7千米的楊桥公路。
寒来暑往,9个春秋。为了修路,王祖华先后垫资100多万元,带领乡亲新筑公路70多千米,硬化主干道13千米,引进项目12个,被乡亲们称为“倒贴支书”“愚公支书”。
有人说王祖华傻,王祖华却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很清楚贫穷的滋味。自己当富豪却眼睁睁看着父老乡亲受穷,这样的事情我做不来!”
谋求发展的“点子支书”
公路修通了,如何发展产业,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
王祖华开始琢磨起来。2009年,他率先租了200亩土地种植烟叶,自费聘请2名烟叶技术员指导全村种植烟叶,有了技术保障,乡亲们种植烟叶的积极性高了,产业迅速发展起来。随后村里成立了烟叶专业合作社,烟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00亩,年产值超过100万元。
为鼓励大家种植魔芋、萝卜等蔬菜和西洋参等药材,在王祖华的建议下,村里陆续建成了蔬菜基地、药材合作社。村民李正国两口子都是残疾人,生活拮据,在村干部的鼓励下,两口子种了5亩魔芋,当年收入2万多元。目前,全村魔芋种植面积发展到1 000亩,产值300多万元。
王祖华鼓励大学生能人回乡创业。女青年小芳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发展,收入可观,在王祖华劝说下,小芳返乡创业,在村里建起了标准化养殖场,养了300多只山羊,同时兼做太阳能销售代理,个人年收入30多万元,还帮助安排了10多名村民就业。
2014年底,北界村与野花坪村合并,沿用野花坪村村名,王祖华再次当选村支书,全村人口由600多人增加到1 138人。
野花坪山川秀丽,空气清新,夏季凉爽,秋季缤纷。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王祖华提议下,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目前,旅游公司已与无锡一家科技公司签约,由旅游公司筹资1 000万元、科技公司投资3 000万元共同打造野花坪乡村旅游特色项目。
易地搬迁的“扶贫支书”
“规范新农村村民拍手叫好,住进豪华楼全家齐声喊棒”,横批“共产党好”。这是笔者今年春节后在村民杨连叁门前看到的一副对联。
村民谭志喜家,整洁宽敞,彩电、冰箱等家电一应俱全。女主人介绍说,以前她家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是村里的贫困户。2015年9月搬进了新居,自家只出了3万多元就住上了两层楼房。现在丈夫在外打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
据王祖华介绍,2015年,为了让一些贫困户从偏远的破旧危房中搬出,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村里依靠国家易地搬迁政策,决定在野花谷修建“洋桥新居”。村委会请来施工队,统一设计,建起了一排排小“别墅”,目前已有89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搬迁脱贫。
经过9年多的艰苦奋斗,野花坪村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环境优美,人均年收入由380元提高到5 700多元,村民骑上了摩托车、开上了小轿车。2016年,野花坪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王祖华先后荣获巴东县、恩施州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恩施”人物、“湖北好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支书等荣誉,2017年当选湖北省人大代表。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秋丰路社区服务中心邮编:4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