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观宇
中国的现代学徒制从规划立项,到第一批职业院校试点,再到现代学徒制在各试点院校铺开,经过几年的发展探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不仅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还为社会提供了不少高技能型人才。随着试点的不断深入,国家扶持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文件还没有落实,资金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不少专业已经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校企间的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徒制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现代学徒制破冰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代学徒制是集企业职业能力培训与学校学历教育紧密结合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其基本的特征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学徒具有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岗位成才,强调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势,需要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完善对接途径,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保证教学实施的质量。当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深入到了教学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信息资源的不通畅,这种分段式培养的模式也出现了教学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空间艺术构成,还需要懂得一定的工程技术和材料方面的知识,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教学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很容易因为资源信息不通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同时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断层或者重复学习,最后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的试点推进,传统的“校本培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的需求。在一段时期内,传统的“校本培养”方式对职业院校的师资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其利用有限的校企资源对教师“双师能力”进行培养,体现出“校本培养”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促进了部分教师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成长,后来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校本培养”主要依托学校资源来开展,然而学校资源有限、管理水平不高、师资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等都成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掣肘因素。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其特有的交互性、灵活性、针对性都更为符合新时代教师“双师”建设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校本培养”的局限性,因而,在现有的内外环境下,从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已成为时代的必然。
顶岗实习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环节,其开展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然而学校的顶岗实习期却往往是评价和监管最薄弱的环节。传统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是对学生在企业的每个实训环节进行评分,按照评分项目所占比例,进行分数折算,最终形成综合评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为企业的招工选择提供了依据。但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缺乏全面性、综合性和专业性,忽视了实训的过程细节数据,很难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不准确性也不利于企业选择所需人才。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完善顶岗实习期的评价机制,是学徒制进一步开展的重点。同时,在教学监管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校企、学生与企业师傅、学生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制定合理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措施,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工作中的存在感,都是现代学徒制深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里,将企业资源引入学校作为教学内容,是其发展的重点,也是对学校教学的一个补充。在传统学徒制实践教学中,将企业实践项目引入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然而如果学徒制实践教学只是简单地引入企业实训项目,不从方法、手段和技术上进行创新,学生将很快失去兴趣,很多实训教学项目难以完成,最终很难达到学徒制的预期培养目标。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利用设计公司的实际项目进行学习和调研,经常需要实地量房和了解周围环境,针对一定数据和空间做出概念设计,然而调研出行成本较高,家居空间的面积也不适合大规模组织参观考察,使得这类实地考察课程往往被搁置,只能象征性地用一些枯燥的文字来表述这些知识,学生很难消化,且不容易形成实际的职业技能,这也不符合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初衷。
上述几点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了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下文拟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或缓解相关矛盾。
图1、校企合建数字化资源库
信息化技术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通过开发、扩展、传播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共享、互交、开放等特点顺应了当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能够极大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共享。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通过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避免重复建设,采用AR虚拟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实习监管平台等手段提高教学建设水平,从而将相关学科与专业的优势发挥出来。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一种服务于教学的知识载体,主要将图片、视频、文本等教学相关资料集成在一起,通过智能搜索程序,快速查找到所需资料的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虽然起步不晚,但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般仅局限于校内资源库的建设,缺少与其他院校的资源共享交流,与企业、行业的资源共享更是凤毛麟角。校企之间的深化合作,除了师资和硬件上的互通外,还应该结合各自优势,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针对一个专业知识节点,学校通过教学的角度进行资源收集,企业从行业角度进行资源开发,从不同维度来诠释这个专业知识点的应用方式。如厨房设计,在学校教学中,主要教授厨房的功能分区、结构构成、色彩搭配等基础知识点,而企业从力学构造、材料、造价等方面进行资源开发,形成以厨房设计为节点的完整立体的教学资源。以此类推,通过校企深化合作,可以逐步建设一套服务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资源库,便于学生和企业新员工共同学习和参考。
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通过教学资源库实现自主学习。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业,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移动信息工具对教学资源库进行针对性学习,巩固知识,查找薄弱环节,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对教学数据库的自主学习,老师也能够从软件数据分析指标中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漏洞”,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复习,避免了老师重复烦琐地讲解难点、找不到学生“弱点”的尴尬,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又可以使老师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开发一些创新性课程(图1)。
图2、网络远程教育平台
图3、利用大数据加强实习监管
“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现代学徒制不断深化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无论是企业师傅,还是学校教师,打造“双肩扛”的全能型专业师资队伍已成为职业教育最为迫切的要求。信息化手段包括信息数字化智能分析、实时数据传递、信息数据储存等技术,通过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网络远程教育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网络信息资源库作为教学保障的开放式学习平台,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系统,节约了成本,又实现教师双向培养的目标。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参与企业的项目设计,提高实践能力,通过网络信息资源了解最前沿的设计趋势,确保教学的与时俱进。企业师傅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学习教学技巧和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图2)。
顶岗实习期不完善的评价机制和监管的滞后性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现阶段,“碎片化”的实习实践分数很难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水平,可以引入信息化手段来实现评价机制的综合性。在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具有海量信息优化流程、真实、高效等特点,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依据学徒制各个环节的实践内容,构建完善的数据分析平台,提高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科学设计实训项目,外接市场项目数据,对之进行高、精、准的数据分析,实现教学与市场需求的一体化,优化学徒制项目实践的综合评价水平。在搭建大数据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尤其应加强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在考核标准、考核方式等量化指标方面的合作,将校内教学知识、企业实践、市场行业需求等数据收集起来并进行综合分析,注重企业实习期过程细节性评价,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其实现职业价值。在教学监管方面,传统的监管方式只能通过教师定期走访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其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企业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企业、教师、学生三方的教学监管平台迫在眉睫。学徒制教学监管平台,可以将学生、企业师傅、教师整合到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并通过大数据对平台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以便于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突出监管的及时性,确保实习期的安全性(图3)。
虚拟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即利用一定的虚拟技术将真实的场景以360度全方位视角进行展示,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空间视觉交互性的要求。它能够还原三维立体的工作场景,设计相关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可以解决传统实践设计教学受场地限制的问题。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一般是布置一个虚拟的设计项目给学生,要求学生来完善设计方案。但学生只能通过图纸、数据等了解项目的整体规划,很难有身临其境的真实体会,缺乏情感认识,更对设计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我们运用VR虚拟技术,通过MakeVR、Medium等辅助软件将企业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虚拟化,设定一种仿真的工作情景,制定一些工作任务,让学生更立体地感受实践学习,就能使学生更快进入工作状态,帮助学生在设计中注入更多的情感。通过虚拟技术对设计风格、空间格局、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的设计处理手段进行深入学习,可为学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缩短他们在企业的适应时间,为公司和社会创造利润(图4、图5)。
图4、3D打印机打印模型
图5、 VR虚拟现实仿真
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学徒制上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提高培养人才的效率。无论是虚拟增强现实技术,还是专业教学数据库等,这些信息化手段都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现代学徒制“建新废旧”,融入信息化手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