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琼,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山县供电分公司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基础平台是调度自动化领域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应用框架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工作。
省调、网调、国调三级调度是模型数据和实施数据逐渐汇集。省调、网调、国调三级调度间的模型数据和数据流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模型数据和数据流
现阶段,模型数据和实时户数据逐级汇集是为了进行全网分析与计算。通过逐级汇集方式,对实时数据和模型数据进行汇集、存储、维护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上级调度过程中应用的具体硬件,以及电网分析期间应用的软件的性能,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对最终汇集区域出的存储容量,以及电网分析计算程序的收敛性、程序速度等都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也较大。
分解协调策略是互联大系统分析与计算的一项科学措施,目前已经被合理的应用到气象、化工、航天等不同领域中。通过对分解协调策略进行应用,能够在不同级别电网系统中,完成相应的计算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分解方式,合理的将互联大电网划分为不同小电网,然后分别对小电网进行分析与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协调多方聚合每个小电网的计算结果,最终获取到与全网集中计算效果相同的计算结果。采用分解协调的策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可以详细分析各级电网,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建模操作。
2.2 不会大幅度增加上级调度结构中各项数据内容的存储,以及相应的计算负担,降低了工作难度。
2.3 有效避免模型过大情况,引起计算收敛性的不良现象,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硬件的要求标准,进而降低了经济投入。
在对分解协调策略进行应用后,不需要实时向上级调度汇集数据和模型,MUC(多目标机组组合)取代了SCUC(安全约束机组组合),MOD(多目标在线调度)取代了SCED(安全约束经济调度)。在实际分析过程中,以分解协调策略和多目标趋势有控制的智能电网控制系统新应用框架,在新应用框架中增加了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三项指标,同时还增加了分解协调总线,系统中的GIS表示的为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在新应用平台中加设了分解协调总线,因此,在是应用该过程中,则增加了MOD和MUC,同时还包括带潮流方程约束的状态估计、稳定裕度计算功能的DSA,传统应用架构与新应用架构两者的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应用架构与新应用架构的对比情况
在表1中:对比项A表示对于实时数据内容是否需要逐级集中处理;对比项B表示是否需要逐级对上级调度机构进行升级;对比项C表示的为是否要逐级升高上级调度机构系统分析程序;对比C项表的为架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安全、环保、经济方面的平衡性是否良好,以及多种相互矛盾目标的具体控制情况;对比项E表示的为在计算系统进行分级过程中,是否对通信网络依赖,通过对比各项内容,可以明确新架构与传统架构两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区别,明确新架构在是应用过程中与传统架构相比的具体优势体现。
通过表1中的对比结果可以发现,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对新型应用架构进行应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在性能、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缺点,就是对通信网络依赖性较高,如果网络较差,则会对其应用造成不良影响,而传统应用架构分级计算是在本体实时数据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也是传统架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依赖通信网络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在智能电网中调度控制系统中对在设计新型应用框架,对其进行应用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好网络设计,改善网络环境,从而确保新型应用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其在是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了,确保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运行的合理性,从而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
在新型应用架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分析过程中,以分解协调策略为基础进行,确保了新型应用架构设计的合理性,使其在实际该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在设计新型架构期间,要具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为新型架构的应用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