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2018-09-12 11:05王威
经营者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实践信息化

王威

摘 要 采取信息化手段,利用大数据思维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审计实务界的趋势。通过学习运用审计作业工具、审计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技能,提高审计人员审计信息化水平,帮助审计人员轻松使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在线审计、过程审计和非现场实时审计,将审计监督和管理的关口前移,增强审计时效性和穿透力,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信息化 实践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施背景

(一)外部环境

1.2015年12月28日,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对审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审计方式由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要运用大数据,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2.审计署2016年5月印发《“十 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以提升审计能力和审计效率为目标,加大数据分析力度,拓宽大数据技术运用,大幅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其中对审计信息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审计机关要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施经常性审计,加大数据集中和关联分析力度,探索现场审计作业与后台数据分析一体化的数字化审计方式。

(二)内部环境

随着公司管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系统现已基本覆盖所有业务部门。信息化已成为改善内部环境和促进管理控制最有效的手段,而审计手段信息化是审计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开展远程在线和过程跟踪审计,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深入探索“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精确定位”的数字化审计模式。

审计信息化已不是单纯运用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和存档工作,而是将企业运营的信息系统串联起来,作为数据源集联到审计系统,在审计系统内实现审计资料及报表的实时查询。采用“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方式,在项目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数据分析,深入探索数字化审计,建立大数据审计机制。

(三)必然性

1.信息系统广泛运用,使审计手段信息化成为必然选择。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工作面临审计对象数据化,审计所需资料都由各信息系统产生,即使不运用信息化手段也必须面对这些信息数据;内部控制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变化,审计重点发生变化,不了解信息数据的特性将无法开展审计。

2.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审计的时效性尤为重要。审计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亟待解决,审计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审计人员有限,翻阅纸质资料已无法保证正常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审计内容更广、审计质量要求更高,导致现场审计时间加长。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内涵和做法

自2010年起至今,公司系统已建成一个工作平台和三大业务系统:审计门户(工作平台),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审计作业系统(ERP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智能持续审计系统。

非现场审计中,在查询业务数据的基础上,应用ERP业务审计系统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疑点检查、线索追溯、异动评析,确定现场审计关注点。现场审计中,应用ERP审计系统计算分析各类数据关系,导出数据,将分析结果、数据与实物、凭证等相互验证、比对,寻找并评价差异、事项的合理性,发现问题。

第一,ERP审计系统。通过ERP审计系统可实现从财务到物资、项目等业务数据的双向跨模块查询和流程追溯,将内控审计和信息审计有机结合,大大丰富信息化环境下内控审计的手段,方便审计人员快速确定审计重点,开展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等工作,为降低审计成本、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提供信息化支撑。

第二,管控业务审计系统。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分为财务审计、营销审计两大模块,主要覆盖了ERP业务审计系统无法覆盖的财务预算管理、产权管理。立足审计业务角度,对业务源系统数据进行业务设计,抽取、转换、加载并在系统中展示出来。

第三,智能持续审计系统。实现业务数据自动采集,搭建审计风险指标体系、设置预警阈值,持续监控、分析业务处理的流程和数据,自动预判可能存在违规或风险较大的业务环节,帮助审计人员发现高风险领域,满足自动化审计、全面监控和自动预警的要求。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实施效果

第一,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信息化审计通过共同的服务器连接不同地区的计算机,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可实现异地信息共享。

第二,大幅度降低费用。节约了有关搜寻审计信息、审计证据的电话费以及审计资料传递的邮递费,一切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减少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的搜寻、整理、等待成本以及与其他单位、个人的联络费用;节约了有关审计人员的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約了发生在审计工作中的能源、资源的消耗。

第三,提供实时审计服务。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部门可随时对企业进行审查,及时搜集、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最新会计信息和有关业务信息,并向有关各方发布,审计的时效性大大提高。审计从事后审计转变为实时审计,并从静态走向动态。

第四,实现审计项目生命周期全覆盖。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数据分析和使用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审计判断的准确性,不断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日常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在后续审计阶段中深化系统应用,利用业务应用系统逐项追踪对比,确定审计疑点,并将疑点作为现场跟踪审计的重点,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单位为国网宿州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实践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