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锋
【摘 要】近些年来,甘蔗生产的大力发展,对人民生活的提高、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甘蔗收获技术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甘蔗收获技术使用中作业效率仍然较低,需要顺应新时代要求,不断地提高甘蔗的收获技术。本文首先对甘蔗收获的方式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现阶段甘蔗收获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甘蔗收获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甘蔗产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甘蔗收获;质量;方式;效率;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6.13;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3-025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3.121
收获甘蔗在甘蔗生产过程中各方面所涉及到的投入最多,大约占整个甘蔗生产过程中总用量的60%以上,它的收获包括这五个流程:切稍、砍蔗、剥叶、清理以及集堆装运等。尽管我国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甘蔗生产工作,但在收获甘蔗的这一过程中的效率低下,使得在高成本的迫使下,甘蔗种植户的经济利润越来越低,就需要采用机械化收获,如何规划机械化收获甘蔗,是生产甘蔗的重点所在,结合我国甘蔗收获的实际现状,通过对收获方法、研究强化效率、节约收获成本等多角度的问题的探究下,进一步提高甘蔗的收获质量和效率。
1 现阶段甘蔗收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甘蔗机械化收获水平较低
从目前的机械使用情况来看,甘蔗收获过程中,机耕、整地及运输等环节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收割环节仍以人力作业为主,人海战术依旧是我国甘蔗收割时期的主要作业方法,一到甘蔗丰收的季节,广西大约有2000万的蔗农开始忙活了,这是一项既累又苦的收割工作。甘蔗是一种喜温、喜光的农作物,从我国种植情况来看,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四川、湖南等一些高温的地方都是我国甘蔗种植的主要地区,其中广西的甘蔗产量占全国的60%,由于这些甘蔗种植区的地形较为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地集中经营,无法有效地开展甘蔗收获机械化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械化在甘蔗收获过程中的高效运转。同时,在农艺方面:蔗农为了提高产量,单位面积下种量增多,种植行距相对较窄;其次,由于受台风、季风及甘蔗品种差异影响,甘蔗倒伏弯曲严重,机械收获时落地损失率较大;再次,我国对机械化收获要求较高:要求对宿根破坏要少,便于宿根来年再发芽;收获含杂要低,因为甘蔗在压榨过程中,杂质会带走糖分,影响出糖量。同时甘蔗收获榨季与雨季重合,导致榨季内可机器收割天数变短。以上农艺决定了我国甘蔗收获对机械的收获指标要求相比国外甘蔗种植先进国家更高。因此,更需要依靠我国自身加强甘蔗机械收获技术的研究,发明更适应我国农艺要求的甘蔗收获机器,努力改变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落后这种现状。
1.2 我国甘蔗标准制定存在问题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甘蔗收购及种植标准方面还存在问题,虽然我国甘蔗标准有四个,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及企业,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之前制定的标准内容已经无法适应蔗糖产业发展的需要。并且,我国在甘蔗含杂率指标这一方面,制定的不合理,过于太高,对蔗农的辛苦付出极其不公平。另外,制糖企业在甘蔗收购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杂费标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使蔗农对其做法的意见较大,严重影响甘蔗收获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建立健全整套的甘蔗标准指标体系,有了高品质的标准,才能反映出甘蔗收获质量和效率的好坏。
1.3 甘蔗单产量较低,收获时期生产用工成本上升
某些甘蔗种植地区,蔗农为了赚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会选择种植一些树木、蔬菜、水果等农作物,逐渐甘蔗种植面积不断地缩小,尤其水肥条件较好的蔗区甘蔗种植面积得以逐年地下降。对大部分甘蔗种植地区而言,天气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甘蔗生产的质量好坏,一旦遭遇冬春季节干旱,就会使甘蔗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导致该年的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因此,甘蔗单产量较低,收获时期生产用工成本上升也是严重影响甘蔗的收获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存在。
2 提高甘蔗收获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
2.1 注意甘蔗的适时收获
选择合适的甘蔗收获时期,也有利于提高甘蔗收获的质量。甘蔗过早、过晚的收获,都会对甘蔗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过早收获甘蔗来看,会导致剩余的甘蔗根苗因低温、干旱的时间较之以往长一些,而影响了甘蔗再次的生根发芽,轻而易举的导致甘蔗头丧失再次生长的生理机能,若干旱时间再长一些,也会让甘蔗根苗无充足水分而枯萎而死;從过晚收获甘蔗的角度来说,会让下一年的甘蔗生长期变短,让甘蔗无法得到充足的时间去生长、汲取营养,也会对甘蔗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到甘蔗收获的质量。例如,在南方的一些甘蔗种植区中,甘蔗的收获期在立春至雨水这两个节气之间,在这一期间,种植区内的温度已然回升,雨水量也达到了适合甘蔗萌芽的需求,这就在选择合适的甘蔗收获时期,控制了甘蔗的再一次生长,对甘蔗产业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并且最适宜甘蔗宿根的遗留。但是这种留宿根的甘蔗种植田,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甘蔗的收获,一定要选择晴天进行收割,干燥的天气有利于甘蔗的保存。必须切忌下雨天进行甘蔗的收获,以免甘蔗的头遭受到细菌的侵染,使甘蔗芽有所腐烂,将严重降低甘蔗的发株率。因此,甘蔗在收获的时候要注意成熟的时期,抓好收获时机,以提高甘蔗的收获质量和效率。
2.2 选择锋利的斩蔗工具,注意砍斩甘蔗的质量
甘蔗收获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砍斩的工具和手段。一般来说,锋利的工具,快捷的动作,精准的砍位都是影响甘蔗收获治疗的重要因素,使砍切口处于平整状态,并且不能使甘蔗头有所破裂。与此同时,尽量实行小锄低位砍斩,以保持甘蔗砍斩的头为7-10厘米的最佳方位。如果甘蔗留头过于高,高位蔗芽极其容易萌发,从而影响到甘蔗基部芽的萌发,造成甘蔗发株弱的情况。立春之前要砍收甘蔗的话一定要留宿根田,一到春暖之后,就应该将这些宿根砍平,使宿根蔗发株更加整齐,以维护好甘蔗的遗留质量。采用机器收获时,可以适当的采取入土切割,入土切割对甘蔗宿根破坏少,同时,割茬损失少,提高甘蔗收获量,能实现增收约3%左右。因此,在收获甘蔗的时候,要选择锋利的斩蔗工具和方式,注意砍斩甘蔗的质量和及时地清园。
2.3 做好蔗农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科学种蔗水平
甘蔗种植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甘蔗收获质量的提高,蔗农是甘蔗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做好蔗农的种植、收获技术培训工作是在甘蔗收获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科学的种蔗水平。蔗农的技术培训工作课采取专家讲课、優秀户进行示范讲解以及定期观摩等方式,认真做好示范地点和示范户的选举工作,以起到有效的带头作用。还需要顺应当代的发展潮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构建,通过网络平台,让蔗农对甘蔗种植和收获技术有更多 的了解。因此,提高甘蔗的种植质量,将有效地提高甘蔗的收获质量和效率。
2.4 进一步提高甘蔗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做到因地制宜
由于我国甘蔗种植区地形复杂,60%属于丘陵坡地,经营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特别影响甘蔗收获机械的使用,尤其是大型机器的使用。因此,进一步加强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应用,特别是多元化机械,通过应用,不断地改进甘蔗收获机具,使甘蔗收获机械在技术上更具综合性和多元化,结合各个甘蔗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机器使用,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有效地促进甘蔗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的大力提升。
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创新甘蔗的生产模式,可以促进制糖企业、种植公司以及农机大户之间的有效联合,推出“公司+农户”、“制糖公司+种植公司”等方式。同时,实现甘蔗机收压榨一体化、糖蔗一体化的生产,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
2.5 建立健全我国甘蔗糖料产业标准化体系
甘蔗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为了用于指导、规范甘蔗种植、产品加工,以达到甘蔗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提升的过程。我国甘蔗糖料产业标准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和参考西方标准化制定市场化、自愿化原则,针对我国甘蔗产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制定覆盖甘蔗种植、生态培育、甘蔗产品绿色加工以及者渣利用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的甘蔗产业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化的施行来规范和提高甘蔗的种植情况。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甘蔗产业标准化体系,将甘蔗收获到制糖的每一环节都做到有度可依、有序可行。
2.6 我国政府应该大力支持甘蔗种植业
为了提高甘蔗的收获质量和效率,我国政府应该大力推广机械化发展,强对甘蔗种植区种植模式改变,全面推行“双高”建设实施。同时加强科技示范应用、推广以及培训的支持,多关注甘蔗种植业以及种植者的实际情况,在政策上、金融上给予甘蔗种植业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免甘蔗种植相关企业的税费,进一步降低其的生产成本。
3 结论
综上所述,甘蔗产业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其在人们生活、制糖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甘蔗收获技术较为落后,与甘蔗生产的快速发展相当不协调。甘蔗收获的工作量最多,也最艰苦,而且其生产效率较低,作业成本高,为提高甘蔗收获的质量和效率,仍需实行甘蔗收获机械化,在运行的过程中,注意甘蔗的砍斩质量,并及时地清理园中留宿根的甘蔗田,尽快地制定我国糖料蔗的标准,建立一个全面的甘蔗糖料产业的标准体系,使甘蔗收获过程中实现标准化、合理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甘蔗的收获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棉国.我国甘蔗及制品质量与技术标准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
[2]周敬辉,李尚平,杨代云,钟家勤,莫翰宁,张彪,邓雄.甘蔗收获机刀盘轴向振动对甘蔗宿根切割质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7,33(02):16-24.
[3]刘庆庭.田间倒伏甘蔗的空间姿态[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CSAE).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工程学会(CSAE):,2011:5.
[4]韦巧,杨宝玲,高振江.我国甘蔗产业化现状浅析[J].农机化研究,2015,37(04):24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