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荣
临睡前,8岁的儿子神神秘秘地问了我个问题。“爸爸,幸福是什么?”“宝贝,幸福就是你小时候睡前骑在爸爸身上的咯咯笑声啊。”我答道。儿子高兴极了,他的神情表现告诉我还想再骑一次。我爽快地说道:“宝贝,请上马。”“驾——驾——”那晚,儿子睡得很甜。
幸福是什么?对啊,幸福是鸟儿畅快翱翔天空的自由,是海浪撞击山岩的澎湃,是落叶归根的安详;幸福是父母听到宝贝甜甜的欢笑,是老师收到莘莘学子的节日祝福,是退休之日一段浅浅的送别……在儿子骑马的兴奋之余,一幅幅关于幸福的画面浮现眼前。
时间滴答,流光易逝。一眨眼,十八年的教学时光一晃而过。其间,我见证了默默耕耘讲台,爱育桃李的李老师的退休,也见证了厨艺精深的工勤人员(专技岗位转工勤岗位)李老師的退休。两位老师的退休场景,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李老师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她烹制的稀饭爽口润喉,炒出的酱肉香辣可口。不管是面对学生,还是面对教师,总是满面春风,工作热情不减。不管是民办代课期间还是公办执教时间,不论是进行教学活动还是从事后勤服务,两位老师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把美好的青春、满腔的热血挥洒在了教育一线的战场上。
2017年9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被调整到管理学校的职改工作岗位上来,经手了李老师的最后一次聘任。那早是李老师在岗的最后一顿早餐,她显得十分精神,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对工作的不舍。
“普老师,我喜欢静静地来,静静地退休。”是的,她做到了。曾经,带着对山区教育的憧憬,一个人来;如今,背着退休还乡的行囊,一个人走。
2018年3月的最后一天,李老师“悄悄”地退休了!回味着唇齿留香的菜肴,目睹温馨的食堂,李老师渐行渐远的背影总在眼中浮现,我心中不禁涌起阵阵酸楚。任凭心中五味杂陈的熏扰,我还是镇静深思:这一时刻,是该有一点温煦的!
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给新时代背景下的老师作了全新的角色定位。提出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千万教师中的一员,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也倍感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与自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相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由省、县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这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是政府给予长期奉献乡村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奖励,李老师也是其中之一。
但从学校的角度微观李老师的退休之行,似乎还有些缺憾。
用心搭建平台,衷心致以谢意。
三十年前,像李老师一样的青年男女个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为培养一方儿女,一干就是几十个春秋。他们踏踏实实搞教学,勤勤恳恳做辅导,为山区的教育尽职尽责;他们爱育新苗,桃李天下,此时退休心情十分复杂。李老师把人生的半辈子都托付给了学校,作为她所在的学校,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应该积极发声。学校可以邀约李老师曾经的学生前来座谈,挥手送别;也可以组织现在就读的学生前来叙旧送行;还可以通过学校工会活动组织教师代表座谈、组织师生搬搬行李……简单的仪式,厚重的情谊,真诚的表达,一句“谢谢”,能让师生道出对退休教师的谢意与崇高的敬意。见此情景,李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定会倍增。
用心营造氛围,真情关怀沟通。退
休是人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当事者在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适应不了环境的突然改变,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疾病。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或已经退休且心理调整较好的老同志前来座谈,通过面对面的贴心交谈,使其尽快调整心态,为发挥余热,重归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学校用心营造交流氛围,面对面真心实意的沟通,真情关怀,退休路上李老师何愁孤寂无助呢?
用心筹划表白,温心送上祝福。美
好的祝福,永远是人间的心灵鸡汤。我曾为第一届学生年年邀我到他家杀年猪,送上节日的祝福乐不可支;为在教师节上收到各种各样的节日卡片乐乐陶陶;为与学生迎面相逢收到“老师好”的问候而心情舒畅。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师生见面会时,李老师最需要什么?我想,一张小小的祝福贺卡都能给李老师带来满满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退休之际,给人幸福,是人之常情,是一种职业认同;点燃温暖,用心创造幸福,是一所学校、一个组织、一个集体应有的视野!
老师,愿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