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琦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6-163-01
摘要 排球体能训练中教练员必须根据项目特点以及对专项运动生理负荷的最大化与合理化平衡因素的理解及时调整运动负荷;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主要表现为弹跳力、移动速度和手臂挥臂击球能力等三种身体运动能力,训练中必须加强与专项技术直接有关的肌肉群(腰背肌、上下肌)训练,加强协同肌和拮抗肌训练,同时不可忽略加强小肌肉群训练。
关键词 排球 体能训练 特征 基本方法
一、排球运动员体能特征
排球属技能类集体对抗性项群中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排球运动员体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力量、弹跳力、专项速度、运动耐力四大因素:1、整体力量。排球运动员身体各运动环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包括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三种不同类型,是各力量成分在专项工作中的综合表现,它取决于身体各个部位肌肉力量发展水平。弹跳力、移动速度和手臂挥击速度都是以力量素质为基础。同时,高水平力量素质对于减少运动损伤也有重要意义;2、弹跳力。网上争夺是排球比赛中攻防对抗的焦点,扣球和拦网是制胜的关键。运动员在身材大型化的前提下还要具备高水平的弹跳能力和跳跃耐力,用最快动作速率多次获得腾起后最大垂直或横向位移距离的扣、拦能力。所以它是运动员速度、力量、协调能力的综合表现;或是运动员合理运用纵跳动作方法,有效利用各相关肌群的功能,充分发挥各相关身体素质的一种潜能;3、专项速度。低、中和高重心的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改变方向移动的能力,是提高防守起球、移动拦网、跑动进攻效率的关键。运动员不仅要反应快、判断好、身体重心改变方向和手臂控制能力强,而且还要具备极短距离的快速起动、移动和制动能力,以快球掩护为中心的各种跑动进攻战术,更需要直線或变向的起动和跑动速度。另外,比赛中扣球和跳发球的效果取决于运动员跳跃高度和快速而有力的挥臂速度;4、运动耐力。排球项目属于短时间、爆发式的身体运动被“轮转制”和死球间歇等特点分隔开来的间歇运动。决定运动员的供能系统是以有氧耐力为基础,无氧耐力为主导的,所需要的耐力是在适当间歇的情况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强度能力。表现为频繁移动、防守和攻拦跳跃的耐力,以保持移动速度和弹跳高度的稳定性。所以,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抗缺氧能力和抗酸性的耐受力,有助于长时间技、战术训练和长时间比赛时正常地发挥水平。
二、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基本方法
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主要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一)训练强度最大化与合理化的平衡
运动负荷(不单指运动强度,而是个人所承受的最大负荷)最大化与合理化平衡训练方法是针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状况,使其在特定环境中训练更得当、更有效,更贴近运动员承受度。从训练结构上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大刺激训练的痕迹就深。在强负荷刺激下人对运动会产生记忆痕迹,记忆痕迹越熟练训练效果就越好。但是长时间运动负荷最大化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控制动作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运动负荷最大化与合理化的平衡是一种“且配”技巧,对运动负荷量的检测除了用心率外,采用生化指标(最大摄氧量、代谢酶、肌糖元、耗氧量等)控制运动量则更具有针对性、安全性,能使运动负荷量得到及时修正,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强化力量、移动速度和弹跳力的训练
力量训练:力量素质是排球运动员专项技、战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进攻与防守的反应与移动、助跑起跳、挥臂速度,以及防守与攻击的有效性无一不取决于力量素质。排球运动员专项力量主要是由下肢快速蹬伸,使身体腾空或在地面快速移动的力量,腹背肌快速收缩、协调用力的力量,上肢最大力量以及肩带肌群快速收缩力量综合形成。提高腿部力量以便能够在场上进行迅速移动、跳跃,与增加手臂力量对提高扣球效果同样重要。发展力量素质有明显的年龄特征。13——14岁之后发展最大力量会更有效果,在此年龄以前发展爆发力较好。发展移动动作最大力量、速度力量的方法与发展跳跃动作的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完成力量练习动作的要求不同,如移动练习距离要短、重心要低,这样重心转移快,移动的速度及步频就快。并多采用徒手或轻负荷、短时间、疏密度和在不疲劳状态下进行练习。在软地或沙地上做各种小碎步移动:原地小碎步计时跑、小碎步的前后左右移动3m、看教练手势做综合移动步法练习、穿砂衣做突然起动、突变转动、迅速制动的练习等。
弹跳力训练:弹跳能力主要是弹跳高度、弹跳速度及连续起跳的能力。比赛中跳发球以及网上扣球和拦网是进攻与防守对抗的焦点,由于战术变化多,进攻速度快,要求运动员在进攻中起跳突然性要强。防守中,拦网移动后起跳要快。如拦各种快球或时间差扣球,运动员不仅要跳得高、跑得快,而且还需要快速连续的起跳能力。“助跑摸高”、“20s连续5次助跑摸高”都是衡量运动员连续弹跳能力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