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曹勇 谢磊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50例,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甲、乙两组(n=25)。对甲组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配合肠外营养,对乙组施以自制饮食配合肠外营养。分析比较两组的前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结果 甲组治疗后2w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2w时的ICU转出率为68.0%,比乙组的44.0%高,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施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显著缩短其ICU住院时间,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肠内营养;心肌梗死;心衰;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8.23..02
作为一种危急重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发病率比较高,且可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影响。有报道称,及时的综合诊治有助于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预后效果,减少死亡风险[1]。此研究将着重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疗法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有25例。甲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54~82岁之间,平均(70.6±3.2)岁;急性肾损伤者,7例;心源性休克者,10例;心律失常者,8例。乙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在53~81岁之间,平均(70.1±3.0)岁;急性肾损伤者,6例;心源性休克者,9例;心律失常者,7例。此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在治疗前患者都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的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肝肾疾病者。(3)肿瘤者。(4)临床资料不完整者。(5)甲状腺疾病者。(6)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50例患者都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利尿,抗凝,限钠,抗血小板,稳定斑块,强心,以及调脂等。当中有12例患者进行床边CRRT治疗,有38例患者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甲组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利用丙泊酚对患者施以镇静处理,然后再经鼻空肠管亦或者是鼻胃管,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基础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对患者施以管饲营养支持治疗,控制初始用量500 ml/d,调整滴速为20~30 ml/h,对于不足的部分,需由肠外营养进行补足,其内容和乙组相同。若患者无明显的胃肠道不适感,需于3 d内调整用量为1000~1500 ml/d,同时调整滴速为50~80 ml/h,逐渐停止对患者施以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肠内营养乳剂瑞能、瑞素、瑞代以及其他肠内营养制剂。乙组应用肠外营养方案:让患者根据意愿饮食,合理限制水的摄入量,对于不足的部分需由肠外营养进行补足,确保热卡量为1000~1500 kcal/d,静脉营养混合液包含氨基酸、维生素、10~50%葡萄糖、电解质以及20%脂肪乳等,经静脉导管对患者施以匀速滴入治疗。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 w的脑利钠肽、血清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同时统计出两组治疗2 w时的ICU转出者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x±s),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ICU转出率分析
甲组中治疗2 w时有17例转出ICU,占68.0%;乙组中有11例转出ICU,占44.0%。和乙组进行比较,甲组的ICU转出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x2=11.6883,P<0.05)。
2.2 营养指标分析
两组治疗前的脑利钠肽等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治疗2 w后,甲组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比乙组高,脑利钠肽水平比乙组低,P<0.05。如表1。
3 讨 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若其合并有心衰症状,通常会处在一种交感神经兴奋亦或者是焦虑的状态下,此时,大部分患者都不愿意主动进食,使得营养摄入明显减少。此外,患者的呼吸做功明显增加,加之受烦躁以及疼痛等因素的影响能够提高机体对能量的消耗量,若在此情况下不能对患者施以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将极容易引发营养不良病症。此研究中,甲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2 w的脑利钠肽水平比乙组低,血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比乙组高,P<0.05。提示早期腸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病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俞兆希,石松菁,沈阳辉,等.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衰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7):6-7.
[2] 梁云艳,吕秀凤,鲁宪芝,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31-32.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